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藝術教育成人之“美”

2020年08月20日09: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片從上至下分別為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畢業演出,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表演專業畢業作品《梅花三弄》,河北秦皇島市青少年宮小朋友表演。
  制圖:蔡華偉

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創下1071萬的歷史新高,藝考人數也創造最高紀錄,達到117萬。面對新媒體發展和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藝術教育呈現哪些新趨勢、新變化,積累了哪些有益經驗?未來,藝術教育怎樣改革?中華美育傳統為藝術教育帶來哪些啟示?怎樣傳承、發揚?圍繞大家關心的話題,本期邀請三位教育界和藝術界專家進行探討。

——編  者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

如何擁有“藝術的眼光”

學校和家長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藝術素質培養。據統計,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65%的學生參與了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一項調查顯示,小學3年級以下的學生第一培訓科目是藝術,多數家長更青睞給孩子選擇藝術科目作為基礎培養。

中高考改革推出綜合素質評價,藝術評測明確進入考核范圍。教育部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明確為五項: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與社會實踐。

可以說,藝術人才培養已經實現了全過程覆蓋,藝術教育呈現繁榮發展勢頭。

藝術專業教育不斷強調基礎文化水平,加強通識教育。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疫情下的藝考新政策。這一政策是藝考政策的延續。去年12月,教育部就對藝考政策進行了大幅調整,主導思想是,大幅壓縮需要進行專業測試的藝術專業,全面提高文化課要求,同時大幅壓縮有資格獨立舉辦專業測試的學校。目前除藝術類專門高校外,僅有30余所綜合院校具有舉辦獨立校考進行專業測試的資格。

這一政策的調整,一方面是為了最大程度保障高考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則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提高藝術人才的文化知識水平。藝術類院校要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創造能力的藝術人才。扎實的文化功底,是藝術人才走得更遠的基礎。

藝術教育正全面走向通識化。近年來,很多藝術類院校在大學一年級不開設專業課,而是將藝術基礎和人文素養等通識教育課程作為基礎課,計算機與編程也成為一些學校音樂、設計等專業的基礎課。事實上,很多藝術人才都有著扎實的文化素養,甚至是跨學科、非科班出身的學歷背景。比如電影《大魚海棠》導演是清華大學熱能動力專業學生,《流浪地球》導演曾就讀法學專業。

普通高等教育增加藝術類課程,藝術教育走向大眾。藝術在對創新思維的教育與開啟方面有著重要價值和特殊意義。伴隨學科的交叉融合,社會對復合人才的需求日趨增強。

今年,經教育部批准,全國共新增藝術類招生本科專業191個,分布在152所高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非藝術類高校。非藝術類高校越來越重視藝術素養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廣泛開設藝術專業與交叉學科,並在此基礎上大規模開設了藝術類選修課。

清華大學新雅書院設置交叉專業,如創意設計與智能工程專業,培養跨學科創意人才,畢業生授予工程和設計雙學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專門設立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中心,促進科學與藝術的碰撞與交融﹔北京工業大學開設藝術設計學院,力圖使學生“睜開自己純真的設計之眼”,學會“用藝術設計的眼光看世界”……

藝術教育對人的塑造非常重要。腦科學研究表明,相比數理化等科學訓練,藝術對大腦訓練的區位與功能不同。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在藝術方面造詣很深。愛因斯坦的小提琴可達到專業水平,地質學家李四光曾創作我國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深耕農田的袁隆平院士將拉小提琴視為終生愛好……

藝術為人的畢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創造力。美學家朱光潛認為,無論學哪一科專門學問,干哪一行職業,每個人都應該會聽音樂,不斷地讀文學作品,偶爾有欣賞圖畫雕刻的機會。從這個角度看,我更願意強調藝術教育的基礎性。正如美術教育家吳冠中所言,“科學探索宇宙之奧秘,藝術探索感情之奧秘,奧秘與奧秘間隱有通途”。把握好藝術教育的“專業”與“通識”,就是不斷探索藝術教育的“通途”,既要培養有扎實文化基礎的藝術專業人才,也要引領更多人以藝術的眼光,欣賞和創造世間的美好。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關玲——

實踐教學要站在前沿

選拔藝術人才,需要一定才藝,而不僅限於才藝。近年來,藝考出題不斷突破“套路”,摒棄匠氣,發掘靈氣,側重考察學生的藝術表現力、感悟能力和綜合素養。從生源階段選擇對音樂舞蹈、聲台形表等藝術語言有敏感度和審美力的學生,再通過教學,培養藝術創造力。

實踐教學,是藝術教育的重要方法和載體,是藝術認知、技藝習得、思維養成的最好途徑。目前,藝術類本、碩專業的培養計劃中,除社會實踐外,還有以實踐為主的課程教學和特色項目教學。它和藝術人才培養目標密切相關、與培養內容環環相扣。

