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破解壓力困境從容走好高考這一步

俞國良
2019年06月04日08:5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破解壓力困境從容走好高考這一步

  高考前夕,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學高三學生在進行拓展訓練,放鬆心情。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編者按

  再過兩天,2019高考就要拉開大幕了。

  考試之前,考生該做什麼?是繼續深陷題海還是徹底放鬆,是大吃大喝還是油米不進,是倒頭大睡還是徹夜難眠?如何讓孩子在考試中,把自己十幾年的知識積累好好發揮出來,是每位家長都需要面對的考驗。如何讓自己通過幾天的考試,寫好人生這第一張答卷,充分地展示自我,是每個考生都必須面對的考驗。面對考驗自然壓力倍增,本期,我們約請心理學專家、一線教師,並結合“高考過來人”的備考技巧,為考生和家長備一份“安神劑”,在最后關頭,將高考這一步走穩走好。

  過度的壓力會擾亂人的生理機制進而引發心理問題

  壓力,猶如蔚藍天空中的一朵“烏雲”,給一碧如洗的美麗長空添上了另一道煞人“風景”。同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所面臨的形形色色、不期而至的壓力,也給原本涇渭分明、按部就班的生活畫上了色彩斑斕的“一筆”。何謂壓力,壓力是指人們在適應社會、適應生活的過程中,當環境的需求和自身的應對能力不匹配時,所感受到的一種身心緊張狀態。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壓力。毫無疑問,適度的壓力能轉化成動力,而過度的壓力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這種影響通常表現在情緒、認知、行為和生理等方面,如情緒上的焦慮、注意上的分散、行為上的沖動以及生理上的紊亂。

  過度的壓力會擾亂人的生理機制進而引發心理行為問題。從身心交互的觀點看,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生理機能異常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有關人類疾病的統計發現,其中身心疾病所佔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壓力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都有較大的影響。過度的壓力會損耗人們的心理資源進而催生心理行為問題。在壓力狀態下,人們的心理承受著巨大的負荷。因此,人們需要全力調動機體內各種能量或資源來加以應對。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心理資源是有限的,即人們對壓力的承受能力存在一定的閾限。嚴重而持久的壓力會讓人們產生持續的心理緊張,對心理資源造成嚴重的損耗,如使人思維狹窄、自我評價降低、自信心減弱、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最終導致心理疾患,如嚴重的焦慮、抑郁,乃至出現自殺企圖和自殺行為。

  積極情緒對消極心態有著很好的保護和緩解作用

  雖然日常生活中壓力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和方法,來減輕壓力事件的影響或化壓力為動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利用壓力創造更加精彩的生活。一般而言,做好壓力應對和心理調適,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第一,可以從生理上加以調節。壓力反應一定會在生理上留下印記,在所有生理系統中,隻有肌肉系統是可以有意識控制的。因此,人們可以嘗試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動,以降低機體喚醒水平,增強適應能力,調整因過度緊張而失調的心理功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具體方法包括:自我暗示法、身體放鬆法和深度呼吸法等。第二,可以從認知上加以調節。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緒ABC理論認為,壓力事件只是引發消極情緒和行為后果的間接原因,更為直接的原因則是個體頭腦中的非理性信念。這種非理性信念具有絕對化(如這次考試我必須考好)、概括化(如考試都考不好,還能干點什麼)和糟糕化(如果考不好,一切就都完了)三個特點。因此,可以通過改變對壓力事件如考試的不合理認知,進而改變消極后果。第三,可以從情緒上加以調節。積極情緒的擴展和建構理論認為,積極情緒能夠降低個體心理疾病的易感性,使個體更好地應對負性或壓力事件。一方面,積極情緒能夠有效保護壓力事件中的個體,減少事件引起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對於經歷了嚴重負性事件的個體,積極情緒作為保護因素能夠降低精神病症出現的可能性。研究發現,積極情緒對消極心態就有著很好的保護和緩解作用。例如,對於一個行走在茫茫戈壁灘的探險者來說,“我隻有一瓶水”和“我還有一瓶水”是完全不同的效果。第四,可以從人際關系上加以調節。諸多心理與行為問題的產生源於負面感受的累積效應。成長的路上多坎坷,當人們遇到壓力和困惑時,可以找幾個願意去聆聽且能給出意見的人,將心中的想法告訴他們以釋放內心壓抑的情緒、排解壓力帶來的負面體驗。

  破解壓力困境是順利完成高考的關鍵

  再過兩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將來臨,對此,許多學校、家長和孩子正處於“臨戰”前的重重壓力之下而不知所措。實際上,正確的應對方法是破解上述壓力困境,取得高考勝利。

  於學校而言,首先,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有助於減輕學生壓力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樣既可以轉移學生注意力,緩解考試壓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考試自我效能感。其次,要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提供專門的心理教師和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抗逆力和耐挫力等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提供合適的契機。最后,要提供考前的心理輔導和咨詢服務。面向所有學生,通過個別面詢、團體輔導活動、心理行為訓練、網絡咨詢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高考指導與服務,幫助他們緩和或減少即將來臨的高考壓力。

  於家長而言,首先,應給孩子不斷傳遞合理的期望。有些父母逼迫孩子隻能就讀重點大學或重點專業,考試隻能考好,不允許考差,這些觀念不但要摒棄,而且不可把自己的壓力情緒無端傳遞給孩子。其次,要與孩子多溝通。關注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臨考狀態,幫助孩子穩定情緒,穩定心態,維持積極向上的態勢,並盡可能提供健康的情緒表達機會,理解並尊重孩子﹔為孩子傳授應對壓力的經驗,幫助孩子積極面對壓力,克服心理障礙。最后,家長要關注孩子的飲食。有條件的家長可為孩子提供高考前健康和營養的食譜,以供孩子選擇。

  於考生而言,首先,應正確認識高考壓力,既要看到壓力的必然性,也要看到考試壓力的雙重性。要對造成考試壓力的原因進行實事求是地分析,弄清楚壓力的原因到底是外部的還是內部的,或是兩者共同起作用的,這樣才能有效應對和解決壓力。其次,可以提高對考試的控制感。例如記錄最近幾天所做的事,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選擇優先要處理的事情﹔分析自己想做的事情,區分哪些是對高考有促進作用的,哪些是可以暫時不做的﹔詳細說明自己的專業期望和需要,分析它們的現實性和確定性。這些均有助於加強對高考的控制感,減輕高考壓力。

  總之,有壓力必有彈力,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當面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多種多樣壓力時,隻要我們有清晰的科學認知,有良好的心態准備,有正確的應對方法,有必勝的信念支撐,就一定能“化腐朽為神奇”,最終驅散壓力那朵“烏雲”,還人們一片蔚藍天空。

   (作者:俞國良,系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所長)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