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規范招生政策 引導理性教育選擇

2019年04月09日08:4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日前,北京市教委發布了《關於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在繼續堅持免試就近入學,保持入學年齡、入學方式等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入學規則,釋放更多優質學位用於就近入學,讓更多孩子公平享有優質教育機會。

《意見》提出嚴管校外培訓機構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挂鉤行為,在延續過去“嚴禁以考試成績和各類競賽証書、培訓競賽成績、考級証明等作為招生依據”要求的同時,還提出“嚴禁校外培訓機構曲解宣傳入學政策,炒作公辦學校排名”“繼續要求各區使用全市統一的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台,全程實時監控每一個學生入學流程”等要求。

今年1月,北京市採取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特別提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隱蔽違法違規培訓行為,60余家培訓機構被查處。被稱為“掐尖絞肉機”的北京龍校,在停辦、重新開學之后,也終於選擇永久性關閉,在治理校外培訓行動中具有標志性意義。而在對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挂鉤行為,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校外培訓機構舉辦各類競賽,考試成績和各類競賽証書、培訓競賽成績、考級証明成為一些學校的招生依據,是刺激校外培訓需求,加重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的根源之一。雖然過去,教育部門明令禁止這類行為,但是學校有掐尖的沖動,家長有擇校的需求,培訓機構有借此牟利的欲望,雖然看上去各方需求都滿足了,但是卻惡化了教育生態,激化了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競爭態勢,讓家長和孩子都不堪重負。

對此,一方面是要嚴格執行就近入學政策,堵住各類偏門、暗門,另一方面是要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禁止違規舉辦各類競賽等。針對學校與培訓機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隱蔽違法行為,要明確規則,更要通過公開透明的行為,消除灰色空間,這也是“全程實時監控每一個學生入學流程”的題中之義。

不管是嚴格執行就近入學政策,還是取消特長生,抑或嚴管校外培訓機構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挂鉤行為,以及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納入屬地區教委統一管理,這些政策不是割裂的,而是一個整體,互為補充、協同作戰,目標則是治理基礎教育生態,緩解基礎教育領域的過度競爭,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現區域內教育優質均衡是緩解教育焦慮、實現教育公平的關鍵。但優化資源配置,注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難以立竿見影。因此,規范學校招生與校外培訓機構辦學,用政策之手按住各方的沖動需求,治理教育生態,引導社會進行理性的教育選擇,便顯得尤為重要。從長遠來看,政策調整會對基礎教育生態重塑發揮重要作用,而諸如將取消特長生招生釋放出來的優質學位用於派位入學,高中優質校招生名額更多分配到一般初中校等政策,本身也是實現教育均衡的重要環節。(李一陵)

(責編:張瑜(實習生)、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