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心理畫像可調節情緒緩解壓力

2020年02月20日10:05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心裡忽上忽下,每當看到求助信息時,就很想哭。”武漢大學留校學生李小小告訴記者。在疫情的壓力之下,如何精准疏導,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專家建議,運用心理畫像,可以為大家調節情緒、緩解壓力。

心理畫像是什麼?它如何准確描摹出人們的心情起伏?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訪談嘉賓:

胡鄧(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

周莉(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教授)

徐紫薇(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講師、世界大學聯盟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組中國代表)

袁萌(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講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

不同人群應有不同的心理畫像

記者:為什麼會想到運用群體心理畫像來進行疫情心理干預?

胡鄧:心理畫像最早是一種心理分析技術,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等專家將它引入中國。起初中國人民大學心理中心是把心理畫像從個體描述運用到大學生群體上。因為任何一個群體都會有群體心理行為特征,我們掌握了這一特征,就能夠比較有效精准地進行心理行為干預。

這次是我們第一次嘗試把群體心理畫像運用到疫情心理干預之中。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們逐漸意識到疫情的心理干預非常重要。我們如何更有效更精准地為大家提供心理服務,是偏重情緒安撫還是認知改變,這一切工作,都需要我們對不同的人群進行不同的心理畫像,然后才能幫助當地的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精准地進行心理干預。

記者:在具體應用中如何實現精准服務?

胡鄧:人類的大腦大約是從六億年前開始進化而來的。我們最早形成的是腦干部分,也叫行為腦﹔此后是丘腦下丘腦部分,叫作情緒腦﹔最后是大腦皮層,我們稱之為思維腦。這三個部分負責不同心理功能:行為腦負責本能的軀體和行為反應,例如,嬰兒餓了就會哭,看見媽媽就會笑。情緒腦是負責中樞情緒反應,例如,面對疫情不斷增長的數字,我們會感到焦慮、恐慌甚至無助。認知腦負責我們對外界世界的理性判斷,例如,看見網上說雙黃連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我們的認知系統會對其進行評估和有效判斷。

因此,我們打算通過群體心理畫像的方式,嘗試把不同的人群做不同“像位”區分,根據不同像位所處的情境和他們的地域,建議臨床心理工作者按照人類大腦固有的特點來進行精准的心理干預工作。

根據目前的狀況,我們認為可以把不同的人群大體分為幾大像位:1.防疫隔離群體﹔2.一線工作群體﹔3.未感染的普通群眾群體。

隔離群體:認知矯正為主

記者:能講解一下對防疫隔離群體如何開展精准心理關懷嗎?

徐紫薇:防疫隔離群體包含已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病群體。他們在疫情的最中心,也是站在疫情最前線的人。得知自己患病或疑似感染的情況會對患者自身產生極大的心理沖擊。有時心理上的應激反應也會給病情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將心理疏導列在治療框架內,形成有效的醫患合作關系和穩定的心理狀態,對於治療至關重要。

此類群體的心理表現主要有:認知上存在災難化思維和偏執觀念,覺得自己很難康復甚至想到死亡,也很難信任醫護人員等﹔有恐慌情緒和焦慮反應,如煩躁易怒、悲傷無助、坐立難安等﹔行為上表現為或抗拒否認,或無助依賴。嚴重者會出現驚恐發作造成急性呼吸困難、窒息感,加重病情。也有患者,有強烈的否認回避反應,不肯承認自己患病需就醫,隱瞞病情拖延治療,也妨害公共衛生安全。

因此,對於住院患者,應由醫護人員及病患家屬給予及時心理疏導,應採取以認知矯正和情感安撫為主的關懷舉措,醫護人員就病患病情、疫情數據給予客觀描述,並反復敘述,幫助病患理性客觀看待自己的病情樹立信心,此外要和親友保持頻繁的聯絡,從親友的支持和鼓勵中獲得力量和陪伴,病區也可以採用播放舒壓音樂等方式幫助病患疏解緊張情緒。對於在醫療環境之外接受防疫隔離的患者,要及時進行認知矯正和心理教育,減少其恐慌和疑慮。

一線工作人員:情緒緩解為主

記者:現在,有很多為防范疫情堅持在一線的各行各業工作者,他們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袁萌:面對疫情的發展和防控,堅守在一線崗位的工作者們要付出巨大的犧牲。比如地鐵站、公交車站和城市交通運輸站的客運工作人員,他們需要對往來乘客進行體溫測量和服務,確保城市交通井然有序。這個群體對可能被感染抱有擔憂,但工作性質和崗位設立又賦予了他們神聖的使命感、責任感和較高的社會價值感。

記者:這些堅守一線的工作者們,如何調整情緒、緩解不安心情?

袁萌:首先是需要從科學渠道和途徑了解最安全的公共防范措施手段,切實加強自身安全的防護保障,從現實層面消除內在不安和擔憂。其次是做好情緒緩解,工作之余,做些感興趣的事情來緩解壓力和排解負性情緒,避免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積累。最后是增強自我使命感、責任感,充分認識自身崗位,站好每一班崗,嚴防死守疫情蔓延,是對社會、集體和個人有著積極而重要意義的。

普通群眾:形成家庭心理聯結

記者:我們要如何看待普通群眾的反應?

周莉:對於普通群眾來說,疫情使得不少人處於應激狀態,會出現一系列的身心反應,這是應激事件下的正常反應,具有保護性意義。這些應激反應雖然有共性,也會有個體差異,通常來說,心智成熟的個體更能夠保持理性和穩定。當全民都處在應激狀態時,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說,個體的從眾心理很可能會湮沒個體的獨立性,也就是說,個體的理性會被群體的盲目和恐慌所湮沒。所以,如何引導普通大眾回歸理性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記者:如何引導大家保持理性?

周莉:首先,要引導民眾正確認識疫情,既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又要堅定信心,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群體之間能相互傳染的不僅是病毒,也包括負面情緒,負面情緒的感染性很強,會極大摧毀個體的理性,造成過度恐慌。在當前特殊時期,有關疫情的各種信息滿天飛,其中有很多不准確的傳言甚至是謠言,很多不理性的負面情緒相互感染疊加,會給普通大眾帶來很大的恐慌,此時需要政府、醫學專家、新聞媒體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推薦科學防控知識,減少民眾的恐慌。

其次,要倡導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形成家庭心理聯結。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疫情之下物理距離的疏遠,可能會誘發個體心理上的被排斥感,繼而引發憤怒、孤獨等不良情緒。在面對困難和不確定的情況下,個體更需要得到來自他人的情感支持,所以要倡導家庭成員的心理溝通,形成家庭內部的合力,這樣的家庭氛圍可以有效幫助個體回歸理性和穩定。

(本報記者 姚曉丹)

(責編:郝孟佳、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