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新文科“新”在哪兒?並非“科技+人文”那麼簡單

2019年07月23日09:3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本期嘉賓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孫正聿

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王博

雲南大學黨委書記、雲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文勛

亮點速覽

□文科教育不僅要使受教育者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門技能,以成為能夠從事某種工作的“某種人”,還要使受教育者豐富情感、陶冶情操、開發潛能,使其成為“人”

□必須改變把教育定位為“傳授知識”,把教材定位為“標准答案”,把教學定位為“照本宣科”,把文科視為枯燥的條文、現成的結論和空洞的說教的教學狀況

□在劇烈變化的時代,科學技術相對於人文學科的存在感更加明顯。人文學科應該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被科學技術改變的世界,關心變化的中國與世界,重新思考為人之道

□新文科建設在堅定中國文化主體性的同時,要拓展國際視野、秉持天下情懷,更自覺地把中國所處的世界作為重要的研究對象

1、實現培養“某種人”與培養“人”的統一

光明智庫:當前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在您看來,這個“新”是相對什麼而言的?突出強調新文科建設,是出於哪些考慮?

孫正聿:新文科的“新”,首先應當是文科的教育理念之新,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培養目標上,努力實現培養“人”與培養“某種人”的統一﹔教學內容上,努力實現文明的傳承與創新的統一﹔教育觀念上,努力實現提升能力與人格養成的統一﹔人才評價上,努力實現“上得去”與“下得來”的統一。

人文科學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與文明為伴的人,因而需要全面地培養人的德行、智能、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情操。文科教育具有崇高的人文理想和深刻的人文內涵。它不僅要使受教育者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門技能,以成為能夠從事某種工作的“某種人”,而且要使受教育者掌握自己時代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豐富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開發自己的潛能,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使自己成為“人”。

文科教育是個體認同歷史、社會和時代的基礎,也是歷史、社會和時代認同個體的前提。新文科建設,最為重要的是在培養目標上實現培養“某種人”與培養“人”的統一,使受教育者真正與文明為伴。

林文勛:按照培養計劃,新文科重點是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與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養新時代的哲學社會科學家。但新文科並非科技和人文的簡單相加,新文科之“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瞄准新方位。新文科既要立足當下,更要面向未來,面向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面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面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要求我們著力改造和提升現有人文社會科學,使人文社會科學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發揮時代性、思想性、引領性作用。

肩負新任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提出了新任務,要求我們在學科建設、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下功夫,抓好學科體系建設、隊伍建設、理論高地建設、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智庫和平台建設、國際交流和合作能力建設,開創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新階段。

運用新方法。當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我們要把握科技革命對人文社會科學帶來的影響,更新學科理念,創新學科方法,學會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人文社科研究,著力推進人文社科研究范式革命,不斷完善學科組織方式,以新科技激活思想力,開創人文社會科學發展新局面。

  2、反思傳統文科:關心變化的中國與世界

光明智庫:事實上,即使沒有冠以“新”字,“文科”對於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國家發展的意義也從來不容忽視。在今天提出新文科之際,是否有必要重新審視人文學科的價值與意義?

孫正聿:文科教育是人類文明傳承與創新的園地,不僅是歷史文化的傳遞活動,而且是歷史文化的創新活動。文科教育是形成未來的重要因素。它激發個體的求知欲望,拓寬個體的生活視野,培養個體的理論思維,升華個體的人生境界。因此,要審視人文學科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更好把握新文科建設,必須改變把教育定位為“傳授知識”,把教材定位為“標准答案”,把教學定位為“照本宣科”,把文科視為枯燥的條文、現成的結論和空洞的說教的教學狀況。

新文科的教育觀念,是在專業教育中使受教育者以現代思維方式建構現代的科學世界圖景、以現代的價值觀念規范現代的行為方式、以現代的審美意識探尋現代的生活旨趣,成為有教養的現代人。新文科教育,必須突出能力培養,特別是理論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培養學生捕捉和把握時代性問題的理論洞察力、分析和提煉時代性問題的理論概括力、闡述和論証時代性問題的理論思辨力、回答和解決時代性問題的理論思想力。在提升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中立德樹人,這就是人文學科肩負的重要使命。

