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每天不是在上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

真的要把孩子變成“雞娃”嗎?

 本報記者 張一琪
2019年12月16日09: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期,兩張課表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這兩張課表來自一個家庭,一張是10歲讀小學四年級哥哥的課表,周一到周日,除了在校,都要參加各類補習班,還要完成相應的練習。另一張是妹妹的,5歲讀幼兒園中班,但琴棋書畫樣樣都要學。

對於這兩個小孩,現在有個俗稱——“雞娃”。何為雞娃?就是給孩子打雞血,“虎媽”“狼爸”們為了孩子能讀好書,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這種現象在北上廣深尤為明顯,孩子每天不是在上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而家長要付出更多的物質和精力,陪著孩子一塊去上。

雞血可以打一陣子,但不可能打一輩子。依靠“打雞血”讓孩子變得優秀,成為父母眼中期盼的樣子,真的就是對孩子好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的心願,但採取何種方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給娃報班是家長圈的流行病

如今,“雞娃”已經是家長圈的流行病。

每到周末,北京的一些大型商場都會有很多或蹦蹦跳跳、或規規矩矩的孩子出現。他們不是來逛街玩的,而是來參加興趣班、補習班。陪同孩子的家長也不閑著,坐在教室后面,和孩子一起聽課,還時不時對板書拍照。課間,有的家長訓斥孩子上課不認真,有的則是和其他家長分享育兒經。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家長把孩子變為“雞娃”的重要誘因。而不輸的標准就是孩子上了多少興趣班、補習班。

對於這種心理,北京市某中學教師吳凡把它總結為“緊迫感”。她認為,現在絕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上更好的初中、高中、大學才算是成功,而很少有“快樂就好”的教育觀念,即使有,也無法落實在行動上。

“生活中對‘別人家的孩子’的推崇也在加強家長的緊迫感,讓家長覺得不給自己孩子報班可能就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吳凡說。

在北京某雜志社工作的孫琳琳正面臨這樣的問題,“我不想讓孩子成為‘雞娃’,但還是採用了培養‘雞娃’的方式”。

孫琳琳為了不讓女兒在學習中掉隊,也為了保護女兒的自信,給孩子報了一些補習班。“朋友的小孩都是幼兒園上的,我女兒是在小學開始上的。”但令她擔心的是,女兒剛剛升入初中,因為沒有在暑假報班提前學習課程,導致現在學習上很吃力,比起其他同學有些跟不上。

“本質上,還是因為一種高篩選的升學機制導致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所以需要把孩子變得更有競爭力。”北京市某中學教師李若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其中可能還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夠完成自己人生的缺憾,比家長更優秀,“這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

從更深的層次上看,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無論是社會還是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家長為了防止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失敗,就希望讓孩子多掌握技能,多擁有証書,不斷地在給孩子加碼。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人才的標准是什麼?學得多,掌握得多,就一定能夠在競爭中獲勝?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薛二勇表示,如今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標准還是需要討論和引導的,不是証書多、技能多就一定優秀。這會導致家長產生攀比心理,為了多獲証書或技能而不斷讓孩子報班學習,教育觀念產生了偏差。

把教育焦慮傳導給了孩子

焦慮,現在越來越成為都市人的常用詞。工作焦慮、情感焦慮、生活焦慮……而現在困擾著許多都市父母的是教育焦慮。

隨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興起,這個群體的父母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優秀,至少不比自己差。而實現這個目標的主要方式就是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一路往前推,進入好大學,需要在好的高中、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接受教育,自己的娃也就成了“雞娃”。

為了能夠在好的中小學學習,家長為孩子們報名各種興趣班、補習班,開展了一場教育競賽。很多中國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支出佔到了全家收入的很高比例,同時也有很多中國家長為了孩子的學業而放棄了休假和愛好。可以說,教育焦慮已經逐漸成為都市中產家長的“標配”。

而最終為教育焦慮埋單的卻是孩子。“說白了這還是一個對起跑線認識的問題,”薛二勇說,“我們應該在觀念上有一種轉變,就是人生的發展路徑,時間和階段是有差異的,那起跑線就是有很多條的,而不是糾結於某一條或者某一點上。”

