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9大學校長“開學第一課”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寄語新生:剛健篤實 輝光日新

2019年09月07日15:11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學校供圖)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6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正式舉行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校長張軍在發言中寄語5500余名新同學:希望同學們心中有夢想、肩上有責任、腳下有力量,做“明德致遠、寬厚基礎、精深求是、包容創新”的高層次領軍領導人才,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張軍在題為《剛健篤實 輝光日新》的演講內容節選如下——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趙長祿書記,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向4482名碩士研究生同學,1046名博士研究生同學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祝賀!你們當中,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同學都是“90后”,甚至還有“00后”——最年輕的碩士隻有18歲,最年輕的博士隻有19歲,你們風華正茂,朝氣蓬勃!大家的到來,為北京理工大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別樣的生機!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櫛風沐雨和改革開放成就了現在的新中國。在發展的道路上,北京理工大學是建設者,更是先行者。回首1940年,抗戰硝煙正濃,無數有志青年為了理想前赴后繼奔向延安。為了吸納知識分子服務邊區生產,同時為抗戰建國儲備人才,北京理工大學前身延安自然科學院應運而生,黨的理工科高等教育也就此起步。穿越“雄關漫道真如鐵”的崢嶸歲月,北京理工大學篳路藍縷、砥礪前行,愛國奮斗、矢志創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中國科技史的第一。

同學們,作為新一代的北理工人,從今天開始,你們將在這片有著厚重紅色底蘊的土地上成長。研究生求學的幾年時光,正是你們培育高尚品德、積澱豐厚學養的關鍵階段。“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北理工為你們提供了一方沃土,我相信,你們在北理工求學收獲的將不只是知識,還有一代代北理工人愛國求真,深中篤行的精神。那麼,什麼是北理工的求學之道呢?

求學之道,要進德修業,開創新境界!

在北京理工大學79年的發展歷程中,立德樹人一直是辦學根本。“中國預警機之父”——我校1956級校友王小謨院士,因其突出貢獻,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69年,王小謨響應國家號召,從大城市趕赴貴州,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情況下,以超常規的速度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部中低空雷達,使我國在該領域與美、英等強國同台競技。和當年的王小謨一樣,在今年的畢業求職季,57位畢業生選擇去西部、去基層、去祖國需要的地方,其中大半為研究生,他們懷揣志向與理想,肩負責任與擔當,將深沉的愛國情懷書寫在祖國的遼闊大地上。

同學們,志當存高遠,修身先立德。崇德尚行、學術報國是一代代北理工人的孜孜追求。希望同學們以前輩為榜樣,不忘初心、不改志向,在薪火相傳中揚帆起航,在愛國奮進中鑄就輝煌!

求學之道,要求精求是,提升新高度!

“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是老校長徐特立先生的諄諄教導﹔“德以明理,學以精工”,表達了北理工獨特的精神氣質。“80后”教授王博就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求是、精卓的內涵。他專注學術,北大畢業赴美,用四年時間,在密歇根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完成碩博學業,學成歸國,扎根北理工。他執著科研,從2004年接觸金屬有機骨架(MOF)材料,到把MOF材料廣泛應用於大氣治理、污染物降解等領域,王博率領團隊進行了成千上萬次實驗,最終實現該材料對PM2.5的濾除達到99.5%,研制成功“防霾利器”。但他並沒有停歇腳步,而是將研究領域繼續拓展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戰略需求上,取得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科研成果。

同學們,“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像王博這樣的老師在北理工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見賢思齊,以探究真理為己任,一次次向未知發起沖擊﹔以精益求精為態度,懷匠人之心,琢時光之影﹔以追求卓越為目標,制勝未來,與時代同行。

求學之道,要領異標新,煥發新光彩!

毛澤東同志說過,一部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歷史。由“必然”走向“自由”,就要通過“創造”“求新”來實現。你們的師兄、我校的特別副研究員,光電學院2014級直博生付時堯就用創新點亮了自己的逐夢之光。在博士入學之初,他沒有選擇深耕傳統方向,而是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新型結構光場及應用”這個全新研究領域。他承星履草,反復推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思想和技術,為光子軌道角動量的實際應用提供了重要基礎,個人也獲得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稱號和中國光學領域最高榮譽——“王大珩光學獎”。

同學們,“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希望同學們讀研期間學會創新思維、批判思維、顛覆性思維,想別人所未想、做別人所未做,力學篤行,敢為人先。

求學之道,要兼收並蓄,展現新氣象!

兩個月前,一場新車發布會在北理工人的朋友圈刷屏,純電動方程式賽車“銀鯊Ⅷ”與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灰鯊Ⅲ”正式亮相。這背后,是一個成立十年、披荊斬棘的國際化專業賽車團隊——北理工方程式賽車隊。車隊“黑鯊”、“銀鯊”賽車分別蟬聯全國總冠軍,並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最高水平比賽,取得不俗戰績。十年,十多個學院,本碩博三個層次,近500名隊員,他們通力合作,戰勝了發動機受損、電池自燃、賽車焚毀……等無數打擊,涵育著獨屬於他們的團隊默契,協作精神更是深植於每位隊員心中。

同學們,“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開放包容”是當今中國的全球觀,也是北理工的文明觀,希望同學們在更加開放的北理工,培養大局意識、團隊意識和服務精神,在協同共進中不斷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中國,正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波瀾壯闊的新畫卷已經展開,任重道遠的新征程已經啟航。同學們,北理工的求學之道無他,為學者,剛健中正,篤實力行,輝光照映,日新其德。希望同學們心中有夢想、肩上有責任、腳下有力量,做“明德致遠、寬厚基礎、精深求是、包容創新”的高層次領軍領導人才,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責編:何淼、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