比如,編劇專業的觀察實踐練習。有年秋天,我們乘車前往香山,一學生寫道:柿子紅了。一周的香山之旅后,他改為:柿子叮叮當當地紅了。“叮叮當當”,不僅說明柿子次第變紅,有時間歷程,同時為畫面增添了聲音元素。這是從觀察實踐中生發的藝術修辭。去年,為創作脫貧攻堅題材微電影,編劇專業組成小分隊去雲南省的一個寨子採風。回來后,有同學將一開始不願吃苦勞動、后來在村支書幫助下致富的小伙子寫得活靈活現。村支書讓他種一畝地,他說:“一畝不成,我種一分。”村支書說:“那六分?”他笑瞇瞇擺擺手,“不不不,就一分”……為一分地討價還價的場景讓人忍俊不禁。如果沒有採風,同學們不知道“一分地”的概念,無法體會一個人從不願勞動到自願勞動的思想轉變,也就沒有生動的藝術表達。

實踐出真知。藝術教育如果缺乏實踐,無疑是紙上談兵。實踐教學是通過藝術行動完成的思想、情感表達的階段性訓練,要有層次、科學地展開。

實踐教學要注重專業交叉、團隊協作,提高綜合性、互動性。為培養跨專業、復合型人才搭建平台,不少高校都進行了有益探索。如北京電影學院組織學生聯合拍攝創作、中央戲劇學院推出畢業大戲、中央音樂學院推出畢業音樂會。

中國傳媒大學每年組織大四學生進行“聯合實習”,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合作完成一個藝術項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需要完成項目策劃,建立不同團隊,籌集分配資金,分析創意實現途徑,制定可行方案。在實踐課程和項目中,教學相長、課堂“翻轉”。集中進行創意討論、答疑討論、任務分解與驗收,由學生直接推動進度和方向。

實踐教學要站在藝術的專業和技術前沿,調動學生的創造性。藝術教育要和與時俱進的創作理念、設備技術並肩而行,實踐教學模式並非一成不變。在創作中強化前沿思考、攻克細節難關,實踐教學才行之有效。

2018年,我們帶領學生創作了沉浸式晚會《52赫茲的鯨》。在舞美和音響構建的“大海”中,場景環繞帶來了全新的敘事模式和視角。美術系師生創造性地綜合歷史資料和影視作品中的典型場景,運用新技術完成了以四合院為原型的微型雕塑《記憶》。巧思在細節中:冬儲大白菜的菜葉用宣紙染色而成,以輕質黏土做白菜心,再將一片片菜葉按真實生長貼上去。這個作品參加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並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實踐教學要觀照現實、服務社會,建立更宏闊的視角。文化傳承、藝術創新、現實觀照,是藝術教育的應有之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傳媒大學2020春季在線課程《電視文藝晚會創作》通過8周的課程指導,制作完成“青春記疫——大學生在行動”主題雲晚會,全國20余萬學生在線觀看。學生們經過66個日夜的努力,將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的感人事跡用音樂劇、歌曲、舞蹈等藝術形式呈現了出來。對於他們,這次實踐不僅僅是藝術創作技能的提高,更是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全面提升。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劉成紀——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手段。基於藝術的審美教育,讓人於藝術境界中得到精神的洗禮與超越。從美育和美學角度,可為藝術教育實踐帶來些許啟示。

中國具有深厚的美育傳統,在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中起著重要作用。自古以來,人們便認為,教育能給人心靈深處帶來改變,即“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自西周周公制禮作樂始,以“尚文”為標志的禮樂傳統得以延續,相關的文化被稱為禮樂文化,早期主要指禮教和樂教。所謂禮,包括禮儀、典禮、禮器等層面,是行為的雅化或藝術化﹔所謂樂,包括詩、樂、舞,本身就屬於美和藝術。春秋時期詩從樂中分離出來,分化為詩教、禮教和樂教三種形式。這種教育被統稱為“文教”。中華文明延綿數千年並長期保持優勢地位,依靠的正是這種以美和藝術為本位的人文教育。

中國歷史上的審美教育,是貫穿於個體和家國天下的整體“教學方案”。它隨著時間推移有所變化,但重視人格教育、教養內化的方法一直被保留下來。“潛移默化”“陶冶性情”“怡情養性”都是具體體現。它立足於個體的人格養成,向培養家國情懷的方向延伸。比如,在個體層面,崇尚“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將“文質彬彬”作為君子的應有風儀和人格表征﹔在家庭層面,崇尚詩禮傳家,認為詩與禮的教育可以培養良好家風﹔崇尚“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將對世界的願景以美來象征。借古鑒今,從中華5000年文明史留下的美學遺產中汲取養分,這意味著當代藝術教育除了培養技藝、陶冶性情,更要在價值引領層面指向家國天下這些更宏闊、深遠的目標。

美學是綜合學科,具有人文性、開放性、包容性和跨學科的特點。藝術教育、自然美育、社會美育都屬美育范疇,這從另一個側面凸顯了藝術教育需要重點關注的三個維度。教育者應意識到課堂藝術鑒賞、教學的局限,讓學生真切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真,有必要讓學生既“讀萬卷書”,又“行萬裡路”。

同時,按照現代學科建制,要補齊藝術教育的哲學和文學短板。在我國現行的學科分類中,美學是哲學的二級學科,但它同時也存在於大學的文學和藝術專業,三者分別被稱為哲學美學、文藝美學和藝術美學。鑒於我國目前的審美教育主要指藝術教育,這項教育所應具有的理論高度和人文深度,因哲學和文學的缺席還存在一定缺失。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打破美學內部的專業壁壘,形成相對完整的美育體系,將是考驗我國未來藝術教育能否發揮更大效能的關鍵。(記者 王 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0日 20 版)

(責編:李依環、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