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投資教育 贏得未來

2019年09月24日09: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投資教育 贏得未來

  圖①:孩子們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裡,體驗模擬航空訓練。(人民視覺)

  圖②: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恆昌店巷小學學生向祖國告白。(丁根厚/攝)

  圖③: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小學的學生在上課。(黃孝邦/攝)

  圖④: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學生在進行足球訓練。(人民視覺)

  “家門口就有好幼兒園”(本報記者 王沛)

  操場內,用食品級塑料材料鋪就的透水花紋地面五顏六色﹔教室內,教育教學多媒體設施一應俱全,兒童益智項目琳琅滿目﹔走廊裡,孩子們的櫥櫃、作品擺放整齊,保潔阿姨正在擦洗地面……教師節當天,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機關幼兒園華山幼兒園一如往常,規范有序。

  該幼兒園所在的華山片區是濟南市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區。為解決回遷居民孩子入園問題,歷城區機關幼兒園教育集團在這設立了華山分園。

  “當時我正著急給二寶找幼兒園,這下家門口就有好幼兒園,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我們的孩子很幸運!”家長王倩說,以前村裡的孩子很多都是上村民自辦的幼兒園,自己的大寶就在村裡上的,隻有兩間平房,飲食安全成憂,老師也沒有資格証。

  華山幼兒園園長魏慶波小心翼翼地穿上白大褂,頭套腳套穿戴整齊,然后進入后廚。廚房裡,不鏽鋼水池干淨整潔,魚、肉、菜分離,確保衛生。“食品安全是大問題,我們每天都有專人試吃孩子們的飯菜。樣品櫃內每天都留存用餐樣本,放3天以便檢驗,計算好的食材每周清零。”

  今年9月,華山分園還新招了14名在編教師,保障教師隊伍穩定優質。“每年一開園就能報滿人,安置居民對幼兒園的認可度很高。”魏慶波自豪地說。

  近年來,濟南大力推進學前教育資源供給,2016年到2018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幼兒園746處,新增學位9萬余個,投入近17億元。濟南市教育局局長王品木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前教育,明確了學前教育財政性投入比例佔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不低於5%,經濟條件好的區縣不低於10%,這就從根本上保証了學前教育發展。”

  延伸閱讀:70年來,我國學前教育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科學的保教質量評估體系和教研網絡逐步建立。幼兒園數從1950年的1799所增加到2018年的26.7萬所,增長147倍﹔在園幼兒數從14萬人增長到4656萬人,增長331倍﹔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從0.4%提高到81.7%,已經超過世界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18年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覆蓋率達73.1%,“入園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隨遷子女入學有保障

  本報記者 江 南

  今年6月底,浙江杭州小學招生一年級新生現場確認的第一天,外來務工人員小田一早來到拱墅區莫干山路小學祥符校區門口,湊近了看貼在校門口的招生簡章、報名流程,神情透出幾分緊張焦慮。

  正在校門口指揮進場的校長錢娟萍看到她,主動上前詢問。原來,小田的居住証還在辦理過程中,要7天后拿到,孩子也還未辦理居住証。“孩子能報上名嗎?”小田有點緊張。

  錢校長詢問了她的工作情況和住處,看到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証取証回執單,肯定地告訴她可以先報名,隻要孩子在8月底前拿到IC卡居住証,就能入校就讀。小田聽了,這才鬆了一口氣。

  拱墅區是杭州市外來人口較為集聚的主城區之一,2019年全區30%的公辦小學一年級新生為新杭州人子女。為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入園入學權利,拱墅區“降門檻、平待遇、減流程、精服務”,構建報名入學的“暖心圈”。目前,隨遷子女在該區小學就讀,有隨班就讀和專門學校安排兩種方式:該區26所小學實施本地孩子與外來務工人員孩子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學習﹔莫干山路小學、明德小學、樹人小學、北秀小學和文淵小學則專門招收隨遷子女。

  近幾年,莫干山路小學、文淵小學等學校的報名人數大大超過招生計劃數,拱墅區想了“擴”“調”“借”等多種辦法。每年根據報名人數調整招生計劃,臨時擴班或對報名人數超招生計劃的學校進行區內就近調配,或挖掘學校現有空置資源,或向外借用場地。

  實際調配過程中,在政策范圍內盡可能精細化、人性化操作,把好事辦好。樹人小學三年級學生鄒軒一家2010年從外地來到拱墅區,媽媽在酒店前台工作,爸爸是出租車司機。今年,鄒軒的妹妹鄒芳也到了讀小學的年齡,但按照現在的居住地址,妹妹要到莫干山路小學祥符校區報名。兩所學校距離遠、上學的路線也相反,鄒軒的爸媽犯了難。了解到他們家的情況,區教育局和學校為他們解了難題,兄妹倆能夠一起在樹人小學讀書了。

  延伸閱讀:隨著教育公平的推進,地方各級政府著力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政策,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406.6萬人,佔在校生總人數的比例為9.7%,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為79.7%。

  “辦學條件改善從未放鬆”

  本報記者 張 棖

  9月初,內蒙古林西縣統部鎮寄宿制小學迎來開學季,孩子們有說有笑從6輛嶄新的校車上走下,歡快地跑進校園。“過去每周回家一趟得花10多元,現在一次隻要一兩元,在村口就有校車可坐,方便、安全還省錢。”五年級學生張語晴說。

  “我們的學生主要來自周邊7個行政村,最遠有30多公裡,由於離家較遠,全校大部分孩子要在學校寄宿。為保障孩子們回家的便利與安全,縣裡專門為學校配備了新校車,並給予補貼。”統部小學校長李佔臣介紹。

