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克服“五唯”矯正評價導向

2019年04月20日09:2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克服“五唯”矯正評價導向

4月19日,清華大學召開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推進會,並發布《清華大學關於完善學術評價制度的若干意見》,明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學術責任,把教書育人的投入與成效納入教師學術評價體系,克服學術評價中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建立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評價導向。

“12條,1300余字。篇幅不長,卻意義重大。”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推進會上表示,完善學術評價制度是清華大學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不可回避,也繞不開,學術評價制度反映了大學的自身定位和追求。

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

學術評價,到底評什麼、怎麼評、誰來評?《意見》明確了三條基本原則:要克服學術評價中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建立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評價導向﹔要實施分類評價,尊重學科差異,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學術評價標准﹔要強化學術共同體意識,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提升學術共同體在學術評價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術評價標准不能千篇一律,什麼是一流學術標准,體現了大學對質量的追求。”邱勇表示,當前,對清華大學來說,數量大小多少不是追求目標,要堅持學術評價中的質量優先,處理好數量和質量的關系,判斷學術評價制度是否完善,主要看是否有利於學術水平的提升、有利於產生重大學術成果,有利於學生的學術培養。

破“五唯”,重點看什麼?“學校內部不搞一刀切,不包辦,要尊重學科發展規律和辦學規律,不同學科特點及發展階段不一樣,允許有不同標准。但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首要職責,一定要把教學、科研、服務綜合起來看。”邱勇表示。

學術評價主體是學校的學術共同體

“學術水平、貢獻,如何體現?之前主要是看發表高水平論文的數量和被引用的次數,這在國際學術評價體系中是最基本的,但更進一步,就要看學術本身是不是整個學術進程中的堅實基礎或裡程碑,學者是不是在學術發展過程中有自己的學術體系。”清華大學科研院院長方紅衛表示,而這些必須依靠學術共同體的專家們來評斷。

基於此,在評價主體方面,《意見》強調,要進一步發揮學術共同體的作用,增強學術共同體的自律,尊重學術共同體的學術判斷,發揮學術共同體在學術標准制定和學術評價過程中的作用,完善各類學術組織和學術機構的職責和工作規程。

“這次方案出台,就是學校決策部門與學術組織深入溝通,達成共識的結果,盡管隻有1300多字,但卻歷時一年多時間,經過了反復討論和交流。”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全球學校與學生發展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史靜寰教授認為,發揮好學術共同體的作用,一方面取決於制度建設,另一方面,取決於學術生態的構建。

七大任務助推學術評價改革落地

學術評價制度事關一流人才培養、一流師資隊伍建設和一流學術成果產出。推進會上,邱勇明確指出《意見》為全校的統領性文件,涉及全校相關制度60多項。清華大學專門成立了完善學術評價制度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同時成立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組,保証相關工作切實執行。

學校還同步制定了落實《意見》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提出了“七大任務”:一是研究制定符合學科特點的分類評價制度﹔二是建設基於學術責任及成就的教師評價體系﹔三是完善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學術評價標准﹔四是完善大學生榮譽獎勵體系﹔五是完善學校、院系各委員會工作規則﹔六是改革校內科技獎勵制度﹔七是完善學術誠信教育和懲戒制度。(萬玉鳳)

(責編:劉婧婷、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