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吳建設:樂在“自討苦吃”中

2023年07月05日12:48 | 來源:現代教育報
小字號

吳建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碩士生導師、人工智能與語言認知實驗室主任﹔北京市“百人工程”學者、北京市“長城學者”,曾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教育系統“教書育人先鋒”榮譽稱號。

教育感悟

如果學生經過我的點撥或引導,能夠找到一條適合的“航道”,做最好的自己,這對老師來說就已經很有意義了。

吳建設的微信頭像,是一幅個人漫畫像,據說這是學生董秋思某次課后的神來之筆,他很是喜歡。畫面中,笑容可掬的吳建設一手托書本,一邊叮囑學生:同學們,要多思考。黑框眼鏡的上方,是一個不加修飾的、發量稀少的大腦門。與吳建設相熟的人看了都忍不住感嘆:“這學生真敢畫,老師也真敢用!”誰知吳建設聽了,竟憨然一笑:“我倒覺得神形兼備呢。”他的這句話,直到採訪結束,我才咂摸出真正的味道來。這幅擊中吳建設內心深處的漫畫像,更像是一幅人生的縮影圖,畫裡融進了他為人師表的初心,也留下了他20年對英語教育教學孜孜以求的歲月痕跡。

“難干的事都能干好,很多事也就能干成”

“大學老師要有深厚的積澱,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厚積薄發,讓課堂豐富而深刻”。堅守這個理念,吳建設沒有止步於在傳統英語教學領域取得的成績,而是不斷拓寬、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近年來,他進一步加強了對心理學、統計學、計算機編程的學習和研究。對於這種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自討苦吃”,吳建設表示,唯有如此,才能把最前沿的研究帶給學生,才不會擔心知識結構老化跟不上學生的需求。

多學科融合的研究實踐經歷,為吳建設將學術視角轉向前沿學科——“神經語言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助力他深入研究語言的具體語音、字形、語義信息如何在大腦的不同區域進行協調與加工,並有效回饋於課堂。

除了在課堂教學中主動給自己找“苦”吃,教學之外的科研工作,吳建設同樣將“吃苦”進行到底。《漢語基本顏色詞的演變》一文出爐的時候,距離動工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6年。這6年,吳建設將所有甲骨文、金文等,做了一個語言文字學的梳理,展現了漢語基本顏色詞4000年來的演變框架。在常人眼裡,這個浩繁的工程肯定困難重重,但吳建設樂在其中,覺得前人沒有涉足的這項研究很有意義。

“文火慢燉式”的科研,也意味著時間和精力的大量付出。研究遇到瓶頸時,吳建設總會不由自主地用前同事、一位老工程師的話安慰自己:“難干的事都能干好,很多事也就能干成。”他說,這句話一直影響著自己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並能從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出國留學語境下的二語習得研究》,同樣耗費了吳建設6年的時間。這本專著,首次較為系統地揭示了中國外語學習者在出國留學語境下寫作與口語技能發展的規律與特點,可以更好地幫助國內的外語教學者利用這些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授課。

但在收獲一份份科研成果的時候,吳建設也隨之失去了前額濃密的頭發。對於這個遺憾,他笑著自嘲:“同學們,這就是老師努力過的証明,你們還年輕,沒有脫發的困擾,所以更要多鑽研。”

“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寫論文拿學位”

神經語言學在國內外均屬前沿研究領域,不少理論以外文資料居多。在要求學生多讀的基礎上,吳建設最強調的是多思考,這背后藏著吳建設的治學邏輯:知識的獲取過程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寫論文、拿學位,而是要真正解決一個未知的問題。

每年新招的碩士生入學后,第一學期,吳建設就會要求學生對感興趣的研究內容閱讀大量文獻資料並“逼”著他們完成至少10000字的文獻綜述。除了這個硬指標,他還會布置學生閱讀指定書目,並對閱讀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獨到觀點或看法,並在組會上進行研討。多名學生表示,不認真准備的話,這個環節休想蒙混過關。