王博: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人文學科萎縮或者沒落的聲音。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在科學技術的巨大影響力面前,人文學科在當代世界的無力感。與自然科學相比,人文學科的態度相對保守:科學始終面向未來,人文學科更留戀傳統﹔科學直接面對經驗,人文學科更重視經典﹔科學關心客觀世界,人文學科更關注社會價值。在劇烈變化的時代,科學技術相對於人文學科的存在感更加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學科特點決定的。但基於反思的立場,人文學科應該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被科學技術改變的世界,關心變化的中國與世界。

林文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科學雖然偉大,但它隻能回答‘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應當如何’的價值目標卻在它的視野和職能的范圍之外。”當今世界面對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了新的時代命題,要求人文社會科學做出新的回答。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扎根於時代的脈絡之中,以勇於探索的精神回答新時代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前沿性研究引領學科發展。隻有緊跟時代步伐,回應時代關切,發出時代聲音,才能更好指導社會實踐,進一步彰顯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與意義,使其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

在這方面,學術史上的“魁閣時代”可以給我們諸多啟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吳文藻、費孝通、許烺光、陶雲逵等一批學者齊聚雲南,在邊疆開創了中國社會學,鑄就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魁閣時代”,留下了寶貴的學術遺產。同時,魁閣學人始終把自己的學術研究融入時代之中,堅持知行合一,把文章寫在了中國大地上。那個時代雖已離我們遠去,但它留下的大批學術精品和魁閣精神卻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在時代激蕩下煥發生機與活力。

  3、打破壁壘,著力推進融合教育

光明智庫:現代教學分科在越來越專業化、細分化的同時,交叉化、融合化的趨向也越來越明確。如何看待這種“分分合合”?

王博:由知識和學術分工而來的學科分化,極大地促進了知識的進步和對於世界的精細認知。對局部和細節的研究越深入,對學術整體性視野的需求也就越強烈,跨學科的綜合協同成為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動力。

新文科建設強調學科交叉,反映了目前學科發展的新趨勢,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數字人文就是近年來新興的文理交叉領域,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專家與人文領域的研究者合作,使數字倉儲、文本挖掘、數字圖書館、虛擬現實、信息可視化等信息技術在人文領域得到應用,為傳統的人文研究和教學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林文勛:新文科的顯著特征就是交叉融合,融合就是互動、創新和突破。推進新文科建設,關鍵就是要打破院系專業之間、學科之間、學科與社會之間的壁壘。因此,要著力推進融合教育,把教書和育人有機融合在一起,把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有機融合在一起,把教學內容與學生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有機融合在一起,努力培養具有批判精神、獨立思考能力、高度社會責任感、跨學科知識和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當中,既要考慮學生在校期間的培養,又要考慮學生的長遠發展,立足時代培養人才。

孫正聿:新文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當是雙重的:既要培養“上得去”的學術研究型人才,又要培養“下得來”的應用操作型人才。為此,必須改變長期以來既“上不去”又“下不來”的知識儲存型的人才培養模式。

4、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之基

光明智庫: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您認為,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方面,新文科承擔著哪些使命?

林文勛:人文社會科學始終關注人類的前途命運,致力於揭示現實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規律,為解決人類社會的發展問題提供理論和方法論基礎,因而成為人類認識世界、變革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強大思想武器。當今時代,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人文社會科學承擔著重要的職責使命。

具體而言,包括人才培養的職責與使命。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隻有培養出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質人才,才能通過發展跨文化交流,促進民心相知相通。新文科建設要不斷將學科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隊伍。

文化傳承創新的職責與使命。新時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就是要將文化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文化育人與文化引領相結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服務經濟社會的職責與使命。新時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必須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追蹤學科前沿,不斷加強咨政建言、服務社會的能力,提升為人文社會科學社會服務的貢獻度與美譽度。

國際交流合作的職責與使命。當前,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時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應該不斷推進跨國研究、合作與交流,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為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蓄積青春力量。

王博:從學科建設的角度,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求新文科建設在堅定中國文化主體性的同時,拓展國際視野、秉持天下情懷,更自覺地把中國所處的世界作為重要的研究對象,強化區域國別研究,形成對於世界各個國家和不同文明的客觀認知。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著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近年來,北京大學通過南南學院和燕京學堂等項目,積累了豐富經驗,既提供了讓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共處合作的空間,也為未來世界提供了彼此聯系的紐帶。這提示我們,要讓廣大青年學子知中國、懂世界,不斷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張勝、王斯敏、胡海男、蔣新軍、王佳)

(責編:實習生(徐瑋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