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心懷鄉村教育情懷 必達師范教育信念

牡丹江師范學院鄉村教育助力行動之影響

梁中賢
2020年01月03日13:4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2009年,牡丹江師范學院從一個小小的郊區愛心課堂啟動了關注鄉村教育、投身鄉村教育實踐的鄉村教育助力行動。在學校黨委的支持下,學校長期不懈地組織了情駐鄉村的“愛心課堂”,胸懷鄉村教育的暑期“三下鄉”,緩解鄉村學校師資緊缺的“頂崗支教”,承擔了為鄉村教師發展注入活力的鄉村教師“國培計劃”,四項行動立體交叉,構筑了牡丹江師范學院全方位服務於鄉村教育振興的平台體系。為黑龍江省鄉村教育振興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大大提高了學校的辦學影響力。

一是“牡丹江師范學院的鄉村教育助力行動”教學改革與實踐,強化了學校內涵發展,推動了教師教育理論的研究。在“助力行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提高了理論認識,產生了一大批理論成果。梁中賢教授的“服務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提升服務鄉村教育振興能力”,梁中賢、楊敬民等的“發揮師范院校優勢和特色,為鄉村教育輸血造血”、“構建立體交叉平台體系,全方位助力鄉村教育振興”等論文從項目的理念、目的、意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構建了“助力行動”的基本框架﹔闡述了項目開展的路徑探索和實踐效果。這些理論引導了許多教師對振興鄉村教育的理論探索:以付軍龍的“創新地方高師人才培養模式,主動適應農村基礎教育需求”,周傳勝的“新師范、新模式、新探索——牡丹江師范教育改革紀實”、鄭維東的“讓青春的汗水澆灌希望的田野”,李春英的“偏遠農村學校急需臨時替代師資力量”為標志的115篇理論成果,和以“農村教師在職培養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為標志的128篇學士、碩士學位論文突顯了“助力行動”的必要性、理論研究與實踐指導的重要價值,不僅為突出辦學特色和優勢奠定了理論基礎,也豐富了我國教師教育理論。

二是“鄉村教育助力行動”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深化了學校教書育人的信念,提升了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助力行動”激發了師范生的職業追求和他們的學習熱情,獲得學科競賽獎項達到歷史新高: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661項。其中以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專業組)為標志的國家級獎項73項﹔就業率考研率逐年上升。形成了“三關注”的師范教育文化:關注鄉村、關注鄉村教育、關注鄉村振興。教師層面,形成了以於海英、張高華、李樹平為首的關注鄉村教育問題的研究者隊伍﹔學生層面,形成了以“幫幫堂”支教隊隊長的李卓為代表的默默無聞到鄉村從教的優秀志願者﹔以2013屆畢業生文竹、被2019年中宣部評選為全國10名“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之一為代表的志願到鄉村就職的一批典型。彰顯了大學的辦學功能,提高了學校社會服務能力: 10年來,參與四個平台支教的大學生2700余人,參與鄉村教師培訓的校內教師80人﹔省內受益鄉村學校500多所,受培教師和教研員2340人,受益鄉村學生達23000余人,有力地推進了黑龍江省鄉村教育振興的步伐。

三是“鄉村教育助力行動”教學改革與實踐,更加牢固地樹立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多項國家級獎項體現了“助力行動”的社會榮譽:學校兩次榮獲全國“三下鄉”先進單位﹔“益陽”支教隊連續三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團隊並榮獲優秀團隊﹔“愛的N次方”志願者服務隊榮獲全國優秀團隊和黑龍江省優秀團隊﹔“教心育才”團隊開展的“愛心課堂”榮獲黑龍江省優秀志願服務項目。“愛心學堂”、“三下鄉”支教志願活動榮獲全國、省、市通報、表彰120余次,宋建燁等百余名師生榮獲優秀志願者、優秀個人榮譽。眾多的新聞報道說明了“助力行動”在全國的影響力: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教育戰線、中國青年網、中國青年雜志、黑龍江廣播電視台、黑龍江日報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報道200余次。新華社官微推送的“牡師院大學生支教7天這樣過”僅一天閱讀量就突破30萬,極大地提高了牡丹江師范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師范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彰顯“助力行動”的對現實的深遠影響:深化了學校對人才培養作為首要任務的認識,2019年出台的《關於深化師范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和“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充分體現了學校在 “助力行動”中的收獲和啟示。心懷信念,必達遠方,牡丹江師范學院必將為國家的鄉村教育振興戰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做出更大的貢獻。(作者系牡丹江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責編:實習生(趙異慧)、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