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說英語是“廢物技能” 也是一種“反智”

王言虎
2019年03月21日08:42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作為一種語言,英語是人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了英語不意味著就淡化了漢語,而不管漢語還是英語,都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橋梁。

這幾天,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

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解決這個問題隻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地學英語?這才叫減負。”此語一出,瞬間在微博上引發熱議,還引來王思聰的轉發回應,稱翻譯軟件不能翻譯出文化。這場爭論,有人說是流量碰瓷,有人說是無心之爭,但還是牽扯出一個問題:學英語到底有沒有用?

“英語無用論”跟“讀書無用論”一樣,本來並不值得辯駁一番。不過,這次這名網友的理由跟以前相比還是有些不同,他認為,“(我們)全面追趕的時候可以學,取而代之的時候就應該改變”。

通俗點說就是:以前中國學習成績不好,努力學習沒啥問題,現在成績趕上來了甚至有超越之勢,再做當年的“吳下阿蒙”不是掉價嗎?

中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確實有過一個“英語熱”的時期。那時國門初開,改革開放持續深入,大批西方文化產品涌入中國,這些新思想、新知識給年輕的知識分子帶來很大震動,推動他們積極學習英語,了解外國文化。這一時期的英語熱,實際上是當時西方文化熱的副產品。

另一層原因是,不少外企進入中國,待遇比中國企業好得多,學好英語是進入外企的敲門磚,有直接的經濟利益。

也有一些人學英語是為了出國,在這個過程中催生了一些英語培訓機構,助推著國人的英語學習熱情。而英語被納入高考,沿襲至今,更是全民學英語眾所周知的原因。

所以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中國人學英語大概都帶著一種工具理性的思維:隻有掌握了英語這門工具,才能實現考上大學、出國留學、進入大企業的目標。

不能否認,現在多數人學英語,依然沒有跳脫以考試為目的的范疇。單將英語作為達成某個目標的工具,看起來也確實有些“功利”,但就此斷言英語是一門“廢物技能”,結論下得也是太草率。

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中國的經濟水平已大大提高,連帶著漢語也走向世界,前段時間沙特還把漢語列為必修課。

但是,世界也在變化,各個國家、各種文化的“結界”不斷被打破,這種情勢,更需要學習不同語言,加強交流。

本質上,作為一種語言,英語不是別的,它就是一門工具:它是應試的工具,更是人與人交流、人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了英語不意味著就淡化了漢語,而不管漢語還是英語,都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橋梁。

英語仍是世界第一語言,不學英語,寫論文看不了英文資料﹔做設計看不了世界最一流的圖紙﹔你大概也沒見過用漢語敲代碼的程序員吧?

維特根斯坦在1922年寫道:“語言的限制就是對我的世界的限制”。

那麼,在這個時代,如果想看到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東西,了解實際上更多元的文化,就不能排斥一門世界通用語。通往預言背后的世界,翻譯器可頂替不了。

維特根斯坦的原話是,“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are the limits of my world.”如果沒人懂英語,大概我們就永遠不知道這句話的哲理了。

這就是為什麼要學英語的原因。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