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勢在必行

史根東
2020年02月26日12:3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在當前形勢下,有必要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三五”教育規劃要求,在已經確定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戰略主題基礎上,進一步將生態文明教育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共同作為實現國家2035教育現代化規劃的戰略主題,並盡快融入教育全過程。

首先,在高校與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通過網絡和有線電視錄制優質課程資源,組織指導學生在家學習的特殊階段,重視從國家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及未來需要的高度著眼,將尊重生命、尊重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綠色餐飲與綠色出行、低碳簡約行為習慣、可持續生活方式、防災減災、生態社區、生態環境、生態公民、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城市與鄉村建設、應對全球變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等既具現實意義又具長遠意義的專題內容滲透與充實進各個學科課程。同時,也要注重指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自主探究,開展教師-學生、家長-學生、學生-學生互動互助與合作學習,並在學習中更新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關注實際問題並努力提出解決方案等。各級教育科研、教研與進修部門有必要在更新課程內容、更新教學與學習方式及更新教師培訓形式等方面開展創新研究並提出實用性建議,指導校長教師編寫以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為主題的簡易性學習讀本、手冊、視頻資料,有效豐富中小學生的線上線下學習內容。

20年來北京等部分省市的實踐經驗表明,正是接受過較長時間的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教育,不少實驗學校學生在身心健康、文明習慣養成、綠色餐飲、參與生態社區建設等方面,確實頗有良好表現,受到家長和社會人士的良好評價。

同時,也需要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 “注重以德為先,注重全面發展,注重知行合一”系列基本理念指導下,以嚴格遵守各級政府和疾控中心系列要求並做到自愛、自律、自護、自強為基本行為規范,進一步明確指導與激勵廣大青少年個人,形成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要幫助他們明確無誤的認識到,今天做到自覺轉變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奉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不僅影響著抗擊病毒與戰勝疫情目標的早日實現,而且更加關系到每個人可持續地健康生活,可持續地享有幸福人生,也更加關系到可持續地建成美麗中國,可持續地實現太平盛世。指導學生形成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培養新一代生態公民,理應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育人使命的新定位與新涵義。

許多地區的實踐經驗顯示,在基礎教育領域加強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教育,能夠特色鮮明地創新學校課程與推進課堂革命,深化與擴展素質教育,產生幫助學習者提高學科學習質量和核心素養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優質品牌學校建設的良好效果。這正是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時代需要的嶄新教育,也是體現國家教育現代化2035目標要求的新型育人范式。這一卓具創新價值的成功經驗十分值得在更大范圍內加以傳播。

接著,還需要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學科教學與研究及專家優勢,大力加強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基礎和應用學科研究,其關鍵專題包括生態文明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公民、生物多樣性、病毒與疾疫、疾疫防控戰略與策略、疾疫防控創新技術、疾疫防控地區與國家合作、國民科學文化素養、地區可持續發展規劃等。廣大專家學者要學習與發揚鐘南山院士及其團隊的擔當精神與創新精神,在不間斷自身已有研究工作的同時,發揚“把論文寫在中華大地上”精神,盡最大可能結合各自專業為抗擊病毒與戰勝疾疫、以及后續推動國家與全球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進程多出研究成果、積極建言獻策,做出具有應用與創新價值的貢獻。有必要將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充實進職業教育院校,豐富產教深度融合內容,創新各類綜合應用人才的育人模式。

教育領域專家學者有必要在堅決克服實際存在的學科成績第一、應試第一、升學第一等弊端方面開展攻關研究,引導與激發廣大教育工作者加快完成從教書者向教書-育人者轉變,從隻對學習者在校期間負責向更對其終生可持續發展負責轉變,從隻關注提高學習者學科成績向同時關注指導其關心國家與人類可持續發展未來命運轉變,從單一文化知識工程師的職業發展定位向更具高尚品位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職業理想方向轉變與升華。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又一關鍵時刻,醫學與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專家學者與所有知識分子的共同神聖使命是:以成千上萬醫務工作者為光輝榜樣,用卓具擔當精神與創新價值的工作成果,在引導中激發,在激發中促進,在促進中改變,讓越來越多國民的體魄更加強健起來、舉止更加規矩起來、情趣更加高雅起來、生活更加簡約起來、思維更加深邃起來、斗志更加昂揚起來、境界更加高尚起來、力量更加凝聚起來。

抗擊疫情已經將全中國變成了一所學習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大學校。從病房到家庭,從飛機到火車,從鄉村到城市,從商店到辦公室,從公交車到社區監查崗,處處時時都成了學習的課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每個人都成了這所學校的學生。可以相信,隨著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積極發聲、傳道授業並引導實踐的前進方向,這所大學校一定會結出“桃李滿天下”的碩果。值得展望的是,這場氣壯山河的總體戰勝利會師之際,一定是這期以“學會可持續發展”與“走向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全民終身學習大學校全體學員合格結業之時。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全國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