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武漢高校畢業生有三盼

2020年03月23日08:2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如果沒有這場突然襲來的疫情,按照年前的找工作計劃,王悅現在應該剛剛參加完廣州一家傳媒集團的第二輪面試。可不久前,她接到對方的通知,“面試推遲舉行,目前還不能確定時間”。

王悅是武漢一所985高校新聞學院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去年秋季招聘開始后,她就給十幾家企事業單位投去了簡歷,“受疫情影響,可能招聘單位的流程滯緩,目前隻有兩三家反饋”。

至今還阻隔在湖北隨州老家的王悅,正在復習備考省選調生和公務員考試,“多一手准備,就會多一點希望”。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人。

連日來,記者在武漢多家高校採訪,傾聽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心聲。

一盼招聘崗位多起來

“過完年,招聘需求縮水了。”這是陳偉最直觀的感受。

他是武漢市一所211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四學生,家在河北滄州。去年年底結束研究生考試后,他做了兩手准備,應聘上山東青島的一家國企崗位。由於時間較為充裕,目前,在寫畢業論文之余,陳偉在線上協助學校就業處老師負責就業信息員工作。

陳偉注意到,往年這個時候,正值春季招聘,不少企事業單位會聯系就業處,在學校就業官網上發布相關招聘信息。“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疫情期間就業網站上發布的招聘信息減少了一半”。

而不少定於春季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也因為疫情不得不取消,無形之中加劇了“校園招聘空中雙選會”的競爭。

線上招聘還未正式啟動前,武漢一所理工類高校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2017級研究生李昆就一直盯著網上各種渠道的招聘信息,每天刷一遍企業官方網站、招聘軟件,記錄線上雙選會的時間節點。

李昆說,去年秋招時,不少跟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的崗位尚有空缺。可今年3月以來,他發現與專業對口的崗位招聘人數明顯下降。

放寒假前,李昆就在學校收集完了畢業論文所需的實驗數據。目前,在河南信陽老家,他一邊整理資料寫論文,一邊在線上找工作。他投了近10家公司,大多都是安全管理員、建筑單位的安全員、設計院的研究員等職位。投完簡歷,基本上在兩天內就會有人聯系他,其中近一半收到了面試通知。“自己的專業找工作並不難,但找到心儀的還是比較有難度。”

眼瞅春招進行了一半,心儀的工作還未找到,李昆的壓力驟然增加。為了做足准備,有空時他就將之前做過的幾個科研項目進行回顧,打開手機攝像頭,模擬視頻面試問題,“還是希望工作崗位多一些,自己能夠順利地找到一份比較心儀的工作”。

3月7日,陳偉所在的高校招生就業處聯合一家校園招聘網站舉辦了“2020春季校園招聘空中雙選會”。記者查看了這家網站,這場“空中雙選會”對外數據顯示,招聘企業有296家,招聘職位1823個,參與人數1.7萬人,將持續到3月31日。

在這家校園招聘網站上,記者看到與陳偉所在高校同時期舉辦“空中雙選會”的還有武漢的一所985院校,這場“空中雙選會”對外公開的數據顯示,招聘企業有594家,招聘職位3911個,參與人數5.1萬人。

一位大四畢業生希望,疫情不要影響企業的招聘規模,用人單位能多給畢業生一些展示的機會。

二盼線上面試包容多一點

在採訪中,一些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反映,在網絡求職中,信息溝通不如線下通暢。

李昆說,以前學長的經驗,可以及時在雙選會上與用人單位互相反饋信息、跟同學一起分享交流招聘信息。而如今在家的他隻能盡量憑借一己之力去搜集大量的企業資料,線上投遞簡歷后無法快速收到回復,甚至不清楚企業是否會查看。

一位正在求職的研究生認為,受疫情影響,在目前開始的各大線上雙選會中,求職信息扎堆兒投遞,用人單位的招聘流程又受疫情影響滯緩,故而降低了招聘效率。

李昆覺得,網絡看似信息發達,但與線下招聘相比還是有一定區別,需要適應新的變化,“線上求職,了解信息的渠道靠個人。在學校,同學們在一起交流,觸角更廣泛,信息的規模效應集聚。”

