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村民認可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

 ——記雲南省臨滄市螞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華中科技大學援滇干部宋建濤

2019年10月17日18:30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村民認可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

“宋書記,吃飯了沒?到家裡來吃飯啊。”華中科技大學援滇干部宋建濤記不清自己在螞蟻堆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每當走村入戶,這樣的話村民對自己說了多少遍。回憶起在村裡的生活,他仍激動不已,“鄉親們把我當成自家人,這種認可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

日前,記者見到了宋建濤。兩年時間,這位文質彬彬的高材生褪去了一身書生氣,皮膚被晒得黝黑。一談到螞蟻堆村的變化,他就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嘴角向上咧著,顴骨和眼睛“擠”在一起:“村裡的路修起來了,房子蓋起來了,村民們再也不用為衣食擔憂了!”

把准脈,治貧困根本

螞蟻堆村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是深度貧困鄉螞蟻堆鄉的4個重點貧困村之一。2017年10月,宋建濤來到螞蟻堆村擔任“第一書記”。剛來時,宋建濤被螞蟻堆村破敗的景象驚呆了:“破破爛爛的房子,破破爛爛的路,什麼都是破破爛爛的。”

看著這眼前的情景,宋建濤當即決定,要弄清楚貧困的根源。來的第二天他便開始了進村入戶走訪調研。

螞蟻堆村最遠的一個寨子距離村委會有12公裡,沒有上山的路,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宋建濤隻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泥巴走過去。他忘不了到了寨子后,進入一戶村民家裡時看到的一幕:一位年邁的老婦人,3個稚氣未脫的孩子,還有一個臥在床上的中年男人,一共5個人蝸居在這間家徒四壁的房子裡。老人顫顫巍巍地告訴他:“因為家裡太窮兒媳婦走了,兒子騎摩托車又出了車禍,精神也不正常了。”

因為家裡沒錢,支付最基本的生活費都捉襟見肘,老人不願讓3個孩子去上學。宋建濤花了3個多小時做老人的思想工作,隨后他又跑到當地民政局幫一家人申請低保,到學校落實3個孩子上學的事兒。在他的爭取下,3個孩子很快重返校園,宋建濤又聯系校友捐款幫孩子籌集生活費。

類似的情況,宋建濤還遇到過很多,“扶貧不能治標不治本”是他堅持的工作原則。怎樣才能徹底幫村民們脫貧呢?在他看來首先要解決村民的思想問題。此外,宋建濤經過一番探尋,發現當地的茶葉資源非常好,但村民們不懂得推銷,“治本”的抓手似乎有了點眉目。

抓黨建、抓經濟,一個不落

剛到螞蟻堆村時,宋建濤就收到了一個“大禮包”:因為組織工作無力,村黨組織被評為“縣級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這種狀況必須改變!”經過一番思索,宋建濤推動將村裡的黨支部由原來的5個變成了3個,同時抓住黨員干部群體這個“關鍵少數”,對工作不積極的支部干部督促其盡快改進。村裡推行了黨政聯席會制度,每周定時“上報、反饋、解決”村裡的問題,旨在培養村裡致富帶頭人的“農民講習所”也開起來了。

經過一番努力,村民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宋建濤開始謀劃幫村裡打造自己的產業,籌建螞蟻堆茶廠。

剛開始,資金的問題難住了他。那段時間,村民們每天都能看到宋建濤在窗邊徘徊,眉頭緊鎖著不停地打電話向校友求助。他發出了近百封郵件,最終得到了一部分校友和校辦企業的回應。

在學校的幫助下,他又聯系上了天津元順物流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同意考慮捐贈,但需要宋建濤登台作一次報告陳述捐贈理由。報告的最后宋建濤激動地說:“無論今天能否得到捐贈,這個茶廠我一定要想辦法建!”聽眾被他的決心感動了,悉數決定捐款幫助螞蟻堆村建廠。有了資金,茶廠於2018年2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5月份完成建設並順利投產試運營。

人走了,產業照樣能運轉

茶廠建起來了,但怎麼運營、怎麼良性持續下去的問題,一直縈繞在宋建濤心頭。經過一番探索,宋建濤幫茶廠確立了“5+1”(“挂鉤幫扶單位+村黨總支+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運營公司”)的運營模式,該模式能夠盡可能確保茶廠正常運營,實現農戶、村集體和企業三贏。“現在,我走了茶廠照樣可以運轉。”宋建濤欣慰地說。

兩年下來,宋建濤和村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離開螞蟻堆村前的一件事讓他現在回憶起來仍感動不已。

7月的一天,螞蟻堆鄉黨委書記俸學鋒打來電話說:“宋書記,村裡面搞活動你要積極參與啊。”宋建濤一聽愣了:“什麼活動?我肯定要參加的。”“那就行,今天晚上7點鐘排練,你要去啊。”

宋建濤很奇怪:“究竟是什麼活動,我竟然不知道。”到了排練現場,拿到稿子他才茅塞頓開:這就是自己在螞蟻堆村駐村扶貧的故事啊。

舞台上,一名村民的心裡話讓宋建濤感動不已:“宋書記,我不是不想脫貧,我是擔心脫貧了,你就走了。”聽到這句話,淚水一下子沖出他的眼眶,台下的觀眾也紛紛拭淚。

兩年的駐村工作到期了,宋建濤要回歸高校的崗位,他對螞蟻堆村的未來信心滿滿:“每當看到山清水秀的螞蟻堆村和笑容滿面的村民,我都為有幸參與脫貧攻堅這項偉大事業感到幸運!”(程墨 王瀟瀟 龔明偉)

(責編:李依環、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