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江蘇大學:將科研種進田間地頭

2020年08月18日09:2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江蘇大學:將科研種進田間地頭

  作為一所涉農高校,以農民急需的技術服務需要和地方農業生產實際問題為科研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他的使命和責任。多年來,江蘇大學始終圍繞我國農業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強涉農領域機構、成果、技術向一線轉化應用,在兌現為農服務承諾上從不馬虎。

  8月15日,在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庄村越光米種植基地裡,一台“嘴”更寬、“腳”更細、體重更輕的嶄新4LZ-6.0型智能化再生稻聯合收獲機正歡快地上演著它的“首秀”,爬溝、過坎、收割、脫粒……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十分利索。

  說起這場“首秀”的緣由,還是源自去年10月江蘇大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現場,農業工程學院收獲機械團隊向農業專家趙亞夫許下的一份承諾。

  再生稻,是一種新的水稻種植模式,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隻割下稻株上約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讓其再長出一季稻子。由於在原有的根系上再次生長,大約2個月后水稻便可成熟收割,即實現“一季水稻、兩次收獲”。

  去年,基地100多畝越光再生稻長勢喜人,但卻遇到了收割難題。“用普通水稻收割機收割再生稻,碾壓率高達40%∼50%,田裡的稻子糟蹋得厲害,嚴重影響了再生季產量。”當聽說江蘇大學新研發的再生稻聯合收割機在湖南試驗反響熱烈、獲得一致好評時,趙亞夫立即設法聯系學校相關團隊。

  “我們從三年前就開始研發這款收割機,去年趙老在網上看到我們在湖南試收的新聞,連夜打電話說他很需要這個機器。”得知趙亞夫的需求,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教授李耀明隨即前往戴庄現場進行對接,並立時承諾爭取把再生稻聯合收割機在今年8月頭季收割時送到戴庄,幫助越光稻產量進一步提高,增加農民收入。

  時隔一年,團隊進一步將割幅加寬、履帶收窄,今年如約為越光再生稻“量身定制”了一台智能化再生稻聯合收割機,並成功將其送到了戴庄地頭。

  “轉彎半徑有點小!”“這個沒問題,我們馬上調后台數據。”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研究員徐立章通過與現場操作機手交流,隨時調整后台參數。據他介紹,普通收割機割幅2.2米,團隊加寬到2.8米,履帶也設窄40厘米。目前該機械碾壓率在25%左右,較普通收割機降低了一半,可實現再生季產量提高20%∼25%。同時,該機械還加裝智能化設備,智能化程度很高,具有操縱電氣化、割台高度自動調節以及前進速度自動控制等作業性能,大大提高了收割的精准度和收獲率。

  經過兩年試種,戴庄村如今再生稻面積已擴大到380畝,兩季越光稻畝產也能夠達到1000多斤,農民每畝可淨收近3500元,較從前增收了1000多元。“產量上來了,農民增收了,我們選擇部分讓利給消費者,價格由過去的30元降到了如今的15元,批發甚至更便宜。”想到越光稻市場逐漸打開,趙亞夫笑呵呵地說:“未來繼續與學校等各方加強合作,相信能夠幫助更多農民和消費者享受到農業科技創新中的便利和實惠。”

  面對趙亞夫新的期望,李耀明信心十足:“目前,該機械處於試驗階段,還可進一步改進。未來一方面還可加強與農藝的結合,通過寬窄行栽培方式,最終實現零碾壓﹔另一方面還將繼續提高智能化水平,採用自動導航、自動對行等先進技術,來滿足再生稻的收獲。”

  在江蘇大學,像這樣誕生於“田間地頭”的農業科研合作項目很多。

  同一時間,在鹽城射陽,農業工程學院賈衛東團隊的博士周慧濤等三個年輕人風塵仆仆地趕到蘇墾農發臨海農場,他們熟門熟路地來到田邊,挽起褲腿,赤腳走進水田,放置試驗設備,對研制的噴杆噴霧減藥增效關鍵技術及裝備進行試驗﹔在常州,魏新華團隊的10余名科研成員則分散在各個試驗場做著農藥自動配方混藥裝置試驗、全自動導航無人駕駛農機空跑調試……學校眾多涉農專業科研團隊在農村基層的時間,比在實驗室裡的時間還多,這也使得他們的科研更加貼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需求,能夠真正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好參謀和好幫手。(鄭晉鳴)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