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追著鄉村跑的小學校長

2019年11月15日08:34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追著鄉村跑的小學校長

  程風和學生一起排練漁鼓舞。

  程風給學生上語文課。

  程風到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北塘小學當校長的第一天,天氣悶熱。她找遍了這棟兩層的教學樓,發現樓裡不通水電,學校裡沒有廣播、打印機,也沒有電風扇和廁所,甚至連學校的門牌都沒有。那一天,這位年輕的女校長在籃球場上呆坐了兩個小時。

  北塘小學是一個偏僻的教學點,生源流失嚴重,教學質量全鄉墊底,不僅沒有校長,就連教師也“跑”光了。村民紛紛到中心學校、鄉政府上訪,要求換老師。2015年暑假,全鄉貼出北塘小學校長競聘告示,尷尬的是,一個多月過去了,無人應聘。

  “一所學校可以沒有電子白板和塑膠跑道,但不能沒有老師。”程風不顧家人反對,主動報了名。2015年8月26日,經過考察,她被任命為北塘小學校長,開始“搶救”這個瀕臨關門的農村教學點。

  程風拿著報名表,在教室裡等了一整天,沒等來一位家長和孩子。后天就要正式上課了,怎麼辦?第二天,在當地村干部的指引下,她走村串戶到適齡兒童家家訪。幾番詢問才知道,因為家門口沒有好老師,家長們都把孩子送去了私立學校和鄉裡口碑好的中心學校。

  程風一番努力勸回了17名學生。沒有老師,程風就通過微博、微信群、QQ群等途徑,多方推介北塘小學,發動大學同學和在校大學生前來支教、實習﹔不通水電,就請工人來打井、安裝電線。

  不久后,3名來自各地的師范生,拉著行李箱來到了這個山村教學點。為讓新來的女教師們安心,她自費買了4張床,陪她們在學校同吃同住,還主動掂起勺子當大廚,照顧教師們起居。

  學校周圍有很多墳,幾個女老師半夜不敢上廁所。回憶起那段經歷,北塘小學教師何劍虹苦笑,“要麼憋死,要麼嚇死”。

  學校沒有電鈴,上下課,需靠人工敲打“磁鐵”發出聲響作為提醒。沒上幾天課,程風就有好幾次因為上課太投入,忘記打鈴,“總不能時刻看著手表吧!”她自掏腰包給學校添置了音響設備、打印機、電腦,在每個教室都安裝了校園廣播,還請人新建了國旗升降台,2016年5月的一天,北塘小學升起了建校以來第一面五星紅旗。

  為了節約經費,她還和幾位年輕的教師一起,在網上買來涂料,一筆一畫,自己動手繪制校園文化牆。

  “記不清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錢,隻要學校缺什麼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買什麼。”丈夫譚智峰說。

  為了重建家長對學校教學水平的信心,她首設校園開放日,邀請家長走進課堂。每周二,家長可以隨時來學校,走進任意一個課堂聽課。

  沒有專業的音體美教師,程風和3位教師上網自學音體美知識,課上再教給學生,靠著土辦法,把學校的音體美課開齊開足。

  程風每天都早起,早上7點播放校園廣播,8點10分上課鈴聲響起,校園裡開始陸續傳出讀書聲、追逐打鬧聲。北塘小學開始重新生長。

  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很少過生日。為了讓孩子有儀式感,程風把學生們的生日一一做了標記,按照日期給每個學生過生日﹔為了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她和幾位年輕教師一起,利用放學后的時間義務給學生輔導功課,3年裡一天不落。

  為了向北塘村村民展示辦學成績,程風精心籌辦了2016年元旦匯演,從節目設計、舞台排練到化妝,教師們帶領學生,對著視頻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練習。勸返的17名學生家長和部分村民受邀出席。看著自家孩子的演出,家長們興奮不已。“10多年了,第一次在學校看到這麼精彩的節目。”有家長自費買來煙花爆竹,把元旦匯演搞得像春晚一樣熱鬧,村民對學校也開始看好。

  3年裡,北塘小學在校學生從17人增至120余人。僅一年時間,學生成績從原來的全鄉倒數第一,升至全鄉前三,實現了一個農村教學點的完美“逆襲”。村裡的適齡學生紛紛回流,連鄰村的孩子也跑來求學,村民們提著自家的土特產、雞蛋和蔬菜來感謝學校。

  2018年秋季開學前夕,聽說程風將被調走的消息,學生家長紛紛趕到學校將程風團團圍住。“你在哪辦學,我們就把孩子轉過去”“我們啥都不認,隻認你”……聽著家長的話語,程風背過身去,抹了好幾次眼淚。

  “程風精神,北塘效應﹔小老師,大作為。”鄱陽縣教體局局長湯飛表示,在程風精神的感召下,游城鄉出現了6位90后女校長,她們工作在各個鄉村教學點,為鄉村教育持續接力。

  如今,程風是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四望湖小學的校長。身邊的同事都往城裡調,可這位90后女校長總愛追著鄉村跑。從教8年,她執教的學校從山區到湖區,不變的是,教學點永遠在鄉村。

  “要搶時間,啃下鄉村教育這塊‘硬骨頭’,在兩年內拉近我們湖區鄉校與城市小學的距離。”

  “偏遠的鄉村學校,不能總是老教師一直教到60歲,如果沒有年輕教師,再教到65歲,實在教不動了,就關門了。”出生於農村的程風,憑著自身努力,本有機會走出大山,可打小目睹“好老師不斷進城,年輕老師少之又少”的窘境,她毅然選擇扎根農村。

  四望湖小學坐落於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中的孤島上,四周環水。2007年年底,蓮湖大橋建成通車,蓮湖鄉的一眾鄉親才得以告別擺渡出鄉的境遇。

  2018年9月,程風到任蓮湖鄉四望湖小學,全校師生都在觀望這名個頭不足1.6米的年輕女校長,能給學校帶來多大改變。“500余名在校生,95%以上是留守兒童。”任職前,程風就聽說學校問題多,家長意見大。辦完入職手續,她立刻開始家訪,一星期走訪了數十名學生家長和教師。

  在一名教師家中走訪時,程風問,“你們工作時間怎麼樣?”