一些課外培訓機構的做法,對家長的教育焦慮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命題組老師親臨授課”“學霸面對面輔導”“誰誰誰用了我們的輔導資料成績得到大提升”……課外培訓機構的廣告滿天飛,在向家長們展示本機構實力的同時也為家長許以各種美好的未來,讓家長心甘情願地把錢掏出來。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今年“兩會”上對記者談了這個現象:那些培訓機構炫耀的培訓成績單、廣告、廣告詞,很多都是雞湯加忽悠。雞湯喝得眾人醉,錯把忽悠當翡翠,這是不行的,不聽忠告聽忽悠,負擔增加人人愁。

現在還有一種“凡學皆比賽、凡賽必獲獎”的現象。“凡賽必獲獎”就是指一些機構抓住家長心理,組織了名目繁多的藝術類賽事,凡參賽都能獲獎,不少孩子拿獎拿到手軟。對這種現象,有的家長是為了讓孩子見世面,認為對其成長有好處,但有的則是為了給孩子升學加砝碼,能夠讓孩子的簡歷更好看。

薛二勇用“劇場效應”來解釋這個現象:人們去看演出,如果第一排觀眾都站起來,第二排、第三排的觀眾為了看清也要站起來,以此類推,所有的觀眾都會站起來。這是一種示范帶動作用,當別人家小孩都在學特長、補習課程時,家長就會考慮讓自己的小孩也去補習。

“這種現象是需求導致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升學中有更好的機會。除非在整個升學機制中不再參考任何獎項,否則家長還是會強調比賽和獲獎。”李若辰表示,改變這個局面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要把教育資源盡量平均化。

2019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規定,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証書証明等作為招生依據。根治這種現象,國家已經開始行動。

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

但校外培訓機構就應該一棒子打死嗎?

校外培訓機構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可以提供更多元的教育,幫助學生實現個性發展。但是為了利益夸大其辭、虛假宣傳,或者隻為讓家長掏錢而不顧教學質量等亂象值得警惕。

要改變“雞娃”的“凡學皆比賽、凡賽必獲獎”現象,更主要的還是家長要轉變觀念,尊重孩子的意願。

雖然孫琳琳的女兒遇到了暫時困難,但她決定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報補習班,以求她快速提高成績。“還是要多鼓勵她,調節她的心理,等適應了初中的節奏之后,她就能慢慢跟上來。”

不過,孫琳琳的女兒上了很多興趣班,網球、花樣滑冰、沖浪等等,“這些她都感興趣,也學得快,我就很支持。”

現在許多家長都以“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為理由,代替孩子做選擇,逼著孩子上興趣班、補習班。如果孩子感興趣,那皆大歡喜﹔而一旦孩子不喜歡,就會產生抗拒感,結果適得其反。

李若辰認為,如果給孩子的學習壓力超過承受范圍,對孩子身心發展是有負面影響的,最重要的是可能會導致孩子自我價值感的缺失。“如果我們把成績、分數和孩子的自尊綁定在一起,將會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在教育中,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

中國一直講究“因材施教”,就是希望能夠發掘每個人不同的特點而實施不同的教育。而這個“材”就應該是孩子的興趣愛好、時間精力以及現階段所處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制定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

許多父母嘴上說隻要孩子快樂成長就好,但實際生活中卻把孩子的個人價值只是簡單跟是否能上一個好大學、是否將來能賺更多的錢、是否能夠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聯系起來。

“教育最根本的不是‘教人成材’,而是‘教人成人’。以培養人格健全為目的的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擁有日后應對步入社會面對種種挑戰的能力。”吳凡說。

這就又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教育的初心是什麼?李若辰認為,三觀正,人品好,個性成熟,具有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還能尊重體諒他人,是一個大寫的人。薛二勇表示,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外,還要有家國情懷,能夠為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絕不是培養“雞娃”那麼簡單,也不是由獲得多少獎項而決定,值得家長、學校和社會來共同思考和努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12月16日 05 版)

(責編:實習生(王婧寧)、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