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供給”轉向“多元選擇”
當好學生職業引路人
近期,江蘇一考生以中考742分的高分被五年制高等專科學校錄取,引發社會熱議。有人認為太可惜,放棄了就讀重點高中的機會﹔也有不少人支持該考生的選擇,認為職業教育更有利於就業。當前,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主動選擇職業教育。我國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何在?筆者認為主要源於三個方面。
第一,提供多元化針對性的生涯選擇。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同樣重要的教育類型。對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原則是因材施教,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對個體而言,最重要的考量是自身發展,充分發展才是主動選擇的根本動力。由於社會分工需要和天性稟賦差異,並非所有學生都適合接受普通教育,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更適合接受職業教育。選擇普通教育能獲得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學術競爭力,而選擇職業教育則能夠做到:體面就業與暢通升學共得、工作經歷與院校學歷共獲、實際能力與學歷學位兼收。以往,人們認為職業教育畢業后從事的是環境惡劣、無技能或低技能職業,因而往往避之不及﹔當前,選擇職業教育既能習得特定職業領域的一技之長,又能積累行業企業的工作經驗,從而實現體面就業創業,還能通過貫通培養或職教高考獲得更高學歷學位,實現入編入職。概言之,選擇職業教育是走上了一條遵循個體稟賦差異、擁有多元生涯選擇的廣闊道路。
第二,供給就業所需的高質量技術技能。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我國到2035年要實現教育強國,過去十年,中國教育強國指數排名由全世界第49位上升到第23位,是進步最快的國家。然而,參照國際標准,我國就業人口中高技能人才佔比明顯偏低,僅排在第106位。因此,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將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資源投入將愈加集聚,其職業聲望、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水平也將隨之持續上升。這樣的良性循環必然帶來大眾選擇職業教育的意願提升。
第三,搭建平等暢通的職涯發展階梯。當前,國家圍繞建設技能型社會出台了系列利好制度,如2022年5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版),從法律層面確立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同等重要地位,職校生升學就業享有平等機會﹔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考試招生制度﹔強化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主體地位等。這些內容對於緩解技能錯配、應對技能迭代、優化類型定位等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乃至法律規約意義。又如同年4月出台的《關於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意見》,聚焦技能人才職業發展中的“天花板”問題,明確將此前的“五級”技能等級延伸為“八級”,這種全新設置進一步暢通了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可以說,這些舉措全面構建了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所需的“階梯、支架”,有力支撐了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生涯發展,大大提升了技術技能職業吸引力。
從國際經驗來看,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路徑相比更具吸引力的最重要因素有:個人能力、教育流動和職業流動機會。為進一步強化這三大要素,有必要從內外部同時發力。
就內部而言,一是體系層面,聚焦開放融通,構建一體化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構建各類職業教育與培訓相互融通的內在機制,形成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一體化終身職業教育體系。縱向貫通是堅持職業教育類型定位,補齊學校職業教育體系短板,實現不同層次職業學校的縱向銜接﹔橫向融通是在此基礎上構建資格互認的“立交橋”,實現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和社會培訓的轉換銜接、開放互認,從而提供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路徑,滿足經濟社會對多樣化、職業型人才供給的需要。二是院校層面,加強能力本位、工作本位學習,完善“三全合一”(全程、全員、全面)的職業生涯咨詢與指導體系。堅持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在工作生活和職業教育與培訓間建立強有力的聯系,為職教學生更好進入工作崗位提供有效指導。當生涯選擇從“單一供給”轉向“多元選擇”后,最關鍵的是讓個體學會做出最優選擇,這是有效增強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生涯發展潛力的基礎。因此,完善“三全合一”體系勢在必行。可嘗試借鑒美國、加拿大等國成熟經驗,進一步加強對學員生涯規劃、課程選擇以及技能等級証書選擇的指導,切實提升職業院校教育服務水平。
從外部來看,一方面,要完善制度,保障技術技能的社會價值。構建國家資歷框架制度,通過在技能等級與職稱等級之間建立對等關系,保障技術技能學習成果的社會價值,激發學習者學習技能、苦練技能的願望。繼續增設高技能人才高級別獎勵項目,構建高技能人才社會榮譽體系。完善高技能人才認定標准,擴大享受待遇人員的范圍。大幅提升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進一步破除技術技能人才在購房、落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公務員招考、“村官”選聘、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等領域的不公平待遇﹔另一方面,要加強科學研究,精准對接產業人才需求。建立專業化的產業人才需求研究機構,開發系統、准確反映產業人才需求的權威數據庫,科學引導技術技能學習與產業人才需求精准對接,逐步形成社會技能需求精准反饋機制,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布局,擴大重點領域技術技能人才有效供給。
(作者:匡瑛,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