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這個暑假,他們把課堂搬到鄉村振興一線

——上海財經大學2023年“千村調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側記

李依環 實習生鄭舒怡
2023年08月18日10:11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許濤帶隊在江西上饒開展“千村調查”活動。人民網記者 李依環攝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許濤帶隊在江西上饒開展“千村調查”活動。人民網記者 李依環攝

“課堂教給我們的更多是理論知識,隻有真正‘邁開腿’,走進鄉村一線,深入農田之間,才能真正切實了解農民的需求,以及農業農村發展的需要。”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的學生熊長江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說。

今年暑假,他與30余名老師、同學組成小隊,一起來到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開展“千村調查”活動。他們先后走訪余干縣三個村庄,通過入戶問卷調查、村民訪談等方式展開調研。

據悉,上海財經大學於2008年啟動“千村調查”暑期實踐活動,16年間累計2萬多名學生走進1萬多個村庄,調查三農問題,回收有效問卷近17萬份,形成千村特色數據庫。2023年的實踐活動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1900余名師生深入全國31個省區市1000多個村庄開展調研。

扎實開展走村入戶調查

在田間地頭的調研中了解最真實的中國

江西上饒“千村調查”分隊於余干縣上西源村入戶調查。校方供圖

“千村調查”江西上饒分隊在余干縣上西源村開展入戶調查。校方供圖

家裡有幾口人?每年收入有多少?平時會不會網購?在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上西源村村民張世清家裡,師生們坐在木板凳上與他輕鬆交談,並在訪談表格上實時記錄。完成這樣一份問卷,通常需要用時40分鐘左右。

記者關注到,今年“千村調查”的問卷重點收集農戶的收入、消費、就業、數字產品使用等信息。填寫問卷之余,學生通過與村民們的交流,對當地的基本情況有了進一步深入了解。

“‘千村調查’是窗口,讓我們看見中國農村的日新月異。”上海財經大學社會學系2022級本科生蔡怡多是土生土長的上饒人。開展調查過程中,她談到,入戶調查給了自己深入了解家鄉的機會,她很欣喜看到了家鄉的飛速發展,也更加全方位了解這片豐饒的土地。

該校金融學院教師閔敏認為,上饒在數字普惠助農發展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各類數字產業基地的建設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尤其在解決“數據孤島”問題上具有較好的理論意義。同時,此次“紅色之旅”的學習,也讓他更加深入理解了“如何為學”的道理。作為一名研究型學者,必須通過調研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真正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參加“千村調查”河北保定分隊的實踐活動后,該校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張晨曦說:“實地調研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我們獲取真知,深入理解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案的關鍵途徑。此次實地調研讓我們親身感知中國鄉村的發展現狀,理解鄉村振興政策及數字化農業賦能的具體實施情況。”

數字經濟與農村產業融合

為鄉村振興帶來新活力

上財校長劉元春帶領河北保定“千村調查”分隊開展勞動實踐。校方供圖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帶領“千村調查”河北保定分隊開展實踐。校方供圖

主播們精心宣介當地生產的“大鋪鐵鍋”,與此同時,手機屏幕上的訂單不斷被刷新……在河北省高碑店市大鋪村的直播基地,該校金融學院2022級學生胡若水第一次實地觀看直播帶貨。

據介紹,鐵鍋制造是大鋪村的傳統產業,“大鋪鐵鍋”的物理防粘效果受到市場青睞,電子商務和直播帶貨也進一步打響了“大鋪鐵鍋”的名號。自2019年起,村域內年均線上銷售額達6000萬元。

“通過這次經歷,我切實感受到了數字經濟給傳統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多麼廣闊的銷售渠道。這也正是我們本次調查‘數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這一主題的完美體現。”胡若水說。

在高碑店市泗庄鎮一農業科技企業,河北保定分隊師生們參觀了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看到了智能傳感控制系統等現代農業高科技元素。

“有了智能溫室,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也能正常生產夏令時的水果,錯峰上市為本地創收......”通過種植人員的講解,在場的學生們感受到數字技術使農業生產更加智能化,從而更好推動農業現代化。

“無論是大鋪村抓住電商新機遇發展鐵鍋產業,還是西垡頭村借助首衡新發地農貿平台利用溫室種植發家致富,都彰顯了數字時代更高效、快捷的致富方式。如今的新農村正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的青年學子在鄉村振興的舞台貢獻力量。”該校會計學院2022級學生張天琦感嘆道。

“第二課堂”與專業研究結合

以青春擔當助力鄉村振興

河北保定“千村調查”分隊召開師生座談會。校方供圖

“千村調查”河北保定分隊召開師生座談會。校方供圖

“作為一名農業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在調研過程中,我意識到‘暢通土地流轉機制’和‘有效幫助農業人口非農就業’是重要的研究課題。”通過此次調研,該校研究生趙文鋮獲得了論文研究的思路。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許濤表示,希望通過“千村調查”,同學們能不斷拓展研究視野,在高質量完成調研任務的同時,將專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聯系起來,主動思考如何從自己所學專業的角度,把研究做得更深入、更扎實。

“參加‘千村調查’活動后,我深刻感受到,我們所做的研究不能懸在半空中,或者只是服務於經濟發達的市場,更應該腳踏實地,對於鄉村、農業具有參考價值,真正反哺到養育我們的土地上,方能不負學校‘經濟匡時’的校訓。”張天琦說。

“鄉村工作需要青年人的力量。”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呂小寧表示,在與當地基層干部的交談中,自己多次聽到諸如“希望你們這些有學歷、有能力的大學生畢業后能到基層來”等心聲。他深感青年責任重大,並表示未來也將腳踏實地,將青春奉獻在祖國需要的地方。

“‘千村調查’開展16年來,取得了積極的育人成效,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談到,希望同學們開展沉浸式調研,在走千村、訪萬戶過程中,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強化黨性修養和使命擔當,真正讀懂中國,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