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40余所中外大學校長齊聚南開 縱論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2019年10月17日17:16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10月17日電 作為紀念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世界大學校長論壇16日在南開大學舉行。來自牛津大學、萊斯大學、格拉斯哥大學、伯明翰大學、阿爾伯塔大學、北海道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安地斯大學、弗林德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北京大學、蘭州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等海內外44所知名大學的校領導及多個世界著名科研機構負責人、各國專家學者120余人齊聚一堂,共議世界一流大學的使命與能力建設。

正值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在致辭中表示,站在百年新起點上,學校正在總結梳理、重新定位,全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南開大學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踏上新征程。我們希望與世界各地的大學和機構加強友好關系。我們很高興與大家一道,為世界的繁榮和人類的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論壇上說,當前社會發展對創新的速度、質量和未來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各項事業中的角色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開放融合越來越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高校應培養更多綜合素質突出、又在特定方向鑽研精深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立足前沿科技領域和國家戰略需求,促進基礎研究和學科交叉,實現重大科技創新,弘揚人文精神,加強傳統文化研究,為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提出中國方案。

會上,曹雪濤與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識官菲爾·巴蒂(Phil Baty)、格拉斯哥大學校長安頓·馬斯凱特裡(Anton Muscatelli)、萊斯大學校長李達偉(David W. Leebron)等共同帶來主旨演講。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曹雪濤說,大學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使命,隨著技術創新和全球化的不斷深化,給高等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大學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學必須不斷探索如何在應對挑戰的同時抓住機遇,以確保自己能夠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一百年來,南開大學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同時重視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希望與會學者能在本次論壇充分交流、深入探討、分享經驗,共同為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貢獻力量。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識官菲爾·巴蒂(Phil Baty)

菲爾·巴蒂(Phil Baty)的主旨演講中結合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發布的報告,從數據角度解析世界一流大學的使命和能力建設,同時解讀了過去70年來中國大學和高等教育體系取得的進步。他說,重視應用科學、恢復高考和對外開放等特征成為近幾十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要素。巴蒂結合報告對中國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面臨挑戰表達了關注,“中國的頂尖大學現在表現足以與美國和歐洲最優秀的大學相媲美,如果繼續保持過去幾十年的勢頭,我們預測未來將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提升自己的世界排名。”

格拉斯哥大學校長安頓·馬斯凱特裡(Anton Muscatelli)

安頓·馬斯凱特裡(Anton Muscatelli)在主旨報告中強調,希望畢業生成為世界的改變者。許多格大畢業生通過他們的發明和研究改變了世界,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會告訴他們有責任使社會變得更好。因此,人的培養仍是格大最重要的使命。

萊斯大學校長李達偉(David W. Leebron)

李達偉(David W. Leebron)介紹了當今時代社會賦予大學的變化——“無邊界”。一方面,高等教育延伸到校園外,科學技術使網絡教育得到普及的同時也使終身教育成為可能,教學方式不再傳統,學生也不再僅指普通大學生﹔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跨越了地理邊界,高等教育發展具有國際化特點。互聯網、朋友圈、合作伙伴、海外分支、本地社會,學校建設與發展的層次更為立體復雜。他認為,杰出的大學要有影響世界的能力,世界一流大學要具有世界眼光。一流大學之所以區別於其它,主要在於擁有為人類社會及福祉奉獻力量的使命感,對真知孜孜以求,在競爭合作中謀進步,發展眼光長遠,學科布局合理,投資未來人才。

當天還舉辦了三場分論壇,與會校長與學者們分別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標准是什麼?”“世界一流大學的使命是什麼?”“如何提高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能力?”三個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本次論壇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廣闊視野下,對世界一流大學的使命與能力建設進行一次開創性的探討,並聚焦當今世界大學共同面臨的挑戰展開前沿學術交流,共同探求實現高等教育卓越教學和提高創新能力的途徑。(孫競 實習生張楠)

(責編:孫競、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