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在教書育人中收獲幸福

2019年09月18日09:0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教書育人中收獲幸福

  於瑾和學生們在一起。資料圖片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生、同事的口中,國際金融貿易學院於瑾教授是仙子、天使、女神,聰慧、純粹、溫潤包容,與囂雜的塵凡無爭,一心都在追求完美。離去一年間,門下弟子每每見面,相對泫然。於瑾的師母王福恆聽說於瑾被對外經貿大學追授模范教師后說,“她是模范教師,她更是精神楷模!”

  “我回去歇一會兒啊。”2018年5月24日上午,完成博士生論文指導后,極度疲憊的於瑾跟同事們告別。回到家中,她還回復了6名本科學生的論文修改意見,可入睡后就再沒有醒來。家人遵照於瑾一貫的低調性格,沒有廣為告知,但在八寶山的送別儀式現場,四百多學生排出長隊,擠滿了大廳,許多於瑾課上的旁聽生都趕來送別。這位素色裙、波波頭、說話溫柔可愛、總是淺淺微笑的老師默默地印証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古語。

  上講台,精益求精

  在大學校園裡,一些學生偏向選內容簡單、容易拿高分提績點的課,喜歡妙語連珠的熱鬧課堂。於瑾教的是復雜艱深的微觀金融,也不是天生的“段子手”,但她的課卻受到一屆屆學生的追捧。

  “很多老師為了方便基本用PPT講課,於老師很少用,不僅如此,她還堅持為學生編寫學案。”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洪俊杰對此印象深刻。與靠著一沓發黃講義在講台上一站十幾年的教師不同,於瑾每次登台授課都會重新備課,教案總是最新的。於瑾的丈夫王文靈告訴記者,於瑾每次開課,頭一天都要在電腦前忙到深夜,把最新的實例和金融數據補充進教案,做完准備工作常常失眠。

  但站上講台的於瑾總是神採奕奕。2017級碩士生賈敏回憶,於老師講課非常注意觀察學生、調動氛圍,每到內容復雜、集中的段落,就要和學生眼神交流,確認沒有游移的眼光,才會繼續進行。而遇見學生有精神疲憊跟不上的情況,她就打個趣“小朋友們快支撐不住了,我們休息一下吧”。“於老師一堂課講下來常常滿頭大汗。”

  “於老師喜歡賣萌,喜歡歪著頭、裝作一臉困惑地開我們玩笑,喜歡笑瞇瞇地叫我們‘小朋友’。”2016級本科生任正用“可愛”來形容於瑾,而“小朋友”“小可愛”也是於瑾常常用來稱呼學生們的口頭語。“我和於老師隻有貨幣銀行學的一課之緣,但這門課我真正理解學懂了。信手拈來的金融時事、融會貫通的概念模型,讓這門高深的課平易近人起來。”任正回憶,在去世前一周,於瑾還為她從家帶來了最新版投資學課本,這是一次課間閑聊她偶然提及想自學的。“現在看著那本厚厚的課本,想到再也難以回報老師,隻能把這份情感埋在心裡,告訴自己要銘記、要努力。”

  做科研,心系育人

  20世紀80年代的金融教育缺乏數理訓練支撐,一般老師都會選擇宏觀金融作為教學和研究方向。但隨著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加速,於瑾敏銳地感覺到,未來需要懂微觀金融、會做定量研究的人才。對自我高要求的她自學補齊了相關數理知識,成為國內第一批研究金融衍生品、期貨、期權等微觀金融問題的學者。

  於瑾的博士導師王紹熙教授說:“在我帶的學生中,於瑾是尖子中的尖子,很早就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不少論文。”於瑾的博士論文《利率期限結構研究》就是直面金融領域最根本的資金價格問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評定教授職稱時,於瑾獲得全票通過。最近十年,於瑾研究新興市場金融,其成果被“期權之父”、諾獎得主羅伯特·默頓收入麻省理工學院金融教學材料。“於瑾對新興市場的研究引人注目。”聽到於瑾去世,默頓深感惋惜,親自擔任了於瑾教育基金會學術委員會的主席。

