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韓貴琳:地學教育道路上的先行者

2023年07月05日12:49 | 來源:現代教育報
小字號

韓貴琳,博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際地球化學協會Kharaka獎獲得者。2013年1月至今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事流域風化與碳循環、環境污染物解析、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研發、地球化學與人體健康的研究。

教育感悟

“我不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教師。我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為國家培養出站在科技前沿的’新生代‘,為綠水青山貢獻地學力量、為祖國培養新時代地學接班人。”

今年,是韓貴琳調至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韓貴琳一直從事環境地球化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科研上,她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力爭為綠水青山貢獻地學力量。教學中,她堅守教書育人初心,當好學生引路人,努力為祖國培養新時代的地學接班人。

愛做實驗,五年建成國際一流實驗室

“沒有收拾辦公室,稍微有點亂啊。平常就是這樣,我想給記者的印象應該也是常態的我。”初次見到韓貴琳,一頭短發彰顯清爽利落,源自“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知性優雅讓人感受到她的從容大氣,而幽默風趣的話語又讓人倍感親切。面對辦公桌上的一份份課題組學術成果簡報,談起自己的科研之路,韓貴琳坦言“就是喜歡做實驗”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2002年從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畢業后面臨就業問題,究竟干什麼呢?我當時就特別想做實驗,就留在了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工作。”韓貴琳介紹。喜歡做實驗的決定得到了導師的支持,並鼓勵她到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實驗室或者研究所訪學。那段時間,詳細了解國外科技前沿狀況,對比我國的科研現狀后,她下定決心要建立一個先進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能夠在世界地球化學研究方面佔有一席之地。

機會總是關照有准備的人。隨后,韓貴琳成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在這兩個項目的資助下,她梳理總結了曾訪學過的美國、法國、德國等國際一流科研院所平台建設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實際相結合,著手建設自己的實驗室。

“我們的實驗室布局和安排都是韓老師親自設計的。為了做到最優,她當時還查閱了大樓的設計圖和室內管線布局圖,認真細致、一絲不苟,連操作台的高度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力求做到完美。”博士研究生屈睿告訴記者,從2014年到2018年,歷時5年終於建成了國際一流的表生環境與水文地球化學實驗室研究平台。實驗室由普通化學實驗室、超淨化學實驗室、MC-ICP-MS實驗室組成,主要研究地球關鍵帶物質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及其生態環境效應。

回首那五年,韓貴琳非常感慨,2017、2018年是實驗室建設最困難的時候,也曾一度產生放棄的心思,但是在學校和學生的支持下,最終扛過來了。“科研的道路上,必須有毅力,耐得住寂寞。”韓貴琳表示。從2019年開始,實驗室開始出科研成果,此后一年比一年豐碩,師生也頻頻榮獲各種大獎。

教學相長,努力培養新時代地學接班人

走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逸夫樓,就能看到韓貴琳課題組的表生環境與水文地球化學實驗室。室外牆壁上的液晶顯示器反復播放著實驗室的簡介和科研人員的組成狀況。

“2017年,本科生屈睿、劉金科兩位學生來到我的課題組,現在他們都已經是學校的直博生。當時我讓他們先從洗瓶子做起,開始的時候他們並不開心。”韓貴琳笑著回憶,“我常常對學生們說,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實驗室用的瓶子其實挺難洗的,后來我們想辦法解決這一難題,通過‘知其所以然’進行創新,最終這個洗瓶子的辦法獲得了國家專利。”

在劉金科的印象中,韓貴琳可謂是全年無休,忙於工作,大多數時間都在實驗室裡,勤奮、刻苦、嚴謹是她突出的特點。雖然科研上嚴肅認真,但課堂上的韓貴琳卻生動活潑,她採用討論、辯論、實驗等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們在課堂上不斷深思。她也會將最新的英文文獻、研究進展及時更新到教案中,使學生能了解並掌握最新的進展。針對前沿性科學問題,除課堂講授外,她還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科學家對專業問題進行系統性講授,夯實學生的基礎。

韓貴琳教授指導學生科研

韓貴琳教授指導學生科研

韓貴琳的學生有碩士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她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科專業背景及學術研究經歷,以環境地球化學為大方向,精細化地制定每一位學生的培養方案,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將所學所長融入各階段的學習中。基於這種精細化的培養方案,她在研究方向的確定上,大力支持學科交叉,鼓勵學生突破創新,探索地球化學與環境學相互交融的不同研究領域,助力祖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我不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教師。最重要的事,就是為國家培養出站在科技前沿的‘新生代’。”韓貴琳表示,“與學生們相處的過程中,我也時刻被學生們感動著、鼓勵著,對教學相長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課題組的網站建設與維護、科研成果簡報的設計與制作、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等,都是學生們在負責,他們常常給我新的啟發和思考。”

她的學生、李四光優秀學生獎獲得者曾杰在博士畢業論文的致謝中這樣寫道:“耳濡目染,言傳身教。我的導師韓貴琳老師在學業上嚴格要求、悉心教導,事無巨細和言傳身教的治學方式讓我在求學路上闊步前行,她嚴謹求真和勇攀高峰的科研態度給我以學術的啟迪。”

精業篤行,不斷開拓科研新方向

5月15日,對韓貴琳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由她領銜建設的Nu-SEHGL(Nu-表生環境水文地球化學)標杆實驗室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孫友宏出席揭牌儀式時表示,實驗室的建立促進了新的學科生長點,而這也意味著韓貴琳的科研道路又有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平台。

“實驗過程中,我也常常思考科研的意義。”韓貴琳介紹,“最終要歸結到國家需求和人民幸福上來。我們創造性地將同位素地球化學應用於人體健康,以‘地質﹢健康’的模式探索學科間的內在聯動,為地學和生命科學尋求新的融合共性。”在團隊的努力下,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獲得了腎結石的鈣、鍶同位素數據。

屈睿告訴記者,高精度的鈣穩定同位素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中。在整個人體的鈣循環過程中,有關腎結石的鈣同位素卻沒有相關的報道。近年來,腎結石的發病率愈發增高,在世界范圍內逐漸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因此,探究腎結石中鈣穩定同位素組成特征對人體鈣循環以及人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我們以地球科學的視角解讀,首次解釋腎結石的鈣同位素組成原因,表明了地球科學應用於生命科學的巨大潛力。”屈睿解釋。

一流的實驗室為韓貴琳教授開展科研和培育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她的指導下,課題組還與著名質譜儀器公司合作建立了國內首個多接受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標杆實驗室(Reference Lab)。依托於實驗室平台的超淨化學實驗室和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她開發了一系列高精度的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分析測試方法,可廣泛應用於岩石、土壤、水、植物等環境樣品,其中韓貴琳指導學生開發了國內首個K穩定同位素分析測試方法,並形成論文發表在多個SCI期刊上,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有效助力師生開展前沿研究。

“做地質研究的人是幸福的,我們行走在山川江河之間,真正將論文寫在中華大地上。”韓貴琳說,“未來,我們將不斷增強學術科研的核心競爭力,為國家培養出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高層次、創新型、國際化人才。”

來源:現代教育報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