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2023大學畢業季“最后一課”系列報道——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寄語畢業生:少年同風,扶搖萬裡

2023年06月20日13:21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一晴夏深,青春散場。奔赴山海,師恩難忘。2023屆畢業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門,如何更好告別學生身份?鵬程萬裡,如何擔當興國之重任?又到一年畢業季,大學書記、校長的殷殷期盼語重心長。人民網特別推出“2023大學畢業季‘最后一課’”系列報道,願同學們帶著這份叮囑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16日,北京科技大學舉行2023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以《少年同風,扶搖萬裡》為題發表演講。楊仁樹勉勵2023屆畢業生:一是要熱愛腳下土地,獻身民族復興﹔二是要苦練過硬本領,勇於自我超越﹔三是笑對人生百態,活出精彩自己。

“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偉大事業中,求實鼎新的北科人從未缺席。”楊仁樹表示,“為國而生、與國同行”是北科大自誕生之日起就不變的初心使命,“鋼鐵強國、科教興邦”也早已熔鑄到每一位北科人的血脈。

“希望你們帶著‘為中華之崛起’‘求實鼎新’的北科印記,擁抱生生不息的、可愛的中國,做出一番無愧於自己、無愧於時代的事業。”楊仁樹說。(李依環、實習生張婉柔)

北極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在2023年畢業典禮上講話。校方供圖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在2023年畢業典禮上講話。校方供圖

以下為楊仁樹校長《少年同風,扶搖萬裡》講話節選——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

六月芳華,滿井流光。今天,我們隆重舉行2023屆畢業典禮,共同見証3096名本科生、3218名碩士生、402名博士生完成人生重要階段,奔赴新的航程。今天,你們身著北科人專屬的嶄新學位服,出席三年以來首次全員參加的畢業典禮,讓我們每個人內心都充滿激動與喜悅,這是屬於我們大家的珍貴記憶。在此,我代表黨委書記武貴龍同志和全體教職員工,向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幫助你們成才、服務你們成長、陪伴你們奮斗的老師和家長們致以最誠摯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生逢盛世,青年有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幾年,我們一同見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恢宏時刻,用“希望的田野”回應國家的期盼﹔我們共同回望黨的百年奮斗征程,喊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我們攜手亮相冬奧賽場,以全情付出、優質服務,向世界展現北科形象﹔我們一起慶祝學校70歲生日,發出“堅守理想奮發圖強,不負人民此生不忘”的青春強音。當然,最讓我們難忘的是共抗疫情、共克時艱,在這場捍衛生命的人民戰爭中,我們看到了師生同心、挺膺擔當。在這期間,聽說有的同學因為實習受影響,你們的老師想盡辦法到鋼廠直播教學,抖動的畫面背后是老師愛你們的心,同學們的成長成才一直有人守護。

志存高遠,不負韶華。同學們以勤奮架橋,用汗水鋪路,努力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土資學院蕭星宇同學早早進入課題組,在本科生導師的指導下,申請發明專利3項,發表高水平論文4篇﹔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計通學院趙基淮同學自強不息,在微聲世界裡奮力追逐自己的“算法夢”﹔材料學院汪鑫同學聚焦國家“雙碳”戰略,參與研發了適配我國能源產業的新型迭代催化制氫裝備,為綠色氫能的發展貢獻了青春力量﹔北京市十佳班集體、經管學院大數據192班以專業所長助力鄉村振興,幫助農民每年每畝增收5000元﹔2齋1223A宿舍的三位博士已在滿井相伴十年,從本科到博士,他們以同窗情誼堅定前進步伐,追求人生理想﹔30名“鋼鐵脊梁班”的同學即將奔赴產業一線,做課題、出成果,踐行鋼鐵報國的初心使命,等等。同學們的奮進身影,是對一代代北科前輩崇高的致敬,也必將成為一批批北科后浪追尋的榜樣!

這幾年,在我們的共同努力、攜手奮進中,學校事業取得了新成就。冶金、材料、礦業、科技史4個學科再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多項成果應用於北斗、嫦娥、大飛機、復興號等國家重大工程。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偉大事業中,求實鼎新的北科人從未缺席。這些成就的取得,無不彰顯著你們挺立潮頭、踏浪前行的少年英氣,無不凝聚著我們追求卓越、勇於爭先的奮斗豪情。

同學們,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在同學們即將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奮進征程之際,有三句話與大家共勉,希望你們勇立時代潮頭、不負風華正茂、走好漫漫人生路。

送你們浩蕩東風,願你們熱愛腳下土地,獻身民族復興。我國金屬物理、冶金史學科奠基人,我校建校元老柯俊院士曾說,“我來自東方,那裡有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飢餓線上掙扎,一噸鋼在那裡的作用,遠遠超過一噸鋼在英美的作用”。1953年,柯先生沖破重重阻礙、毅然回國,打破國際壟斷,讓我國超級鋼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為國而生、與國同行”是北科大自誕生之日起就不變的初心使命,“鋼鐵強國、科教興邦”也早已熔鑄到每一位北科人的血脈。希望同學們未來不管身處何方、做何工作,始終把獻身民族復興作為人生最高志向。愛國從來不是空洞的口號,扎根崗位踏實做好每一項工作就是愛國最生動的詮釋。

送你們破浪長風,願你們苦練過硬本領,勇於自我超越。新材院張林興研究員深耕鐵電薄膜領域基礎研究,以“十年磨一劍”的恆心和“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繡花功夫,闖出新天地,分別以博士后和指導教師的身份,兩次在《Science》發表學術成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成長的動力、成功的經驗就在踏過泥濘的腳印中,在奮勇拼搏的汗水裡。同學們,無論你們是繼續深造還是投身工作,希望你們堅持學習、不斷求新、與時俱進,做新時代呼喚的新青年,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實踐本領,在這場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中書寫自己的青春。

送你們徐徐清風,願你們笑對人生百態,活出精彩自己。你們的學姐,奧運冠軍鞏立姣的奪冠之路也經歷坎坷,東京奧運會前夕,她突發傷病,無法行走,但她咬牙堅持訓練,坐著也要投鉛球,終於夢圓奧運。作為我國女子鉛球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她幾乎拿遍了所有國際賽事的金牌,但她仍說,“我的目標是21米,我還會繼續向這個目標努力!”希望你們當勇敢的大人、做赤忱的少年,在紛繁萬象中守住初心,“起”時淡然,不在聚光燈中迷失,“落”時堅韌,不在自我懷疑中退縮。有的同學常常調侃,“卷不贏卻也躺不平”,“卷”和“躺”並不矛盾,“卷”時用全力,“躺”時才舒心,用拼盡全力的奮斗,去過有滋有味的生活吧!

同學們,畢業是充滿希望的再見,你們的青春長卷還將在廣闊天地間繼續書寫,少年同風,扶搖萬裡,希望你們帶著“為中華之崛起”“求實鼎新”的北科印記,擁抱生生不息的、可愛的中國,做出一番無愧於自己、無愧於時代的事業。北科與你們的故事還將在歲月長河中久久回響,母校永遠是你們的家。衷心祝願大家畢業快樂,前程似錦。

感謝相伴,期待再見!同學們,再會!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