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我們說“廁所教育”,到底是在教育什麼

梁建偉
2019年05月20日08:41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們說“廁所教育”,到底是在教育什麼

  其實,“廁所革命”一詞最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是指對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舉措。

  對於學校來說,維護廁所環境也是一大難題。“廁所是一個既公共又私密的空間,老師不能監管學生在廁所裡的行為,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上完廁所后不沖水,或者在廁所搗亂的行為。”杭州濮家小學德育處副主任陳軼嫻說。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廁所革命”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正在慢慢養成文明如廁的習慣。

  記者經過調查發現,杭州許多學校都在進行廁所改造。除了對如廁環境的美化,對學校而言,這也是一場針對學生的公德教育。

  孩子們文明如廁的習慣

  正在慢慢養成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改造后的廁所,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歡迎,更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孩子們來說,學校廁所是個特殊的地方,每天都得使用,會發生很多故事。尤其男生廁所,簡直就是‘戰場’,他們能在廁所裡玩出各種花樣。”張冠軍說,“有段時間,廁所裡的擦手紙用得很快,因為男孩會把紙打濕捏成一團沖著鏡子扔,鏡面上經常糊滿了濕紙團。學生們還說,之前他們還會用手紙當道具,在廁所裡‘打仗’。”

  但在廁所改造后,學生文明如廁的習慣開始慢慢養成。張校長觀察后發現,以前的廁所標語比較傳統,諸如“少用一張紙,多添一片綠”、“請節約用水”之類,孩子們見多了無所謂。后來,學校將從學生那裡征集來的標語印在廁所門板、水龍頭等地方,效果好了很多。

  這些標語的確別出心裁,比如沖水按鈕處貼了“叮咚,清潔系統已就緒,請雙擊確認”的標語。最妙的要屬鏡子上的標語,原來總被“糊一臉”的鏡子因此“幸免於難”。學校有個吉祥物叫“西湖亮亮”,原型恰好是一面鏡子,貼在廁所鏡面上,配文——“照亮你的真、善、美”,孩子們都不好意思再沖鏡子扔濕紙團了,連一旁的廢紙簍周圍也干淨了許多。

  自從廁所改造后,在廁所打鬧的男生少了很多。“現在的廁所那麼漂亮,圖案很好看,不應該去破壞。”一個三年級男生說。

  還有很多學生對廁所改造提出新的意見:“我覺得女生廁所可以放幾盆花”,“可以再設計一個運動主題的廁所”,“水龍頭應該有冷熱水,冬天洗手就冷了”……

  對此,張校長很樂於看到,“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說明他們有了主人翁意識,設身處地地為學校的美化著想。”

  杭州不少學校

  也在進行形式不同的“廁所革命”

  我們打探了一圈,發現杭州不少學校不約而同地也在進行“廁所革命”。

  杭州春芽實驗學校一共有8間廁所,學校書記胡旭東經常收到廁所保潔阿姨的投訴,因為學生使用廁所關門時太粗暴,每學期門都要壞幾扇。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學校將8個廁所分配給4∼6年級的8個班,一個班負責管理一間廁所。

  “每個班的學生都要自己美化廁所環境,每天派巡導員巡查廁所衛生情況,制止不文明行為。如果分管的廁所在低年級,學生還要耐心教導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如何沖廁所,不亂扔紙巾等,教會他們文明如廁。”胡老師說,為了幫助低年級孩子學會使用廁所,高年級的學生還特意用漫畫繪制了使用指南,還想了很多有趣的標語。

  為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每個月學校會進行廁所星級評比,由值班老師和保潔阿姨共同打分。現在,全校有一半的廁所被評為“五星級廁所”。

  和春芽實驗學校一樣,杭州濮家小學也進行了“廁所革命”。現在學校的廁所裡貼著學生們自己設計的標語,同時每個班級還組織了服務小隊來監督廁所文明。

  “廁所是一個私密空間,是老師無法監管的地帶,要在一個私密空間也能堅持禮儀是很難的,需要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我們通過服務小隊的形式,將廁所的管理權交給孩子,當孩子感覺到信任之后,會自然地承擔起文明宣傳者的責任,形成公共空間的自我服務意識。”該校的陳軼嫻老師說。

  通過一年的學生自主管理,兩所學校的廁所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沒有人亂扔紙巾,也很少有人不沖廁所,保潔阿姨的工作輕鬆了不少。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打掃廁所

  認為這是“丟人”的事

  雖然許多學校將管理廁所的任務交給了學生,但是錢報記者打聽了一圈,發現打掃廁所的工作依然是由保潔員來進行。通常每個學校都給班級劃分了公共包干區,將校園衛生分給班級打掃,但是廁所基本上不在包干區的范圍內。

  杭州某小學的李老師告訴記者,打掃廁所的難度較大,學生平常在家裡也沒有打掃廁所的經驗,如果將廁所交於學生打掃效率不高,而且經常會打掃不干淨。

  同時,派學生打掃學校的廁所也容易引起家長不滿,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打掃廁所是一件不光榮的事。

  “我曾經想過讓孩子們自己打掃廁所,但是仔細一想,在大家的觀念裡,廁所是個很臟的地方,打掃廁所是不光彩的事。要是讓孩子打掃廁所,很容易使他們將打掃廁所和懲罰聯系在一起。”杭州九蓮小學校長蔣曉說。

  她和錢報記者分享了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放學后,蔣校長留在學校批改作業,恰好碰見一個外婆來接孫女,她看見孫女在打掃衛生,立馬上前阻止。外婆認為孩子還小,打掃衛生這樣的累活不能讓孩子干,在家她從未讓孩子干過任何家務。

  “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寵慣了,家長很難接受孩子在學校打掃衛生,更何況打掃廁所。”蔣校長無奈地說。

  “廁所教育”非常重要

  反映一個社會的文明素質

  蔣曉認為,“廁所革命”要從轉變孩子和家長的觀念開始,要讓孩子們從內心裡接受打掃衛生,接受打掃廁所這件事,讓他們感受到勞動是光榮的。

  在蔣曉看來,廁所是最能反映一個人、一個社會文明素質的地方,因此基礎的教育要從廁所開始。

  九蓮小學與日本的清水南學校是結對學校,蔣校長因此對日本學校的“廁所教育”有所了解。

  “在日本,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要輪流打掃廁所,即便是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生也要親自打掃廁所,甚至要求更嚴格。”蔣校長說,隻有經歷過打掃廁所時的辛苦,他們才能理解勞動無貴賤之分,對打掃衛生的人有感恩之心,在使用公共設施時更加珍惜和愛護。

  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王建明教授,曾經在杭州學正小學做過一次“廁所革命”的調研。在他看來,對小學生進行“廁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經接觸過一家外企,他們本來計劃來某學校談合作,但是后來因為那所學校的廁所不干淨,取消了合作計劃。”王教授說,他經常在課上和學生舉這個例子。在他看來,“廁所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學生可以通過實際勞動,知道打掃廁所的不容易,體會到保潔工作的辛苦從而杜絕不文明的行為。同時,廁所文明還體現在男女廁所數量的設置、私密性的保護、節約用水以及紙巾的提供等細節方面。

  “其實,廁所是反映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是評價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學校‘廁所革命’的背后,是美麗城市建設的縮影。”王建明說。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