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讓年輕人看到勞動的未來圖景

勞動最光榮 創造最偉大

2021年09月23日08:5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勞動最光榮 創造最偉大

  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表明,勞動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正如《先驅》雜志所言,共產黨的骨子是勞動者,勞動者是將來社會的主人翁,將來社會上的人都應當是勞動者。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開展了特色鮮明的勞動實踐,培育出“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

  ——————————

  “隔行如隔山,職業不分貴賤,不要瞧不起任何一項技能。”代表中國獲得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銅牌的胡凡說,“有些企業不認同技能人才,要和本科生、碩博生一樣,改變技能工人的社會地位,打通個人晉升通道,讓社會公眾看到學習技能的好處。”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教育學院副院長曲霞認為:“要通過勞動教育讓孩子知道勞動不會過時。不是說機器取代了人,人就不用勞動了。未來,人要在更高的層次上勞動,人需要在勞動中創造新的東西。”

  2018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的回信裡,再次強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他指出,全社會都應該尊敬勞動模范、弘揚勞模精神,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

  我們的根扎在勞動人民之中

  勞動,是共產黨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徑,是共產黨人保持政治肌體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產黨人發揚優良作風、自覺抵御“四風”的重要保障。

  早在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就成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前身——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通過了《八小時工作制》《罷工援助》和《全國總工會組織原則》等重要決議案和《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宣言》。早期黨組織還通過創辦勞動補習學校、工人俱樂部、組織工會活動等,喚醒工農群眾的階級意識和政治覺悟。

  抗日戰爭時期,在軍事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下,中共中央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動員廣大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1941年春,八路軍第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實行軍墾屯田,成為全軍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使昔日荒涼的南泥灣變成了“陝北的好江南”。

  新中國成立后,廣大青年勞動者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用雙手創造偉大的“人間奇跡”。1954年1月,北京建工胡耀林等18名團員青年,在北京展覽館工地舉起全國第一面青年突擊隊旗幟。胡耀林青年突擊隊成立后,僅用11個月就完成了原定478個工日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務,成為新中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

  1962年的塞罕壩,迎來了127名畢業生,這群大學生和其他工人一起,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馬架子、睡地窨子,頂風冒雪,墾荒植樹,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最美的青春。

  改革開放以后,在新科技革命形勢下,生產勞動的內涵從簡單的體力勞動延伸擴展到腦力勞動。鄧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叫生產力,科技人員就是勞動者。”“漢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選、“摘取數學皇冠上明珠的人”陳景潤等科技工作者成為人們爭相追隨的勞動榜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各行各業人們的辛勤勞動。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勉勵廣大勞動者,黨和國家事業空間很大,隻要有志氣有闖勁,普通勞動者也可以在寬廣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

  傳承勞動精神,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1995年出生的胡凡,是一位珠寶加工界的高手。2017年,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當時22歲的他作為中國首次參賽的珠寶加工項目代表獲得了銅牌。

  胡凡的家鄉在湖南益陽,從小他就表現出較強的動手能力,曾把家裡的電視機、收音機都拆開重裝過。2014年,他以美術特長生身份參加高考,卻最終放棄了本科院校的錄取機會,來到深圳技師學院學習珠寶加工。

  胡凡說,除了興趣使然,從事汽車技術近40多年的父親,也讓胡凡在生活中耳濡目染,看到了掌握一門技能的好處。“一項拿得出手的技能也可以創造價值、改變人生。”

  同樣受家庭影響的,還有航空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標准件中心鉗工方文墨,他的手工加工公差僅有0.003毫米,相當於頭發絲的二十五分之一,被冠名“文墨精度”。

  他的家中,姥姥、姥爺和父母都是航空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職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干這行受家庭影響很大,家裡人對工人沒那麼多刻板印象。”方文墨說。

  每項工作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20歲摘得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家具制作項目銀牌的“小木匠”吳晉卿回憶道,“當時在制作木質別墅的企業上班,在戶外組裝房子時,路人會覺著年輕人怎麼干這種風吹日晒的活。”

  吳晉卿坦言,選擇木工的想法很實際,“上個職業學校,兩三年就可以出來掙錢。”不過,吳晉卿表示,技術工人的待遇雖然很高,像不少實木家具廠,年薪都在15萬元左右,但從業者依舊是四五十歲的人居多,年輕勞動力短缺。

  “記得當年蘇州組裝木質別墅,就直接鋪了一層板紙,買套被褥靠著牆睡在地上。”在吳晉卿看來,“父母們可能想讓孩子坐辦公室。”

  做木工活時要用到鋸、錘、鑿、鏟、刨、鑽、銼等工具,需要人反復練習,“一不小心就磨出血泡,我手上就有很厚的繭和一些傷疤,小傷在所難免。”

  “木工要很嚴謹,是做減法,錯了無法彌補,不可能從頭再來。” 吳晉卿提到,在參加世賽時,單一零件的尺寸精度為±0.5mm,兩個及兩個以上零件組合到一起的尺寸精度為±0.9mm。“特別是榫卯配合,要求表面光滑,沒有毛刺、刀痕、破損,榫頭(榫)能夠勻速的裝配進榫槽(卯),榫卯拆卸時,榫頭拔出會發出像開紅酒一樣的聲音。”

