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教育治理不僅是在學校圍牆內尋求方案

2019年11月19日09:3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一所好學校,影響著一個鄉村或社區的孩子,同時,也在影響著這裡社會的氣候和生態。

一方水土的眾多好學校,可以永續這裡的傳統和生命,更可以寄托家庭、社會和政府對未來不忘初心的夢想與實干。

當學校、家庭和社會可以就大家都期望的社會公眾行為產生共識、共同遵守、做到“心自由,做有法,行有矩,行同規”的時候,應該是它們開始作為一個有機體、一個生態,有意義地存在和發展的時候。

世界上,再難以找到如學校一樣,可以對社會發展,提供全面、迭代、長久、廣泛、根本影響的可持續社會體了。教育治理,是社會治理的核心部分。社會治理為教育治理提供方向、環境和支持,教育治理應為社會發展提供基礎和引領。

一個社會的教育,不應僅局限於學校內的課堂或課程,更應該考量的是一代人終身的學習、成熟和發展,以及幾代人代與代之間的傳承、發展和創新,還有多種群、多階層、多元文化人們的共生、共處、共發展。

僅僅就教育的事情,在教育的圈子裡和教育部門內探索改變,在學校圍牆裡尋求解決方案,是難以看到人民滿意的成效的。更好的治理,更好的學校,更好的社會,要求基於中國國情和社會發展的現代社會和學校制度,要求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之治在社會和教育領域的制度創新。

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應該僅僅停滯於狹隘的升學。教育的美,更多的應該體現在人與人和諧關系的可持續構建和發展,在於家庭的發展,在於整個多元社區和諧的共處共享和發展。這需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基於中國國情,政府各部門機構之間的協同創新,即社會與教育治理共同體來解決,走出一條不同於西方傳統工業社會的中國道路。在黨的領導下,政府、社會和教育治理共同體的目標,是營造好學校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生態氣候。

學校應該成為社區的廟堂,其使命是教育孩子、團結人們、引領社會。傳統工業社會學校的定位,以及基於此的單一政府教育部門對學校的管理架構,難以滿足國家和社會在新時代對學校教育的發展需求,也難以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例如,學校的體育場館和圖書館,在現有的公立學校專用教育經費支持下,是否可以真正與社區共享?是否可能把政府對社區的體育和文化等經費的投入,融合到基於社區的目前公立學校的經費裡?這就需要政府建構教育和社會治理共同體,以解決相應的問題。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系統闡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提出要“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發展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等,為實現社會和教育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現代化絕不只是物質層面的現代化,更是人的現代化。在此意義上,實現社會和教育治理的現代化,有助於在更高水平上推動和實現人的現代化,進而為國家現代化奠定人才基礎。實踐中,推進社會和教育現代化,一方面要全面貫徹黨的大政方針,推進社會和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另一方面要更新觀念,以科學理念引領新時代社會和教育事業新發展。

第一,要建構社會和教育治理的主體。基於中國的國情,應該充分發揮地方和基層各級黨委領導下的政府的作用,建立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機構的現代生態社會的工作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和教育治理共同體。

第二,要重構社會和社會治理經費投入的范圍。現代化學校經費的產出效益是多元的,這就要求經費投入的主體是多元的。不僅政府中的教育部門應該撥付財政性教育經費,文化、體育、科技、衛生等領域用於社區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財政性經費,應可以與學校發展整合投入。個人、企業和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也可以以某種形式成為投入主體。

第三,要擴展社會和教育治理的效益評估范圍。傳統學校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目標是實現學校自身的發展。而學校應致力於成為社區的廟堂,不僅要“教育孩子”,還要服務社區、團結人們、引領社會。現代化學校的場地、設施、服務等都應該與社區共享,不僅要成為孩子們的學校,更可以成為社區的全員全生命周期的教育中心,以及社區的文化、科創、信息以及衛生健康中心等。學校為社會輸出的價值不僅是由學生和學校享有的,還可以由社區和社會多維共享。

社會與教育治理共同體的各方應共同努力,攜手共進,打通政府的放管服與教育的管辦評,一起追求更好的治理,建設更好的學校學習的生態和氣候,營造更好的社會發展生態和氣候,最終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出中國社會和教育之治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贏道路。(作者系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莫蘭)

(責編:實習生(唐佳)、何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