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

2023年07月21日08:2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

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該方案提出,將夯實職業院校發展基礎,完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

在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司長劉明表示,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將按照“一優先一加快一改造一撤並”的方針推進。優先,指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需要的一批新興專業﹔加快,指加快建設護理、康養、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改造,指改造升級冶金、醫藥、建材、輕紡等領域的一批傳統專業﹔撤並,指撤並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職業崗位消失的專業。

劉明表示,推出以上方針的主要目的是推動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切實做到“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在這場職業教育專業變革中,“新”並不是唯一的關鍵詞,“需”成為了專業設置最重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新專業正在集中涌現

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指出,隨著5G/6G、先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加廣泛地應用於生產、生活,相關產業對核心領域技術人才的需求將維持穩定增長。另外,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及實施能源安全新戰略的當下,相關領域迎來重大發展,也推動了電力設備、電力系統、電力自動化等相關人才需求的增長。

高技術制造業、新能源等產業不僅是社會經濟增長的風口,也是當下職業教育關注的重要方向。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深職大)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李澤湘表示,高端和智能是職業教育新興專業所具有的鮮明特征。

以深職大2021年成立的未來技術學院為例,該學院主要聚焦消費電子(智能硬件產業)、智慧醫療(大健康產業)和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產業)3個方向,為了打破學科壁壘,該學院並不設置系部。學院提供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人工智能工程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技術等3個“主修”專業,支持學生跨學科,在感興趣的領域深入學習,如“工程+機器人”“工程+醫療”等,培養適應高科技產業跨界融合需要的人才。

相比通信電子產業發達的珠三角,汽車、機械等行業是長三角地區的特色。坐落於長三角的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把專業聚焦在裝備制造業主線上,建設了以通用裝備制造技術、專用裝備制造技術、工業信息技術為主干的專業群,68%的專業對接江蘇“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吳學敏表示,職業本科教育的專業設置應符合時代性、高端化的要求,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來設置和布局。

產業需求是專業設置的根本

職業教育領域長期存在人才培養和產業需要“兩張皮”的問題,許多舉措都要兼顧破解這一難題,新專業設置也不例外。

深職大未來技術學院教學負責人張冬軍教授表示,開設新專業不是盲目跟風求新,社會需求才是新專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我們的車臂復合機器人項目較好地詮釋了未來技術學院項目制教學的特色。專業課程的構成模塊是多個實操性項目。項目源於需求、解決需求,而非側重知識驗証。車臂復合機器人項目就源於對現代物流、智能建造等產業需求場景的調研和凝練,最終目的是要打磨出一款能夠推向市場、解決行業需求的產品。”張冬軍說。

未來技術學院的專業課程還注重實踐導向、產品導向,大多數項目都朝著打磨一款能夠真正實現市場化、商業化產品的目標而努力,學生要貫通從原型設計、打樣、組裝、測試、迭代到形成產品、量產、宣傳推廣全過程。

如何更好地圍繞產業鏈布局專業鏈,也是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持續探索的問題。“職業教育要在經濟發展和技術更新中找准定位,專業設置要瞄准產業。”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發展規劃處副處長王博介紹。近年來,根據江蘇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學校統籌了分散在計算機學院的電子商務技術專業、經管學院的物流與國貿專業,成立了新的商貿學院。商貿學院成立后,電子商務技術專業改名為電子商務,專業涵蓋范圍更廣。

吳學敏指出,職業本科教育應根據職業崗位需要確定專業辦學方向。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據統計,新增國家控制專業點153個,集中在醫學類、中醫類和教育類等專業類,其中佔比最大的是教育類專業,包括早期教育、學前教育、體育教育、藝術教育、預防醫學等。這充分體現了專業設置對護理、康養、托育等人才緊缺行業需求的回應。

2020年以來,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設置職教本科專業23個,聚焦裝備制造產業,形成以通用裝備技術、專用裝備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為主干,制造裝備設計、管理服務、貿易流通為支撐的專業集群。“十四五”期間,將建成約40個本科專業,全部對接江蘇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新專業要和新科技、新需求牢牢結合起來。我們的遠景目標是培養出一批引領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的創新創業團隊,讓中國擁有更多掌握硬科技的獨角獸企業。”李澤湘說。

【相關鏈接】

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應更注重職教與產業的適配性

近日發布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梳理總結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經驗做法,啟動遴選第二批30個左右的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方案》鼓勵各地培育遴選一批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立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體系。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優先考慮從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中產生。

據了解,2021年遴選的首批21個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副司長孫志誠表示,確定第二批試點城市,要更注重教育和產業的適配性,這是最重要的遴選標准。有的城市職業院校學生數量多、專業包羅萬象,但是人才培養不精准、不聚焦,培養再多人,都難以發揮支撐作用,教育和產業還是“兩張皮”。

這意味著,一個城市產教融合未必需要做到大體量大、全覆蓋,而應重視職業教育結構是否與當地產業需求相匹配。隻有二者相互交融、互為支撐,才能真正做到有機融合、良性互動。

(記者 孫明源)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