  “有課就上課,沒課就不用來(學校)。”對方說。

  “和家長溝通多嗎?”

  “基本沒有溝通,上完課很多事就不用再管了。”

  程風很快意識到了問題。原來學校多數教師住在縣城,有的教師上班時間“開小差”回家﹔有的老師上班時間調課、請假成了家常便飯。還有家長向她抱怨,“教學時間,學生和家長在學校常常找不到老師”。

  “學校管理鬆散,老師沒有坐班意識,上完課就走。有時上午上課,休息一下午。”為了糾正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風,開學前一個月,她和學校行政班子,商量制定了新的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在開學前的全體教師會議上,程風當著所有教師的面,把制度一條條地進行了宣讀。

  開學時,“教師坐班制”在全校推行,除了午休時間,上班時間沒有特殊情況,任何教師不得請假、早退。

  起初,老師們並不買賬,私底下找到程風,“校長,我家離學校遠,能不能讓我提前回去”“校長,我的孩子還在上幼兒園,需要接送,下午最后一節課,可不可以不排我的課?”

  那時,程風委屈得一個人在辦公室裡抹眼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回家本就沒有家長帶,如果學校的思想和學業教育再缺失,就容易出問題。何況,小學放學早,如果教師連這點正常的工作時間都保証不了,孩子在校的安全誰來保障?”

  “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得先做到。”為了保証一早到校,她干脆住在學校,每天早上7點半准時出現在校門口,隻有周末才回家。她還在校門口立了一個大牌子,誰值周、誰請假一目了然,哪怕是自己請假也要寫上去。

  上班時間有了硬性要求,還有校長以身示范,教師們開始准時到校,自覺坐班。不久后,程風發現,“學校的教學氣氛和業務討論的氛圍濃了,原來懶散的教風也改變了”。

  一段時間以來,蓮湖鄉尊師重教的氛圍不足。開學后,程風決定召開一次全校家長會,重塑家長對這所孤島村小的信心。“建校20年了都沒開過一次大型的家長會,學校沒有開大會的場地不說,還涉及這麼多班級。”不少教師都建議她不要做如此大膽的嘗試,但程風很堅持,“事關全校師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這個家長會一定要開”。

  平日裡,家長們大多在外務工,以往家長會的到會率並不高。為了保証到會率,會前,由班主任發出家長會邀請函后,程風和教師們通過電話、微信等與每一位家長溝通,讓家長務必到會。9月3日,400余名學生家長出席家長會,耐著高溫,坐在操場上,耐心地聽完了程風的講話。

  “請你們相信,我一定把這支教師隊伍帶好。”會上,她向學生家長鄭重承諾。

  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程風在全校推行公開課常態化,這周新教師上公開課,下周老教師上示范課,課后組織教師評課,以每周賽課的形式,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教師們壓力隨之增大,不打招呼,校長可能隨時推開門走進教室聽課,當面指出不足和改進建議。“現在要上好一節課,要花幾節課的時間准備,校長可能隨時會來聽我講課,必須特別仔細地備好課才行。”一名年輕教師說,就連課堂作業、作業批改質量、學生輔導記錄、備課質量等是否達標也必須定期考核。有了每月一次的嚴格檢查和評比,教師們你追我趕,教學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如今,四望湖小學新建了舞蹈功能房,配備了多媒體教室、留守兒童之家、科學實驗室和美術室,還連上互聯網,裝了攝像頭,有了新的班班通和音響設備,一年時間裡校園環境和硬件設備煥然一新。

  村民們對這位女校長更是贊不絕口,尊師重教的氛圍也慢慢好轉。有教師悄悄跑來告訴程風,“校長,現在家長對我們的態度都變好了”。

  “外表瘦弱,但敢想敢干,肯吃苦。”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工作8年,即使是懷孕期間,程風也沒耽誤一節課。懷孕第36周患了突發病毒性帶狀疱疹,醫生說,這是疲勞過度、免疫力下降引起的,要她趕緊回去休息,不然會感染給孩子。

  那一刻,程風無助地直掉眼淚,丈夫譚智峰牽著她的手,難受得說不出話。譚智峰記得,程風懷孕時吐了6個月,幾乎吐得脫水,隻能靠每周六輸葡萄糖來維持身體機能和精神狀態,但她還是堅持上課,一天不落,硬是咬緊牙關堅持到分娩前一天。

  2017年5月,程風升級做了媽媽。孩子還沒滿月,她不顧家人反對,放棄產假,帶著嬰兒回到學校工作,利用課間時間哺乳。“如果我請假了,同事的任務就會加重。鄉村教師少,一個蘿卜一個坑,學生耽誤不得。”

  2019年,程風獲評全國最美教師稱號,“她從沒想過要做一名模范教師、最美教師,更沒想過成為典型和榜樣,她想的僅僅是成為一名好老師,單純地對學生好。”譚智峰說。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陳卓瓊文並攝

(責編:郝孟佳、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