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報道
北京科技大學:2023年新增兩個本博貫通班,人工智能專業首次單獨招生
2023年全國高考落幕,高考志願如何填報?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園文化,鎖定自己心儀專業?學生進入高校后如何轉專業?人民網特別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報道,解讀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養理念、辦學特色以及校園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長參考。
北京科技大學成立於1952年,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部分系科組建而成,是一所有著深厚底蘊,承載“工業強國、科技興邦”使命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是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實施高校,也是教育部直屬高校裡第一個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的高校。
人民網:請您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以及優勢和特色專業
北京科技大學:學校學科全面、專業實力強勁,目前設有25個本科招生專業大類,涵蓋工、理、管、文、經、法等多類學科50多個細分專業。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科學技術史4個世界一流學科,材料科學、自動化、計算機、通信工程、機械工程等33個專業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專業通過國際工程教育認証,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
為順應時代發展和國家建設需要,學校還開設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儲能科學與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新興專業。
人民網:2023年貴校招生政策有哪些新的變化、新的亮點?
北京科技大學:今年,學校的招生專業主要有三個變化:
一是新增兩個直接招生的本博貫通班。2023年,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本博貫通高精尖班)和理科試驗班(納米科學與工程本博貫通班)首次直接招生,每個班招生約30名學生,共約60名學生。這兩個班級實施本博八年制貫通培養模式,依托於材料學部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科學研究平台,全程開展研究型學習,旨在培養面向學科前沿和國民經濟主戰場的拔尖創新人才、國際視野人才、未來戰略領軍人才和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
二是人工智能專業首次直接招生。為了服務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學校成立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並於今年面向全國直接招收人工智能專業本科生,招生人數約90人。該專業成立於2019年,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該專業匯聚了一批人工智能領域的高水平領軍人才,產學研結合緊密,與華為、中國兵器集團、啟元實驗室等多家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擁有智能仿生無人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三是新增智能建造、智能採礦工程兩個專業。學校持續加強智能交叉學科建設,今年新增的智能建造、智能採礦工程兩個專業,分屬土木類和礦業類兩個大類專業進行招生。智能建造專業以土木工程專業為基礎,融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管理等學科,為國家培養能勝任傳統和智能化建筑工程項目工作的、具備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智能採礦工程專業依托礦業工程“雙一流”學科,融合了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智能感知等高新技術發展起來的新工科專業,旨在造就一批智能採礦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人民網:學校的錄取原則有何特別之處?哪些專業有特殊要求?考生報考時需要注意什麼?
北京科技大學:學校招生政策沒有太大變化,北京物理組實行“滿六保一”政策,即報滿六個志願保証錄取在六個專業志願之一。錄取過程中,不設專業級差,對於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如果考生服從專業調劑,體檢合格,學校提檔后不退檔。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隻招收外語語種為英語的考生。
人民網:對於科學填報志願,有哪些建議給到學生和家長們?
北京科技大學:首先,要全面了解生源所在地當年高招錄取批次設置,詳細了解目標高校和專業的錄取規則,以及志願填報要求、可填報的志願數量等。用好用足高考不同錄取批次的志願填報機會,包括關注提前批的志願填報,有可能會為自己多爭取一次錄取機會。
其次,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結合考生的興趣和分數情況,科學選擇學校和專業。志願填報時,不要盲目追熱,要全面了解一所大學的辦學特色,這才是高校真正的內核要素,包括了解學校歷史沿革、優勢學科、人才培養質量、校訓校風等。
人民網:請您介紹一下學校學生深造和就業情況
北京科技大學:學校學生發展深造率高、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學生滿意度高。
深造率高,本科生深造率約60%,其中保研比例近30%,學生以優異的表現成為北大、清華、中科院大學主要推免接收對象。部分出國(境)深造的學生中,在劍橋、哈佛、牛津等高校讀研的比例超過50%。
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畢業生就業區域以北京及省會城市為主,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天津市、西安市是畢業生京外就業人數最多的前5名城市。畢業生進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的比例近70%。就業行業以IT互聯網、裝備制造、電子設備、信息通信、金融保險等行業為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