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智能化時代,學生需要怎樣的勞動

姚華鬆
2020年04月08日09:0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近日,中央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乍一看,不免驚詫,我們不是早步入以機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為主要特征的21世紀了嗎?提倡勞動教育,學生需要從事怎樣的勞動?

我不禁想起兒時的情形: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放學后,我的身份就從學生轉化為家裡的勞動力,放下書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飯。學校每個月都會組織我們去十多裡之外的山裡摘茶葉,農忙時節去老師家裡幫忙割麥、扯花生等。到了初中,每周三下午是固定的勞動課時間,每位同學回家取鋤頭、土筐等,在學校旁的山坡挖土和挑土。這些勞動實踐是我重要的農村記憶,讓我了解農村的生產與生活過程,體驗了勞動的艱苦與價值,理解了父母的付出與不易。

勞動是我最痛苦也是最重要的“鄉愁”與童年記憶。勞動很早就賦予了我一個勞動力(workforce)的身份,而不是鄉下的兒童。

反觀現在,在以學習成績為主要評價指標的應試教育模式主導下,大部分學生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文化課學習上,少部分學生沉溺於電子游戲而無法自拔,還有一些學生倚靠家長提供的優越物質條件坐享其成。

哪怕是農村孩子,很多也不知道他們吃的各種食物是怎麼來的,更說不出各種農具的准確名稱。城裡的孩子被封閉在知識的“象牙塔”裡,終日忙於課堂學習與課外補習。大學生除了專業學習外,還忙於考駕照,參加有附加學分、獎學金傾斜的功利性社會實踐,卻鮮有機會與城市發生實質性關聯,很少參與城市的發展與建設,不了解城市生產與運轉邏輯,談不上是城市真正的“主人”。

概言之,在現行教育模式與人才培養目標下,勞動被嚴重遺忘,學生普遍缺乏勞動鍛煉與勞作實踐,家長、學校和社會不重視勞動,與城市和鄉村脫節,與真實的生產和生活脫節。

怎麼辦?回歸“勞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述問題。

對於成長在鄉村的學生來說,可以聘請熟悉鄉村的能人、掌握鄉村傳統技藝的工匠,擔任鄉村學校勞動教育導師,帶領學生們參與農業生產實踐,了解當地農作物的育苗、施肥、生長、成熟、收割、加工與銷售等過程,系統講述鄉村瀕臨失傳的技藝,在此基礎上編寫特色鄉土教材,讓鄉村學生真正認識、了解和熱愛鄉村。各學校開辟鄉村文化展示區,用於展示鄉村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鄉愁”根植於學生的內心深處。

城裡學生可以參與城市的公共衛生與環境治理、交通疏導等項目,讓他們有機會熟悉城市治理過程,理解城市治理邏輯,成為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參與者與見証人,從而培養他們的責任心,提升他們的公民意識,增強他們的城市認同感與歸屬感。

對於城市學生不了解農村生活,農村學生不了解城市的情況,可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推進城鄉校際互動,開展城市和鄉村學校“結對子”活動,讓城裡學生深度參與農村的生產與生活實踐,感受傳統鄉村魅力﹔讓鄉村的學生體驗現代都市文明,從而消弭城鄉分割,加速城鄉的互動與融合。

我特別欣賞台灣東海大學把“勞作課”作為全校學生必修課的做法,該校上至校長,下至大一新生,都有每學期清潔宿舍與教室、整理環境衛生、打掃廁所等20余項工作的義務。“勞動”“勞作”的本質是將學習與勞動並重,治學與做人並舉,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節儉勤勞的美德,在勞作中修己善群、服務社會、健全人格,通過勞動建構人與地方的緊密關系,根植地方依戀與歸屬感,在體驗勞動艱辛的同時感知勞動帶來的快樂。

(作者系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