  技術的升級迭代,正快速改變制造業的面貌。在珠寶加工行業,越來越需要懂數控、會編程的復合型人才。但胡凡不認為技術會顛覆業態,“智能設備是在行業基礎上延伸發展,職業教育是最基礎的,打好基礎就業面才會寬一些”“珠寶消費者看重情感需求,純手工打造不是機械可以替代的” 。

  胡凡說,“珠寶加工設計要考慮立體效果、空間關系,還有客戶需求、產品特色和工藝審美等。”此外,做鑒定營銷,如果對戒指背后的工藝不甚了解、知識淺薄,那麼就無法向客戶介紹珠寶的特色和價值。

  在吳晉卿看來,來自人社系統的政策支持比較重要,“優秀的年輕人進了企業,要保証有較好的薪資待遇,對技能工人的評價機制也要適時調整,讓他們也能獲得職稱評定。”

  “改善技能工人的生活條件,活躍年輕人的工作氛圍,年輕人才會對企業有歸屬感。”吳晉卿說。

  方文墨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人才儲備這一塊,職業教育要加強校企合作,引進有經驗的師傅進行教學,職業教育不能太學術化,要離實踐近一點。”

  “能不能讓越來越多更優秀的技能人才,像運動員那樣免試進入知名高等學府學習,讓他們有更好的平台去提升自己,這樣的激勵作用會非常大。”

  開展勞動教育,哪些難點需要突破

  近年來,一些青少年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教育面臨被淡化、弱化的危險。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教育學院副院長曲霞認為,教育部對勞動教育的內容作了非常清晰的規定,“現階段的勞動教育形式,首先是學校必須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比如中小學、職業院校和普通高校,對應有不同的必修課時要求和教學內容要求。”

  “其次要廣泛開展校內外勞動實踐,比如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高等學校也可安排勞動月,集中落實各學年勞動周要求。”曲霞表示,高校其實一直有各種勞動實踐要求,當前最關鍵的就是要對這些勞動實踐進行教育性轉化。

  “第三個就是校園文化建設,比如杰出校友報告會,校園風尚攝影、Vlog展覽,讓勞動模范進校園,都是很接地氣的教育方式。”曲霞說,勞模向學生分享他們的工作經歷,會讓學生們覺著勞模並非不可接近,而且能感同身受地認可“勞動創造幸福”的價值觀念。

  在曲霞的教育觀察中,學校開展勞動教育,難點是如何協調多個部門的力量,解決勞動教育課程師資緊缺問題。在校園外,需要國家出台辦法,逐步規范和學校接洽對接活動的社會實踐機構或企業。

  面對師資緊缺問題,曲霞建議,可以通過教育部或人社部等牽頭,成立或認定一些機構專門培訓師資,或出台規范的認証方案,由幾家培訓機構按照方案來培訓教師,之后教師持証上崗。在課程建設上,也可以出台課程方案,指導教師備課教學。

  “勞動教育課程不僅是課堂教學,老師還得花大量精力指導學生實踐,如果還是發論文、評職稱這些考核評價的‘指揮棒’,勢必會讓老師陷入疲憊。”曲霞指出,要建立健全勞動教育教師的評價與激勵體系,暢通勞動課教師的職業發展通道,普通高校、職業院校,抑或中小學校等都要有所考慮。”

  時代在變化,勞動教育課程也要立足時代需求、與時俱進。曲霞認為,隨著產業升級迭代,出現了很多新的勞動樣態,要讓學生看到勞動的未來圖景,讓青少年了解他們感興趣職業的演變過程。同時,要讓勞動教育符合新時代青年的志趣。“不是教師覺著勞動教育是什麼樣的,而是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尊重他們的創意。”

  在從事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曲霞尤其感覺到,勞動光榮、創造偉大這句話必須落到實處。“教育是社會大系統中的子系統,勞動教育同樣如此,如果社會不尊重勞動者,或者勞動者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待遇不能得到保証,那麼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再多,也難以有說服力,學生會認為你說的是空話。”

  在職業教育領域,勞動精神的傳承同樣不可忽略。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歐陽河認為,“職業教育門類很廣泛,勞動教育中常說的工匠精神,應該對應到不同行業門類中,在不同行業,工匠精神應具體地體現為職業精神。”

  歐陽河說,要引導社會樹立尊重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提高他們的待遇,讓他們願意從事這個職業、行業。學校教師則要起到表率作用,體現出精益求精的追求,“職業教育本身就是勞動教育,工匠精神要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不能割裂課堂和實踐的關系,要在勞動過程中滲透這種精神,而不僅是在課堂上空洞地講。”

  職業教育通過培養大國工匠,歐陽河認為,還是要做到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一視同仁、同等對待。“我們國家對職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是很頂尖的,但實際投入上依然要加強,在辦學經費上,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仍有不小的差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白毅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依環、溫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