吳建設對學生的“狠”,一方面源於他對學生的嚴要求,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科需求使然。據他介紹,學生們基本上都是文科背景,而神經語言學還涉及理工科知識,這個短板需要補齊。

然而,轉變學生的學科思維並非易事,那些在外語教學中不常見的神經影像數據處理軟件、編程軟件以及數據分析統計軟件,常常讓學生們感覺“頭大”。為了將學生引進門,吳建設在《心理學導論》《神經語言學導論》等課程的教學中,就注意將基礎統計知識、實驗設計、動手能力、最新研究進展等融入進來。但即便是這樣,學生們也難免遭遇“意外”。每當這時,吳建設就成了一個“召之即來”的“萬能教師”。有時,學生的實驗需要在早中晚三個時段進行,晚上12點前吳建設一般不會休息。有人不理解,覺得他自討苦吃,而吳建設卻把這個過程稱之為師生間的“患難與共”:“跨學科本身對學生就是挑戰,你不拉他們一把,學生們真的很無助。”

這種無助,學生林思慧在一個項目快結題時遇到過。那段時間,利用編程軟件來分析數據讓她“卡了殼”。了解情況后,吳建設有一天特意把林思慧留下來,在辦公室一步一步地教她。“完成任務時天色已晚,看著老師疲憊的身影逐漸融入到初冬的夜色中,我忍不住掏出手機給遠在海南的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在北京,還有吳老師像父母一樣關心我。”林思慧說,這一幕永遠溫暖著她。

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的同時,吳建設還主動擴大“朋友圈”,多次帶領學生前往中科院、北大、北師大以及美國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荷蘭萊登大學等高校的前沿實驗室學習、交流,拓展他們的眼界。因此有學生“吐槽”說,“跟著吳老師就是活兒多”,但后半句往往是一個轉折,“不過收獲的確也多”。今年研究生即將畢業的孫立展,由於此前有參加近紅外和核磁實驗研究的這一“加分項”,得以順利考入南京師范大學攻讀博士。他說:“吳老師經常說技多不壓身,讓我們多見識、多體驗、多實踐,我算是嘗到了甜頭。”

“跳出舒適區,你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因為自己“樂於”自討苦吃,吳建設也要求學生們主動跳出舒適區,挑戰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李雨潼剛上大一時,對未來的發展有些迷茫,經過深入談心,吳建設運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幫她制定了“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申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時,李雨潼的方案在吳建設的指導下前前后后改了四稿。“其實這事兒不是老師份內的工作,但他鼓勵我大膽嘗試,每次寫不下去求助的時候,不管多晚老師都及時給我提出意見或建議。”李雨潼說,自己在收獲超越課堂和書本知識之際,再次深刻感受到了老師“召之即來”的付出。如今,即將上大二的李雨潼不光堅定了考研的努力方向,未來她也想做一名像吳建設那樣的英語教師。

目前就讀於美國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項目的林思慧,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提起兩次跨專業的“折騰”,林思慧說她的底氣是吳建設老師給的。“吳老師告訴我們,你們不要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要勇於跳出去,主動培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你會遇到一個更好的自己。”對於即將跨學科報考哲學碩士的大三學生李梓豪,吳建設同樣鼓勵他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盡自己所能幫他收集信息。

吳建設的付出被同事郎建國看在眼裡:“我發現吳老師特別會鼓勵學生,他的學生后續深造的也比較多。”對於郎老師的贊許,吳建設認為自己只是幫助學生把人生的幾個重要航道打通了,從而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有時候,學生們也會好奇老師的人生經歷。每當這時,吳建設就會像朋友一樣,給他們講述自己從鄉村少年到大學教師的成長史,告訴學生們一切皆有可能。對於老師親手熬制的這碗勵志雞湯,學生們“百喝不厭”。

來源:現代教育報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