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南京醫科大學合成亞麻酸鋅 幽門螺杆菌有了新克星

2019年12月10日09:5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全球每年新發胃癌100萬例,其中50萬例新發在中國,近20萬人被胃癌奪去生命,胃癌成了人們健康的“殺手”。由於引發胃癌的幽門螺杆菌生命力非常旺盛,強大的胃酸也不能將其殺滅,治療胃癌更是困難重重。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畢洪凱課題組最近合成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亞麻酸鋅,該化合物對幽門螺杆菌具有極佳的抗菌效果,為胃癌的治療提供了新策略。該成果日前在期刊《抗菌制劑與化療》上發表。

殺滅幽門螺杆菌有了新方案

記者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了這些“張牙舞爪”的螺旋形彎曲的細菌,它們的長度隻有2.5到4微米,而寬度隻有0.5到1微米,但就是這些微小的生物,是胃癌的重要元凶——幽門螺杆菌。

研究顯示,幽門螺杆菌感染能導致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及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並與胃癌和腸道外的肝癌、糖尿病有關。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幽門螺杆菌歸為I類致癌因子,因為它在胃癌發生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

作為引起胃癌的“元凶”之一,幽門螺杆菌感染的廣泛性、致病的嚴重性、耐藥的嚴峻性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公共性問題。

畢洪凱告訴記者:“幽門螺杆菌的生命力非常強大,人類的胃是幽門螺杆菌唯一的自然宿主。”2016年上旬,畢洪凱和他的課題組成員通過初步的實驗發現了突破幽門螺杆菌的新方法,隨即展開了細致的研究。

近三年的時間裡,團隊攻克了許多難題,經過前期的化學合成,篩選出效果最好的亞麻酸鋅。該化合物經過體內體外抑菌效果、胃黏膜組織病理修復、炎症因子調控及對細胞和臟器的損傷評價發現其可以安全有效地殺滅幽門螺杆菌,且具有“專一性”,長期使用也不容易產生耐藥性,具有非常好的開發潛力。目前該項研究已獲得國家專利。

實驗証實亞麻酸鋅的抑菌效用

“研發新型抗菌藥物是治療胃癌有效途徑之一,我們的研究為對抗幽門螺杆菌非抗生素療法提供了新思路。”畢洪凱說。

畢洪凱告訴記者一種有效的亞麻酸鋅制備方法:“經過活化氯化鋅,活化亞麻酸,絡合反應,透析過濾,冷凍干燥之后,我們就制備出了小分子化合物亞麻酸鋅。”亞麻酸鋅就是能夠有效抑制幽門螺杆菌的關鍵成分,對於治療耐藥性或敏感性幽門螺杆菌感染導致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效果顯著,而且其作用特異性高、毒副作用小、不易產生耐藥,有效緩解幽門螺杆菌耐藥性問題。

實驗方法先后採用微量稀釋法,檢測亞麻酸鋅對幽門螺杆菌與非幽門螺杆菌的最低抑菌濃度。之后就開始採用動物造模的研究方式,隨機將60隻實驗小白鼠分出10隻為陰性對照組,其余40隻為感染組,對各組小鼠稱重,計算平均體重。

感染組小鼠灌胃前12個小時禁食,然后用專門配制的幽門螺杆菌懸液灌胃,灌完后禁食禁水4個小時,隔天灌胃1次,連續灌5次。實驗的過程中菌液的濃度與劑量都要經過精准嚴格的控制,確保在實驗的過程中沒有絲毫誤差。活體的小白鼠在服下藥物之后會變得更加焦躁,上躥下跳。在觀察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幾乎不吃不喝待在實驗室裡面,觀察小白鼠的實驗后反應。

小鼠實驗的過程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最終結果証明亞麻酸鋅對幽門螺杆菌的抑制明顯優於傳統的三聯、四聯治療法,小組成員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破解抗生素難題

目前我國常用的較為有效的幽門螺杆菌的治療方法是含兩種抗生素的三聯或四聯療法。但是,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帶來許多治療問題。

“大量使用抗生素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使抗生素藥物效果變差,甚至徹底失效。”畢洪凱說,“並且細菌的耐藥性也是可以相互傳播的,細菌對某種抗生素耐藥,同時也會對其他抗生素耐藥,而且耐藥性還可以在不同的細菌、人體正常菌群的細菌與致病菌之間,通過耐藥基因相互傳播,使細菌耐藥性復雜化,影響了治療的效果,根治率越來越低。”

此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會引起多種副作用。如過敏反應,肝損害,腎損害,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減少,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還會導致惡心、嘔吐、腹脹、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反應,以及神經系統損害。擾亂宿主的新陳代謝和免疫力,從而增加了其他疾病發展的風險。

面對這樣的難題,小分子化合物亞麻酸鋅不僅破解了傳統的抗生素治療的兩大弊病,對於胃癌疾病中的種種疑難雜症也有著顯著的作用。現有的三聯、四聯方法已經能夠治療80%左右的胃部疾病,亞麻酸鋅有望根除剩下20%的難治性疾病,有望造福更多胃癌患者。

(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王昕宇)

(責編:實習生(黃鈺瀾)、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