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清華完善學術評價 教書育人是“首責”

王俊
2019年04月20日09:54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清華完善學術評價 教書育人是“首責”

4月19日,清華大學“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推進會”現場。圖/清華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昨日,清華大學召開“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推進會”,正式發布《清華大學關於完善學術評價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建立突出質量貢獻的學術評價制度

清華大學發布的《意見》強調,要克服學術評價中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建立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評價導向。

《意見》明確,要實施分類評價,尊重學科差異,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學術評價標准。《意見》同時指出,要強化學術共同體意識,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提升學術共同體在學術評價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意見》還強調,要根據學科發展規律、發展目標和發展現狀,制定與之相符合的成果認定、人才引進、職務晉升等方面的評價標准﹔要把教書育人的投入與成效納入教師學術評價體系。《意見》明確了“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學術責任”。

此外《意見》明確,要建立突出質量貢獻的學術評價制度,堅持以能力、質量、貢獻評價人才,強調學術水平和實際貢獻,突出代表性成果在學術評價中的重要性。《意見》還鼓勵教師以高質量的學術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支持教師參與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並作出實質性貢獻。

在評價主體方面,《意見》強調要進一步發揮學術共同體的作用,增強學術共同體的自律,尊重學術共同體的學術判斷,發揮學術共同體在學術標准制定和學術評價過程中的作用,完善各類學術組織和學術機構的職責和工作規程。

面向學生,《意見》提出,要完善以促進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學生評價制度,著重培養學生學術志趣、科學精神和學術能力,完善學生評獎評優機制﹔以提升質量為導向,完善學位論文的學術評價標准。

就學術文化建設方面《意見》指出,要營造寬鬆包容的學術環境,鼓勵師生自由探索﹔同時堅守學術道德,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

相關任務年底前全部完成

推進會上,校長邱勇強調,《意見》為全校的統領性文件,涉及全校相關制度60多項。為確保《意見》的落實,清華大學專門成立了完善學術評價制度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同時成立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組,保証相關工作切實執行。

此外,清華大學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提出“七大任務”。

一是研究制定符合學科特點的分類評價制度﹔二是建設基於學術責任及成就的教師評價體系﹔三是完善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學術評價標准﹔四是完善大學生榮譽獎勵體系﹔五是完善學校、院系各委員會工作規則﹔六是改革校內科技獎勵制度﹔七是完善學術誠信教育和懲戒制度。

據悉,相關任務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各相關評價活動將全部按新規定實施。

■ 追訪

將建專家庫保証學術評價公正性

“之前評價教師是看論文、學術成果,這些數量多就是好老師。”清華大學科研院院長方紅衛表示,之前學術評價強調的是數量,比如強調論文數,現在強調質量和水平。如何做好質量的把關是此次新政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方紅衛表示,“數量很容易判斷,但質量的判斷難度大一點。”為落實新政,清華將研究制定符合學科特點的分類評價制度。

目前,清華有工科、理科、文科、生命醫學學科等四大學科門類,不同學科發展情況不一,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學科內部發展也不盡相同,因此要完善科學的評價體系。

據介紹,清華還將完善學校、院系各委員會工作規則,發揮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長聘教授委員會、教學委員會等四大委員會的作用。“要評價一個老師在國際學界的地位和水平,就要評價這個老師成果產出的質量和貢獻,這就需要學術共同體的專家、內行來做評價。”方紅衛告訴記者。

此外,清華將改革校內科技獎勵制度。將不同學科進行分類后,選拔專門的委員會,篩選好的學術成果進行獎勵。並且,要減少評獎人員的介入,由專門的專家來評價。

此次清華的新政強調,堅守學術道德,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在具體落實方面,清華將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學術評價標准進行完善。方紅衛介紹,“學位論文的標准,之前是要求學生在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現在標准是將數量和質量統一。學位論文的寫作過程將著重評價學生的學術志趣、科學精神和學術能力。”

記者了解到,近期清華大學發布了《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取消了博士生在學期間必須發表學術論文的硬性要求。取而代之的要求為“博士生在學期間學術創新成果達到所在學科要求,則可提出學位申請”。

創新性成果的考核也將下放給學院和分委員會,體現學科特性,不再做全校統一的要求。

此外,完善學術誠信教育和懲戒制度也提上日程。方紅衛表示,誠信是學術生態和環境的底線。下一步將遴選校內外專家、開展建立專家庫,來保証學術評價的公正性。針對學術不端的處理,流程的規范工作正在進行。(王俊)

(責編:劉婧婷、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