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學為中心 三通合力”的大思政育人實踐

楊才林
2020年03月19日16:4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樹人”的系列總要求,尤其是去年“3·18”重要講話為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核心是培養一流人才,關鍵是“以本為本”。一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這個重要講話,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以本為本”,進行了“學為中心 三通合力”的大思政育人實踐。

“學為中心”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設計,“三通合力”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課內外實踐、方法手段三個層面做通,構成強大合力,大思政育人。

一是課堂教學層面以“四個打通”實現整體性。即:打通本碩博三個學段的思政課,構建一體化專題教學群,發揮專題教學的優勢﹔打通教材、案例與原著,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打通校史、軍工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發揮問題式教學的優勢﹔打通學校課堂與社會課堂,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發揮思政課作為中國特色文科課程高級學習策略的優勢。

本著一體化思路,實行跨教研室備課,集體攻克專題教學群難題。為避免本科碩博三個學段思政課教學內容的重復,通過跨教研室集體備課,明確各門課程的邊界與重點。通過各教研室協調合作,以思政課整體性為出發點,實現教學內容的螺旋式上升。開課之前“會診學情”,形成專題教學共性設計,再進行個性化備課。學期中間“追蹤學情”,及時解決教學中產生的新問題。期末考前“反饋學情”,圍繞考試問題研討對策。在“學為中心”的理念引領下,注入延安根、軍工魂等精神文化資源,注重以杰出校友和院士的光輝事跡作為案例,將校史、軍工史、中國近現代史融入統一的教學內容體系,增強學生的紅色基因傳承。鼓勵學生自我教育,把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接受變為創造,由單向變為多向,注重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講師團年級匯講”就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自2009年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九屆匯講,學生以專題演講、問題辯論、微視頻展示等形式呈現思政課的學習結果。

二是課內外實踐層面以“六個貫通”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即:思政課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貫通、與學生黨建工作貫通、與校史校情教育貫通、與社會實踐貫通、與創業創新貫通、與課程思政貫通。

為了實現“六個貫通”,學生、思政課教師和學校之間的充分了解非常必要。思政課教師請優秀輔導員作報告,思政課教師擔任軍訓輔導員和班主任,以全面了解“學情”。思政課教師為學生講黨課,擔任學生黨支部和社團的理論導師、擔任學生課外學術競賽的指導教師,使學生充分了解“黨情、國情、世情”。思政課教師到學校職能部門挂職,與學校各黨支部進行理論交流,以深入了解“校情”。思政課教師參觀校史館,採集校史案例融入教學,向學生進行校史校情教育。思政課教師扮演“協調人”角色,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思政的貫通。尤其是思政課教師做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教師,是學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綜合體現。學校思政課暑期社會實踐具有“制度化、基地化、專業化、國際化”特色。“制度化”指“兩級管理、全員參與、全程指導、答辯表彰”的制度﹔“基地化”指建立穩定的校外社會實踐基地﹔“專業化”指組織學生到軍工企業考察﹔“國際化”指思政課“國外體驗式社會實踐”,由思政教師帶領學生組成調研小組,到外國體驗調研三周,對比各國文化和國情差異,深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四個自信”。

三是教育教學方法手段層面以“四個融通”提升課堂的吸引力。即:融通思政課與信息技術,建設智慧教育平台,研發嚴肅游戲和VR教輔系統“重走長征路”﹔融通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實現數據收集管理的新探索﹔融通學校資源和學院資源,建設思政課專用智慧教室﹔融通大學生的新媒體技術優勢與思政課學習興趣,利用手機制作微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以“北京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示范點”為平台,針對思政課程教學內容涉及面寬、教材內容有重復,教師研究領域有局限、學生需求有層次等現狀,以教學專題群為基礎,實現不同課程授課教師之間的交叉﹔通過“產—學—研—用”融合發展,以學科為依托,發揮教師學科專業優勢互補,針對教學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吸納相關人員集體攻關,形成“課內與課外互通、線上與線下互聯、虛擬與現實互補”的三維立體框架。

經過實踐,學校大思政育人格局有了內涵豐富的“四大兼顧”:以“教得好”為主,兼顧“學得好”﹔以知識體系傳授和價值觀塑造為中心,兼顧思維方法訓練﹔以紙質考核為主,兼顧微課作品考核和“APP”考核﹔以課堂教學為主,兼顧海外實踐等多種形式。這些探索實踐,增強了大思政育人課程的吸引力,引起媒體關注和同行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獲得感﹔彰顯了團隊的協同創新能力,提升了團隊的影響力,帶動了卓越大學聯盟、延河九校聯盟、協同創新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體現了以首善標准鑄魂育人的時代擔當。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

(責編:孫競、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