  但在后來的科研生活中,於瑾並沒有走上追逐科研錦標、學術頭銜的道路,而是將自己的研究心得注入教學體系、教材建設中。九十年代末,院領導找到於瑾,希望她挑起重擔,開設新的微觀金融課程“投資學”。她搜羅最新資料數據、悉心研究,打造出一門貼合實務的王牌課程。后來,院裡引進學習微觀金融的年輕教師,於瑾又毫不猶豫將自己多年積累、反復打磨的教案送給了他們。“她對我講,年輕人海外留學歸來,知識體系更完備,多些支持,他們一定能比我們強。”蔣先玲說。

  學高才能為師,於瑾將自己在微觀金融領域的研究轉化為授課內容,豐富扎實的教學內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課堂一再擴容。學院的“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証券投資基金”“証券投資實務”等課程都是在於瑾手中建設起來的。“可以說,於瑾老師為奠定對外經貿大學的現代金融課程體系作出了獨特貢獻,我校的《投資分析》《國際金融市場》《貨幣銀行學》等教材都是由她主編的。”洪俊杰說。

  於瑾關注前沿、關注實務也是在為學生的研究蹚路。於瑾的學生張少青說:“學生選擇論文方向時,於老師從來都是自己先閱讀相關文獻,不會布置沒讀過的文獻。”多位學生都提及,開題的時候,於老師的指導說明都在三頁以上,列出各種方向,附上案例﹔修改論文時,於老師都是逐字逐句修改和批注……“畢業答辯,論文框架、講述方式、可能的問題,於老師准備得比我們還充分,讓我們既愧疚,又深受勉勵。”賈敏說。

  課堂外,照亮他人

  “於瑾姐姐總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對別人的需求明察秋毫,談吐委婉、舉止得體,而我總是直來直去。她總能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收獲幸福。”同事江萍說,與於瑾的交往讓自己反思,變得更包容、更有耐心了。“溫柔如水的她,內在卻擁有著巨大的人格力量。”

  潤物無聲,在一次次抉擇中,於瑾的人生態度影響著她的學生。面對年薪百萬的境外發展機會和赴陝西安康當駐村第一書記的選擇,碩士范蔚然選擇了后者,“於老師就是把看似平凡的事做到最好,她一定會理解我”。而當何亮宇本科畢業后想去甘肅支教,又擔心前途,猶豫間是於瑾堅定了他的決心:“等你支教回來,隻要你願意,我當你導師。”

  結婚、生孩子……很多學生重要的人生時刻,於瑾都應邀在現場見証。除了學術之外,人生、事業、情感、家庭都會成為於瑾和學生交流的話題。2012級碩士王俊剛剛入學時驚訝地發現,有的早年畢業的學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依然不忘從外地趕來看於瑾,深夜長談,后來她理解了,“於老師發自內心地關心學生,雖然自己不發朋友圈,卻能記住學生的動態,在情緒低落的時候關心我,和我們聊天。她的溫潤善良給人一種向上的能量”。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位南開大學畢業的外資銀行高管受到於瑾的影響,十多年來自費往返京津到學校開課。原來,為了解決書本與實務的脫節,於瑾想方設法發動親屬、校友等社會關系,找來業界專家給學生開課。當時學校給的講課費不多,於瑾覺得過意不去,便跟請來的人說,我替你去領講課費,轉身自己添一部分錢給到人家。蔣先玲說:“很多業界大牛幾乎義務地來幫於瑾這個忙。於老師的誠懇、不計回報的付出感動了他們,這就是她的人格魅力。”

  了解到於瑾的事跡后,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說,金融行業總愛講“杠杆”,於瑾這樣的老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影響了那麼多人,她的育人“杠杆”作用是最大的。

  時光流逝,轉眼一年多了,清明、周年,於瑾的學生們會自發地相聚、去陵園看望恩師。“於瑾是一個細心、耐心的人。每逢各種紀念日、節日,於瑾總會寫個小卡片、做點小玩意,讓生活充滿意趣。她散發的光輝讓每一個身邊人都暖暖的。”王文靈說起於瑾傷感難抑:“於老師其實找到了最適合她的職業,教書育人的工作沒有止境,在這個崗位上,她可以心無旁騖地追求完美,也將自己的才華用在塑造優秀的人身上,在這點上,她是幸福的。”(記者 劉博超)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