  校車只是統部小學近年來巨大變化中的一部分,住宿條件的改善更讓孩子們在這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以前宿舍條件很差,大家睡的是‘大通鋪’,一個房間擠十幾二十個人,別提多難受了,后來變成了三個人擠兩張床,還是不方便。宿舍樓裡沒廁所,晚上得到室外,冬天又遠又冷,特別麻煩。”從幼兒園就在這裡就讀的五年級學生張芮瑜回憶道。

  如今走進統部小學的宿舍樓,整齊明亮的上下鋪鋪著統一顏色樣式的床單,被子疊得四四方方,每層樓內都配備了飲水機、保溫桶,設置了盥洗室和水沖式廁所。“現在一個宿舍6到8人,一人一張床,再也不用擠了。晚上洗漱、上廁所也方便,每周還能去淋浴室洗澡。大家把這裡當作另一個家,都自覺維護宿舍整潔。”張芮瑜說。

  “2017年林西縣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雖然過去我們並不富裕,但對於辦學條件改善從未放鬆。”林西縣政府副縣長楊景林表示。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各級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優先滿足農村牧區薄弱學校辦學需求,累計投入資金92.51億元,新建(改擴建)校舍建筑308萬平方米,惠及76個旗縣、2087所學校。

  延伸閱讀:截至2019年4月底,全國共新建、改擴建校舍2.21億平方米,購置價值999億元的設施設備,基本完成五年規劃建設任務。全國99.8%的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辦學條件達到“20條底線”要求,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顯著改善,許多農村學校成為當地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

  “學校裡的午飯可好吃了”

  本報記者 黃 嫻

  臨近中午,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寧谷鎮中心校的教室書聲琅琅﹔食堂裡,精心烹飪的三菜一湯香味已開始彌漫。11點50分,下課鈴准時響起,操場頓時變得熱鬧——這所容納2385名學生的鄉鎮小學,有條不紊進入“午餐時間”。

  辣子雞、青椒肉絲、肉絲豇豆、肉絲小瓜湯,再加一個煮雞蛋,五年級的吳詩語吃得津津有味:“學校裡的午飯可好吃了!”

  寧谷鎮中心校校長李佳勝說,學校覆蓋周邊3公裡,過去有的學生中午回家吃飯,來回需要一小時﹔有的在商店裡買點小零食充飢﹔有的直接餓著肚子上下午的課。“‘一聲鈴、一頓飯、三公裡’曾是學校師生、家長邁不過的坎。”

  2012年,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貴州在65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全面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好政策傳到了寧谷鎮中心校。那個假期,學校派人守著食堂工地,一個月把食堂建了起來,並請來鎮上的大廚,在開學之際,准時讓孩子們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為保証學生吃得安全、健康,伙食食材由縣裡搭建專業平台公司檢測並配送﹔為讓學生吃得更好,區裡還“自掏腰包”,給每名學生每周送去4枚雞蛋……

  營養餐逐步從“吃得上”向“吃得好”轉變,學校也出現了一些變化:曾經校園裡全是“小個子”,近些年已經出現越來越多高過老師的學生﹔“更驚喜的是,以往鄉鎮生源有條件的都往城裡跑,這幾年每年都有回流。”李佳勝說。

  在貴州,寧谷鎮中心校的變化不是個案。目前,貴州380余萬農村中小學生全部吃上了營養餐。

  延伸閱讀:我國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營養改善計劃膳食補助資金1248億元,並安排3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試點地區學校食堂建設。截至目前,共有29個省份1631個縣實施了營養改善計劃,受益學生達3700多萬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跟蹤監測顯示,2017年,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男、女生各年齡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提高1.9厘米和2.0厘米,平均體重分別增加了1.3千克和1.4千克。

  農村學校提升軟實力

  本報記者 禹麗敏

  新學期伊始,走進位於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大水坑鎮的鹽池縣第四中學,正值課間休息時分,校園喧囂熱鬧。這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大多生源來自農村地區。不過從校長劉歡筠的教學經驗來看,城鄉的教育差距很小。

  “這些年,義務教育均衡水平不斷提高,政府在資金上投入的力度很大,尤其在教學硬件上,城鄉幾乎沒有區別。”劉歡筠說:“教育與互聯網的相互融合,讓農村學校普遍短缺的軟實力也大大提升,教育是真的插上了翅膀!”

  為了補短板、強弱項,吳忠市將鹽池、同心、紅寺堡連片貧困地區的18所學校與市區優質學校組建為城鄉一體化教育均衡發展共同體。

  “共同體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平台不僅有實地的課程觀摩指導,還有線上的資源交流和共享。”語文教師劉艷榕習慣用教室內的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授課。“我在備課的時候,看到有用的素材,隻要手機一拍,就可以互聯到電子屏幕共享給學生。”

  劉艷榕所分享的,只是授課形式變革的一個小方面。寧夏在2017年便完成了以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廣泛應用為核心,融合教育資源、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功能的“教育雲”建設,“教育雲”為150多萬名師生、2000多所學校和廣大社會公眾提供服務,使“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變為現實。去年,寧夏成為首個獲批的“互聯網+教育”示范區,計劃在5年建設期內,實現在教育資源共享、創新素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學校黨建思政和現代教育治理方面的引領示范。

  延伸閱讀:2018年,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98.0%、多媒體教室比例達92.3%,學校網絡教學環境大幅改善。教育資源服務供給能力不斷增強,“農村中小學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有效解決了400多萬邊遠貧困地區學生因師資短缺而開不齊開不好課的問題。國家數字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接入各級地方平台73個,師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增加到7900萬個,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版式設計:郭 祥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