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為青少年用網構筑堅強護盾

堂吉偉德
2019年04月18日09:18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據媒體報道,讀小學四年級的女兒最近不再天天捧著手機傻笑了,這讓原本憂心孩子學習的北京陳女士舒了一口氣。原來,通過給短視頻APP設置“青少年模式”,孩子每天觀看超過40分鐘后,需要家長輸入獨立密碼才能繼續使用。這種“青少年模式”正是今年3月國家網信辦指導短視頻平台試點上線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短視頻APP作為新生事物,用時過長極易形成癮性,連心智成熟的成人都尚難控制,更何況自制力較差的青少年。短視頻風潮正越卷越大,對青少年的危害日益凸顯。加上短視頻內容良莠不齊,從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出發,啟動和實施“青少年模式”防沉迷既緊迫又必要。從技術角度講,通過防沉迷系統控制青少年每天觀看短視頻的時間並無障礙,並把監督的主動權交給家長,這與網絡游戲實施的“限時令”極其相似。

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短視頻平台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既是保護未成年人的范圍延伸,也是針對新生事物的責任補強。防沉迷是互聯網企業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防沉迷技術的運用,有助於網絡企業將自身責任落實,形成第一道防火牆。

但從已有經驗來看,僅靠網絡企業的技術干預和介入,很難真正達到防沉迷的目的。比如,有記者調查發現,盡管許多網游和手游都設計了防沉迷系統,包括實名驗証、游戲時間限制等功能,但實際應用中,這些措施無法排除被攻破的可能,難以切實發揮作用。短視頻平台所推出的“時間鎖”功能,也很快被人找到破解辦法。因此,除了家長要嚴格履行守護之責,還需要使用者在使用時就選擇“青少年模式”。

防治青少年網絡沉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技術防控無法達到一蹴而就的效果,需要各方參與形成整體聯動的態勢,採取切實有效的過硬措施。這其間,除了網絡企業要進一步探索和強化技術防控的實用性,包括完善網絡交易行為的監管、身份識別技術的提升等,還需要督促家長履行監護責任,既要實行有效的監督與引導,還應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網、正確用網。

學校要發揮好引導與教育的作用,應多組織適合未成年人身心需求的校園活動。通過細心的教育、引導和幫助,讓青少年學會自律和自控,才能從根本上達到防沉迷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督促網絡企業、學校和家庭都真正履行好自身責任,最終織密一張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防護網。

(作者系中國教育報職員)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