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隻想入學,不想畢業:老年大學為何“一座難求”?

2019年12月06日09:20 | 來源:半月談
小字號

        近年來,老年大學火爆,入學之難絲毫不亞於“入托難”。為了就讀老年大學,老人們“搶”名額,甚至主動當起了“留級生”。

  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背后是老年人的“精神空巢”,他們渴望被關注和充實自我。

  “隻讀書不畢業”成了普遍現象

  位於江蘇南京的金陵老年大學,設置了9個系、90多個專業、240多門課,有320多個班級,每學期1.3萬多人次就學,入學名額一號難求。

  “報名必須靠搶,不然肯定上不了。”在該校英語口語班就學的一位老人告訴半月談記者,越來越多的老人走出國門,口語班非常火爆。“不僅有英語角、英語沙龍,還有河海大學的留學生每個月來學校進行口語交流,所以大家都搶著上。”

  金陵老年大學副校長王玉珍告訴記者,每年招生時節,學校周邊的小賓館全部住滿。學校需要提前把教室門、空調全部打開,方便沒有訂到賓館的老人在教室等待。很多老年人半夜就開始排隊,今年學校嘗試網絡報名,不到一分鐘時間所有課程全部搶光。“不會上網的老人有意見,說選不上課。有子女在國外的,憑借時差為老人選到了課。”

  由於課程豐富,且在書畫和文史研究方面師資雄厚,依托當地的專家形成了專業研究院,有部分學員從外省趕到金陵老年大學學習。一位山東的老太太為了入學書畫系,在南京租房專門學習已有幾年時間。

  一邊是學員進不來,另一邊是學員不想畢業。在老年大學裡學習十幾年仍未畢業的不在少數,對很多老年人來說,在這裡學習已經成為生活的快樂源泉。“隻讀書不畢業”成了普遍現象。

  《江蘇省2018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約有385萬60歲至89歲老年人有學習需求。

  晚年生活的精神支柱

  金陵老年大學的一位老人,得知自己在英語經典歌曲演唱班的考試沒有通過進而無法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后,哭成了淚人。沒有老伴沒有孩子,英語經典歌曲演唱班成了老人生活裡的唯一期待。

  “期待”二字,道出了很多老年人對精神生活的渴求。隨著傳統家庭觀念不斷瓦解、家庭結構小型化,獨居、夫妻相依為命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精神慰藉需求越來越難以從子女處得到滿足。尤其老年人退休后,社交圈會快速萎縮。

  每周的電子琴和書法課,是年逾八旬的趙志勇最期待的。上課前一天,他就早早地把書包收拾好。“待在家裡很悶的,沒人說話。去學校大家一起說說講講,能充實自己的生活。”

  很多老人不願將晚年生活“捆綁”在家庭尤其是子女的家庭生活上,他們有著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求。江蘇省老齡辦副主任劉育林和老人聊天時發現,很多人哭訴在家裡帶孫子、圍著灶台轉,看上去忙叨叨的,其實心裡空落落的。

  “養教結合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舉措,老年大學成為老年人精神養老、健康生活的有益選項。”劉育林說。

  剛退休不久的廖美雲如今終於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她表示,時間30%留給家庭,60%留給自己的愛好,剩下的留給社交。“雖然也步入了老年行列,但我們有自己的活法。前段時間老年大學舉辦文藝匯演,我們合唱團的表演得到大家一致好評。被人認可的感覺真好!”

  對失能半失能老人來說,醫療是養老的剛需﹔對健康老人而言,進入老年大學已成為養老生活的一種方式。

  “閃光的老年”需要更完備的老年教育體系

  “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不想出去”。老年人旺盛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資源供給不平衡,是目前最現實的問題。王玉珍認為須形成完善的老年教育體系:分層次、分類別。搞好社區辦學,發展普及性、基礎性老年教育,讓更多老人可以就近入學,不要舍近求遠﹔市級老年大學則有側重地發展“優勢學科”,解決有學習基礎老人的“深造”需求。“今后應形成市、區、社區等聯動的老年教育聯盟。”

  針對不願畢業的“留級生”,專家建議可通過在老年大學內設置社團的形式,給這些學員一個活動、學習的出口。如設置攝影校友會,讓學校裡已經學習多年的學員加入其中,由社團定期組織採風、講座等活動。既為想進來的新同學騰挪空間,也為“擔心離開學校后孤寂”的老學員提供新的活動平台。

  在課程設置上,隨著更多“5060”后邁入老年階段,其自身文化水平及當下社會的發展對學校的課程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幾年前我們學校的電腦課很熱門,現在智能手機普及了,電腦課也隨之萎縮。”王玉珍介紹,隨之而來的是英語類課程,滿足老人出國游玩、探望孩子時交流的需求﹔形象設計班,滿足老人對服裝選擇、色彩搭配、妝容修飾的需要﹔衛生保健類課程,滿足老人對養生的需求等。

  質量高、收費低,是公辦老年大學火爆的重要原因。當前市場上的優質民辦老年教育機構為數不多,可以由政府出台宏觀政策,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可採取公辦民營的方式,基礎設施建設由政府負責,辦學質量上由公立老年大學指導等,促進老年教育供給矛盾的解決。

  “參與社會的渠道變窄了,這也是導致更多老年人加入老年大學的原因。”劉育林表示,今后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可以充分發揮退休老人的重要作用,讓他們減少孤獨感,增加被需要感,從這一層面出發緩解老年大學的“入學難”。(作者:邱冰清)

(責編:實習生(李一旸)、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