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支教日記:助推學校做實教育扶貧

田學明
2019年06月19日10:25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支教日記,助推學校做實教育扶貧

晚上八點多,我提著牛奶到孩子們住的宿舍門口,他們都還趴在宿舍的小桌子上學習。開始隻有四五個孩子來拿,他們拿到牛奶后高興地跑到隔壁宿舍,孩子們一下子都涌了過來。眼巴巴地望著牛奶箱子,幾個孩子興奮地喊道:“錢老師,真好”。班上的一名小男生拿到牛奶,趕緊聞了聞,然后笑得很開心。

我想今晚他們會有一個甜甜的夢,夢裡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來到這裡的第二天,我走進課堂,開啟了真正的支教生涯。我接手的是六年級,隻有一個班級,是這個學校裡最大的班級,有11名學生。四、五年級分別隻有4個孩子。”

“雖然我的自我介紹很簡短,這11名孩子卻坐得端端正正,盯著我,顯然他們對這個‘城裡’來的老師充滿好奇,充滿期待。第一課,我也沒有講得過多,只是想通過孩子們的語言表達,來大概了解他們學習的程度。在讀課文的時候,班上的一個小男生站起來。當他讀到自己要分享的句子時,我驚呆了,我驚訝的是:這孩子原來是個大舌頭。讓我還感到驚訝的是班上卻沒有一名同學因為他的大舌頭而嘲笑他。我第一次感受到山裡孩子的淳朴。”

“深秋的鹽池縣,涼風習習,而在鹽池縣麻黃山中心學校的操場上,伴隨著音樂,孩子們歡快地做著廣播體操。我到這裡支教一個月了,深深感受到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的辛苦,感受到了山區孩子們的熱情淳朴。我想我會用自己的耐心贏得他們的信任,也會用自己的師愛喚起他們的自信。”

學校錢麗靜老師在日記中細密地記錄著在麻黃山中心學校的支教生活。

還清晰地記得錢老師主動請纓赴麻黃山中心學校支教時的場景,作為校長的我既感動又煩心。她是赴教育貧困地方支教的36位骨干教師中最年輕的一位,把一個小姑娘送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支教一年,我怕她吃不好,住不慣,工作上不適應。一路上就像送女兒出嫁的“啰嗦爸爸”一樣,反復叮囑她:“在工作和生活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及時打電話,發信息,學校和我都是你最堅強的后盾。”

在送錢老師前往麻黃山中心學校的途中,我還給她提了兩個要求,一是把支教當作一份精神的洗禮、一次人生的體驗、一段成長的歷程、一個發展的平台,把支教的地方當作“教育的第二故鄉”,負起責任﹔二是把最精華的教學理念和個人能力釋放出來,為兩校的對接幫扶、協同發展,發揮好橋梁紐帶的作用。同時,我也給她布置了一個“作業”,每周寫一篇支教日記,記錄支教生涯中的所見、所感和所想。

讓錢老師寫支教日記,我有兩個用意,一是可以及時地了解到她在麻黃山中心學校工作、生活、學習的情況﹔第二還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到結對幫扶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薄弱點在哪,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精准幫扶。

錢老師很上進,到麻黃山中心學校很快就適應了環境,融入到該校的教育教學中。給她布置的“作業”,她也總能認真完成,及時發送到我這邊,而拜讀錢老師的日記也成了我必做的“功課”之一。

除此之外,小錢老師在日記中每次都會針對麻黃山學校師生的需求,向我提出送教的內容請求。

“田校長,您下次組織教師來送課的時候,能送點體育音樂美術課嗎?我想給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增添一點亮彩。”

“田校長,收到您送來的學習用具,孩子們可高興了。”

“田校長,我代替孩子們謝謝您。您這次帶來的41箱牛奶、913本圖書,對於這些個一天除了三餐沒有零食吃的住校孩子來說,未來的很長時間,他們晚上都有牛奶喝、有書看了。”

讀著錢老師的日記,我常常陷入沉思: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脫貧先脫舊,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如何才能將優質資源共享,把教育扶貧工作做實?

基於錢老師對麻黃山中心學校教育教學盲點考察的反饋,學校與麻黃山中心學校多次對接交流。經過學校支部班子成員的研究討論,最終確定,圍繞“學校結對幫扶、名師送教指導、教研共享推進、資源有效整合、助學送暖讀書”五個主題,以“送教師、送教學、送教研、送培訓、送管理”為內容,把扶貧工作與教研共同體活動、主題黨日、同讀一本書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由學校名師工作室牽頭,以教研組為單位,每月開展一次送教下鄉活動。輻射教育教學工作各個領域,多層次多領域地加強兩校聯系,勾畫兩校發展未來藍圖。

作為一名教育教學的管理者,從錢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我相信:隻要像小錢老師這樣的優質教育資源能夠沉下去,教育扶貧工作一定能夠扎實、有效、接地氣地向前推進。

“曾記得有人說‘使人成熟的,並不是歲月,而是經歷’,從麻黃山中心學校教師身上我懂得了有一種精神叫無私奉獻,從麻黃山中心學校的孩子們身上我懂得了有一種學習叫求知若渴,從沉默的大山身上我懂得了有一種人生叫默默付出。”支教生活結束時,錢老師在最后一篇支教日記中寫道。

一種希望在麻黃山深處升起。

(作者系寧夏吳忠市利通街第二小學校長)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