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教育部明確“隱形變異培訓”罰則

2023年09月13日08:4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教育部明確“隱形變異培訓”罰則

教育部近日頒布《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校外培訓行政處罰立規定則,明確了“變相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形式。《辦法》將於10月15日起施行。

《辦法》提出了校外培訓行政處罰總體要求。規定適用對象為面向社會招收3周歲以上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違法開展校外培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要求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應當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引導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共同抵制校外培訓違法行為,營造有利於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介紹,擅自舉辦校外培訓機構(民辦學校)是民辦教育促進法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一些“黑機構”搞惡性競爭,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擾亂行業生態,損害家長和學生權益。

《辦法》第十七條根據行政處罰法授權(第十三條),列明了擅自舉辦校外培訓機構的認定情形,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審批開展校外培訓,同時符合線下培訓有專門的培訓場所或線上培訓有特定的網站、有2名以上培訓從業人員、有相應的組織機構和分工的,即構成擅自舉辦校外培訓機構,責令停止舉辦、退還所收費用,並對舉辦者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

此外,《辦法》第十八條明確了“變相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形式:通過即時通訊、網絡會議、直播平台等方式有償開展校外培訓﹔利用居民樓、酒店、咖啡廳等場所有償組織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校外培訓﹔以咨詢、文化傳播、素質拓展、競賽、思維訓練、家政服務、家庭教育指導、住家教師、眾籌私教、游學、研學、冬夏令營、托管等名義有償開展校外培訓。有以上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訓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退還所收費用,予以警告或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處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上述負責人介紹,未經審批擅自有償開展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存在培訓環境安全風險、培訓內容危害風險、超標超綱違背教育規律風險、從業人員侵害學生風險、退費難風險等各種隱患,既容易損害家長權益和學生身心健康,又可能使全社會陷入“教育內卷”無益競爭的泥潭。

《辦法》對多種情形明確依法從重處罰:屬於中小學在職教師且培訓內容為學科類校外培訓﹔實施校外培訓違法行為被處理后兩年內再次實施校外培訓違法行為﹔拒絕、阻礙或者以暴力威脅行政執法人員執法等。

《辦法》明確實施機關,劃定管轄權限。規定校外培訓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訓主管部門依法按照行政處罰權限實施,分別對線下、線上校外培訓的管轄作出規定。同時,根據“雙減”相關精神,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查處校外培訓違法行為。

此前,多部門聯合印發管理辦法,公布了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各地也公布了管轄范圍內的競賽活動白名單,凡未列入白名單的均屬違規舉辦的“黑競賽”。

上述負責人表示,這類“黑競賽”普遍存在收費高昂、管理混亂、質量低下、兜售獎項、牟取暴利等嚴重問題,不僅加重學生負擔、影響校外培訓治理成效、破壞教育生態,而且隱藏詐騙風險、侵害群眾利益,必須依法予以治理。

《辦法》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擅自組織面向3周歲以上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的社會性競賽活動的,責令改正,退還所收費用,予以警告或者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處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此外,《辦法》明確處罰程序,提升執法水平,注重與行政處罰法等上位法的銜接,結合校外培訓執法實際,明確立案結案標准、調查職權、聽証告知情形、違法所得認定標准等,著力規范校外培訓執法行為。(記者陳鵬)

(責編:李昉、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