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挖掘老科學家留下的學風“寶藏”

2022年05月26日08:51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理工大學:挖掘老科學家留下的學風“寶藏”

【學風傳承行動】

實習記者 孫明源

在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圖書館四層,有個鮮為外人所知的“基地”——“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館藏基地”,這個“基地”不隻具有儲藏功能,還是一座展覽館,是由中國科協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同建設的。

“早在2010年,我們學校就和中國科協簽署了合作協議,打造了這個‘基地’。”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黨總支書記金軍回憶說,“基地”已經有10余年歷史,是一個集資料存儲、展示、研究和教育功能為一體的物理空間。截止到2022年,“基地”已經通過文獻、實物、數字化材料、音視頻材料等方式,入藏了481位科學家和4個科學家團體的資料。

“2019年以來,在我們開展‘學風傳承項目’時,這個‘基地’起到了良好的傳承和支撐作用。老科學家留下的這些資料就是我們弘揚學風的‘寶藏’。”在展廳裡琳琅滿目的展品前,金軍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說。

把老科學家資料“用活”

“我們設計的活動形式既有展覽,還有視頻節目等,師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參與進來。”北京理工大學副研究館員韓露指著展廳裡正在播放的主題視頻,將該校圖書館主持的學風傳承行動計劃娓娓道來。

學風傳承行動的主要方式是展覽。展覽的構思主要突出了兩個主線,一個是黨對科學家的引領,另一個是科學家對黨的事業的堅定追求。例如,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該校圖書館主辦了《黨的事業就是我的奮斗方向——科學家入黨故事選粹》專題展覽,以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入黨志願書、入黨故事等為媒介,展現了不同歷史時期黨對科技事業的堅強領導、對科技工作者的團結引領,以及科學家對黨的事業的熱切忠誠和對民族振興的執著追求。

除了展覽,該校圖書館還策劃了其他兩個活動:一是征集“我心中的紅色科學家”手繪作品,二是“科學家入黨故事”講述人招募活動。韓露介紹說,這兩個活動的宗旨就是為了讓師生能夠充分參與到學風傳承活動中來,近距離接觸科學家的入黨故事以及相關歷史資料。

“我注意到,有的學生為了做好講解人,還專門查找相關資料,深入了解科學家的故事和背景。這體現出了學生對這類活動的熱情,也讓他們獲得了參與感。說不定,在這些青年學生當中,就會走出未來的院士。”金軍笑著說。

為了保証師生參與,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和該校各院系單位直接開展合作。例如,組織以藝術類專業為主的知藝書院學生積極參加“我心中的紅色科學家”手繪作品大賽,優秀作品不僅可以獲獎,還能獲得在展覽上展示的機會。該校機電學院團委招募了多位“科學家入黨故事”講述人,還積極開展學風主題視頻錄制,最終推出了6部精品視頻,在校內廣泛傳播。

“我們的展覽在中關村校區和良鄉校區的圖書館都有開展。今年,我們還在策劃新一期展覽,把科學家精神、學風主題的傳承活動一直延續下去。”韓露說。

把學風活動融入新生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校區有一座徐特立圖書館。徐特立是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北京理工大學前身延安自然科學院的院長。徐特立圖書館也是學風主題展覽的布設地點之一。

“我們還有一個值得分享的經驗,那就是把學風傳承活動和新生教育結合起來,讓剛剛步入校園的新生獲得科學家精神的浸潤。”金軍說。

北京理工大學高度重視本科新生入校教育,一些新生教育活動在良鄉校區的徐特立圖書館開展。

學生參觀展覽之后,圖書館也收到了一批來自學生的反饋。“其中很亮眼的一點,就是學生們真的記住了很多老科學家的名字和事跡。毛二可、徐更光、黃旭華……有些科學家和我們學校有聯系,更多的是來自全國各地、各個學科領域的大學者。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能‘結識’這些大師,感受他們身上的科學家精神,並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學風。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活動形式。”金軍總結說。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