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專家聊職教”: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 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1年03月19日16:2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技能人才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近日,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人民網記者專訪多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特聘專家,探討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

人民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 何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擘畫了我國未來發展藍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家高質量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這無疑對教育高質量發展,尤其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圍繞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了闡述。

教育應堅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在當今世界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疊加推動下,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生態服務等逐漸成為產業發展所需的重要資源。自然資源行業的調整、轉型、變革也都朝著更加高精尖的方向變化,行業發展越來越需要復合型和集成化的解決方案。

“當前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加速推進,但是部分科學理論研究還不足,一些學科的關鍵核心技術還存在瓶頸。”談到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王焰新坦言,“解決這些重點、難點都需要教育堅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堅持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2019年出台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雖然辦學特點和形式不一樣,但是都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這些是支撐教育深層次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王焰新強調,“高素質人才供給是教育賦予未來發展無限可能的關鍵所在,也是乘勢而上搶抓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選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 (中國職教學會供圖)

職業教育發展需要提升適應性

“職業教育要在需求結合中提高適應性。”

王焰新指出,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內需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要求在快速提升。培養和造就更多大國工匠以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是職業教育首先要面臨的需要。職教發展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要在重點領域謀篇布局。

“職業教育要在資源整合中提高適應性。”

王焰新表示,職業教育作為與市場結合最緊密的教育類型,必須要加強政府統籌力度,加強頂層設計和科學引導,優化資源配置,根據區域、產業差異,堅持扶優、扶新、扶需、扶特的原則,將興奮點和著力點轉移到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以及符合新發展理念的領域和方向上。

“職業教育要在產業融合中提高適應性。”

王焰新認為,受多種因素影響,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的問題仍客觀存在,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銜接,是當前推進高素質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需求。

“職業教育要在職繼聯合中提高適應性。”

在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推進繼續教育,建立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進程中,繼續教育等其他普通教育,為職業教育搭建了人才培養的立交橋。王焰新表示,一方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突出應用去構建培養體系﹔另一方面,學歷繼續教育培養方案,要適應產業需求和行業標准,積極引入實踐課程教學,全面提升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儲備和實踐應用能力。

“職業教育要在前沿競合中提高適應性。”

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產業發展越來越需要技術工藝的革新和引領。王焰新指出,職業教育應主動對標找差距,深度參與找動力,既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也要獨立自主,集中力量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性技術上謀求創新。

“唯改革創新者勝”,要以高質量的教育應變局、破困局、開新局,用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回應發展需要、人民需要、競爭需要,推動職業教育在促進就業,適應產業,服務行業,引領業態中發揮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貢獻。談到職業教育發展前景,王焰新這樣說。

(責編:何淼、申亞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