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家長“爆粗口”孩子被勸退學 教師權力莫越界

胡欣紅
2019年02月02日08:30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一家之言

身為常人,難免有情緒。但一個原則是,不宜將這種原本情緒層面的問題通過權力的威脅來“擺平”。

據媒體報道,2018年12月底,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博雅學校語文老師徐老師,在家長微信群布置元旦作業時,學生李青(化名)的爸爸提出質疑,於是雙方在群裡互嗆,李青的爸爸在群裡用不文明的語言罵徐老師,結果被班主任移出微信群。學生文新(化名)的爸爸在群裡對此提出質疑,也被移出微信群。

之后,李青的爸爸被告知:“因你無理謾罵語文老師,語言下流,在你真誠在群裡道歉前,決定拒收孩子李青到博雅學習。”文新的爸爸也被告知因“站在了錯誤的一邊”,下學期學校不收文新。

由於種種原因,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裡難免會發生矛盾,家長被踢出群的事情也時有聽聞。但老師家長互嗆導致孩子被勸轉學,這種“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咄咄怪事,卻是第一次聽說。

家長是家長,孩子歸孩子,即使家長有錯,孩子是無辜的,學校的做法未免有失霸道。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也沒有要求學生轉學的權力,此舉已涉嫌違法。對此,當地教育部門明確表示要確保兩位學生2019年春季正常入學,並約談和批評了該校負責人和當事教師。

現在回頭看這件小事,雙方自然都有失當之處。涉事家長即便對老師的做法有不同意見,更好的表達方式也是私下交流,協商無果還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學校反映﹔而老師自然也該心平氣和地解釋。微信群雖是虛擬空間,但卻是不折不扣的公眾場合,在其他家長的強勢圍觀下,“爭強好勝”遇上“不甘示弱”,有時也難免戰火升級。

但雙方“互嗆”是一回事,把家長踢出群,甚至開除孩子,卻是另一碼事。如果說前者更多涉及個人素質與師德,后者則涉嫌權力的濫用。

且不說,在義務教育階段,老師和學校本就沒有權力隨意開除學生,單說學生從頭到尾本就無錯,豈能因為家長的一時失語,就被剝奪上學的權利。

要而言之,此事的症結在於家長和老師沒能恪守邊界。身為常人,難免有情緒。但一個原則是,不能將這種原本情緒層面的問題通過權力的威脅來“擺平”,如此就過界了。

隨著公眾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家校關系也越來越密切。牙齒都難免會咬到舌頭,接觸多了,自然會有摩擦乃至矛盾。因而,厘清家校之間的職責邊界,是規范家校群促進家校關系良性運行的當務之急。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