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專家聊職教”:科學研究與職教人才培養都離不開工匠精神

2021年03月22日08:42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技能人才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近日,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人民網記者專訪多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特聘專家,探討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 (記者 何淼)材料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提起薛其坤,大家腦海中會閃現出一系列的頭銜或關鍵詞,這其中最知名的一定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2013年,由薛其坤領銜,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組成的實驗團隊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美國物理學家霍爾1880年發現反常霍爾效應133年后,終於實現了反常霍爾效應的量子化,這一發現是世界基礎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科學發現。

日前,薛其坤院士以其自身研究經歷為例,圍繞“科學研究與職教人才培養都離不開工匠精神”進行了闡述。

科學研究必須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

據了解,對於“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稱:“這是從中國實驗室裡,第一次發表出了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這一研究成果摘得了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薛其坤也憑此斬獲2020年度的菲列茲·倫敦獎和2020年度的復旦-中植科學獎等榮譽。

從2006年張首晟教授成功預言二維拓扑絕緣體中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起,德國、美國、日本等多個世界一流的研究組一直嘗試在實驗上尋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但並未有所突破。薛其坤為什麼能行呢?

“做研究必須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薛其坤坦言,很多科學研究領域重大發現的背后都離不開工匠精神。

要觀察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必須要制備出“有磁性的拓扑絕緣體”,一個簡單的名詞表述,但想從材料上實現這一點是極難的。薛其坤用一個形象地例子說明了實驗面臨的難題。“我們做這個材料就像是要求一個運動員,既能像姚明的高度,短跑運動員的速度,還有體操運動員的技巧,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

“這麼一個三不像性質的材料,給實驗物理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極大的挑戰。”薛其坤指出,主要難點來自於如何解決磁性材料的導電性將其變成絕緣等三方面。功夫不負有心人,四個團隊中的二十余位研究生花費了四年多的時間,試驗了一千余個樣品,終於得到准確的數據。

薛其坤表示,在艱難的科學探索中,鍛煉了學生的工匠精神,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職教人才培養需要大國工匠精神

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與多元化,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但究其根本則是教育與人才的競爭。我國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科技創新對杰出人才的需求從未如此迫切。同時,我國對於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從未如此迫切。

“對於杰出人才的工匠精神的培養非常重要,大國工匠精神不但體現在職業教育及專業技術教育方面,也體現在大國重器的打造過程中。”薛其坤表示,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鍛煉、打造工匠精神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不論是在職業技術領域,還是在科學研究實踐中,將每一個步驟都做到極致,這就是堅強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薛其坤最后總結。

(責編:何淼、申亞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