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與中國文學打交道是一輩子的事”

——訪德國漢學家吳漠汀

張毅榮
2022年07月01日09: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與中國文學打交道是一輩子的事。”德國知名漢學家吳漠汀(德文名馬丁·韋斯勒)說,“新的文學作品不斷涌現,我想盡可能地多去閱讀,把有趣的作品譯介給德國讀者。”

吳漠汀是歐洲科學院院士、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他不僅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首部完整德文譯本的主要譯者之一,還曾翻譯魯迅、巴金、韓少功等中國現當代作家的大量作品。吳漠汀目前任中國湖南師范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國際漢學中心主任,並曾榮獲2020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

在日前接受視頻採訪時,吳漠汀憶起自己讀高中時與中國文學結緣的經歷,“1987年,我參加了在家鄉明斯特舉辦的一場詩歌朗誦會。當時中國詩人綠原(原名劉仁甫)在會上朗誦了一首講述自己生平的詩,深深吸引了我。”

在后來的互動中,綠原注意到了吳漠汀對中國和中國文學的興趣,送給他一支毛筆和一方硯台,鼓勵他學習中文,給自己寫信,“毛筆和硯台至今仍在我書架上,佔據著特殊的位置。”

由此,吳漠汀踏上了研習中文的道路,並在十多年后和另一名譯者合作出版了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的首部完整德文譯本,“當然我沒有停止腳步,目前還在進行譯本第四版的修改。”

“學習中文后我來到中國,進入北京大學。學習期間,我和同學們一起翻譯了王蒙的短篇小說《堅硬的稀粥》。王蒙還曾邀請我去他家做客。”“就這樣,我又踏入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世界,陸續研讀並翻譯了魯迅、巴金、韓少功等作家的作品。”

吳漠汀表示,自己在翻譯研究中,了解並熱愛上中國的書法、繪畫、戲曲、服飾、飲食、手工藝等。在他看來,中國文學與文化、社會緊密相連。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蘊含開放包容、愛好和平、耐心毅力、和而不同、追求正義等特質。“這些特質不僅對中國至關重要,也是世界文化的典范。”

“我們都面臨同樣挑戰——新冠大流行、氣候變化、貧困、腐敗……對這些涉及我們所有人的問題,不同國家給出了不同答案。我們應該相互學習,相互傾聽,共同努力加以解決。”吳漠汀說。

因在翻譯中國文學作品、促進中國文化傳播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吳漠汀榮獲2020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這對我既是極大的榮譽,也是巨大的激勵。我們看到,在中國有大量國外知名文學作品被譯成中文。但在德國,隻有相對較少的中國作品被譯成德文。”

為此,吳漠汀召集一批漢學家成立了翻譯工作坊。“我們的工作就是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促進世界的溝通和相互理解。” 

(據新華社電)

(責編:李依環、何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