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聚焦創新研究 中國高校不斷向前沿開拓

2020年03月31日10: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高校不斷向前沿開拓

  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高等教育成就矚目。一代代高等教育工作者重視學科建設,聚焦創新研究,在前沿領域不斷取得突破,讓大學成為科研進步、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水聲學就是要對水下聲波的發生、傳播和接收進行研究和應用,打造水下的‘千裡眼’和‘順風耳’。人類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經略海洋甚至保護海疆,都離不開水聲學。”一說起水聲學,今年63歲的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教授楊德森就打開了話匣子。

  目前,我國水聲學研究已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楊德森說,我國水聲學研究從無到有、實現“彎道超車”的發展軌跡,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他回憶,上世紀50年代,他的老師楊士莪院士在國外留學,大學裡的水聲實驗室不對中國學生開放。核心技術不能靠“化緣”,一定要靠自己的高校擔起責任、研究攻克。“老一輩水聲人就是在基礎相當薄弱的情況下,編寫教材、培養人才,辦起了新中國第一個水聲專業,填補了我國在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楊德森說。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興專業怎麼建設?如今,在諸多科技創新領域中,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盧策吾研究的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方興未艾。去年,教育部批准全國首批35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上海交大是其中之一。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老師們採取全新的“AI+X”培養模式,與計算機、數學、物理、醫學等學科交叉融合。學生既能聆聽來自企業的導師授課,也有到海外游學交流的機會。成績優異的還可以直升與國外頂尖大學聯合培養的“吳文俊人工智能榮譽博士班”。

  學科實現由弱到強的發展,離不開培養專業創新人才。楊德森介紹說,改革開放初期,出國留學熱興起,水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選擇留校讀研的很少。楊德森與其他老師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經過努力,留下了當時每個班近半本科生在本校攻讀研究生。

  哈工程一直重視海洋學科和人才梯隊建設。“沒有人才梯隊培養,就不可能實現核心技術突破。而培養人才,有賴於國家對高等教育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投入不斷加大。”楊德森說。

  從出國潮到回國潮,轉變正在發生。盧策吾說,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以前中國幾所頂尖高校最優秀的本科畢業生,幾乎全數出國留學﹔如今有不少學生選擇留在國內深造,還有美國名校本科生申請到他的實驗室來實習、參與科研。在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許多大學生從一年級起就有機會跟隨導師參加科研。這樣的人才培養和學術能力訓練機制,是比較少有的。

  “我們要在國內打造出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也要吸引和培養全世界最頂尖的人才。”盧策吾信心十足。

  “高校也要聚焦前沿,力爭在‘卡脖子’的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楊德森說。在團隊努力下,矢量探測等技術相繼被攻克。目前哈工程的水聲科研方向更精更細、基礎性研究走深走實,“隻有這樣堅持下去,才能發揮高校在核心技術突破中的主攻手作用,才能更好保護國家的萬裡海疆。”楊德森說。

  回顧近些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發生的巨大變化,盧策吾十分感慨。他認為,未來的大學會逐漸成為科技創新的動力引擎,也會進一步助推經濟和社會發展。

  “高校的科技創新水平,和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以前我們在基礎研究領域做的大多是跟隨性研究,正像不少中國企業當年隻做來料加工、承接產業下游一樣。現在國力增強,企業和社會足以支撐,也呼喚大學和科研機構突破‘無人區’,做從‘0到1’的原創性研究了。”盧策吾認為,從更宏大的角度看,中國不會永遠做科技創新的消費者,而是會開拓新的知識增量,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盧策吾說,不論科學研究還是人才培養,如今他關注的不是發多少論文、拿多少經費、做多大規模,而是原創程度有多大,對中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了多大貢獻。招收研究生時,他還會注重學生在專業領域的想象力,“中國需要做從‘0到1’的創新研究,需要有創造力的未來人才。”(人民日報記者柯仲甲 姜泓冰)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