由於平台和網絡信號等原因,視頻中的卡頓也讓一些畢業生感到困擾。

李昆的校友、2016級材料與冶金專業王世豪在視頻面試某家企業時,和另外兩人一組,同時面試,話說到一半,有一個同伴突然掉線,打斷了面試。王世豪隻能和另一位同伴把觀點先說完,而后按照面試官的要求下線。“網絡稍有卡頓,對面試就很有影響,面試官說話,可能就會因為延遲聽不清”。

疫情暴發前,一家財經類高校研三學生李明投了30多份簡歷。從2月開始她又在網上投了10份左右的簡歷。她認為:“線上筆試、初面和復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面試時隻能看到彼此的臉,不能看到所有的面試官,無法根據面試氛圍和主考官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體現不出個人綜合水平。”

李明也認為設備故障、網絡中斷等對求職有一定不利影響。“有的軟件隻能允許4個人在線視頻,而本人並不知道本次面試會有幾個面試官,這就需要臨時更換其他的App。”

雖然現在沒有收到0ffer,但李明仍然在積極地找工作,她希望企業對2020應屆生給予政策傾斜,多提供一些崗位,減少一些限制性條件。

三盼相關畢業服務細一點

王世豪說,可能因為疫情推動了在線教育,行業也正好缺人,最近他很順利就通過了一家教育集團武漢分公司的面試,應聘上了初中數學的助教。

長時間跟同學一起關注和討論就業問題,王世豪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在他看來,疫情對就業帶來的影響,要看到困難也應該看到新的希望,短期內生產制造行業、餐飲、旅游、服務業受到很大沖擊,但是醫療、公共衛生、應急保障還有遠程教育、網上商務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對王世豪而言,現在最大的困難是,可能無法如期提交畢業設計,“最怕上班的時間到了,還不能正常畢業”。

在家中不像在實驗室,有的選題方向,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需要老師的指導,不然做到一半發現自己無法完成,就來不及了。在家中問老師,始終沒有在學校問得透徹,也不方便。

武漢一所獨立學院新聞專業大四學生徐嬌,去年10月中旬,面試了幾家和新聞專業對口的公司。經朋友介紹,與一家從事影視后期的公司簽訂了實習協議,公司總部在湖北鄂州。疫情突發,她的實習也被迫中斷,急匆匆准備從武漢中轉回內蒙古老家的她,因為武漢封城,被困住了。她便計劃開學之后,先回學校完成自己畢業論文的答辯,再做下一步打算。

疫情對正在寫論文的畢業生而言,也帶來不小的沖擊。

武漢某985高校研究生張君的畢業論文,原定於2月給導師上交初稿,可疫情阻隔長期在家裡,寫論文常常無法靜下心來,而且很多資料的查詢也相對麻煩,直到前幾天才上交給導師。

導師反饋:“寫的不好,還需要再修改。”畢業論文和面試需要同時准備,這讓張君覺得有些身心俱疲。

“畢業論文,對於文科生而言,在家寫,還能想辦法克服困難。對於理工科需要做實驗得數據的同學而言,就特別棘手。”張君的一位朋友是武漢一所985院校機械專業的博士生,他向張君吐槽,由於數據隻能在學校實驗室取得,可現在又禁止返校,在家裡快兩個月了,論文所需的數據任務一項都沒推進。

張君也曾注意到,教育部在2月12日提出,適當延長擇業時間。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后再及時辦理就業手續。但是延長到什麼時候,

他咨詢過學校的輔導員,目前也不知道具體的安排。輔導員也擔心,即便求職成功,如果不能如期畢業拿到畢業証,同學們可能會面臨無法按期入職或被裁員。

張君期待疫情能早點結束,也希望學校對於畢業期限能夠更明確一點,好給自己一個心理預期,倒逼自己的時間安排,“畢竟大多數人一起離校才感覺是真正的畢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悅、陳偉、李明、張君、李昆均為化名)

胡林 吳金偉 記者 雷宇

(責編:何淼、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