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蘭州大學教授林柯:世上隻有一種成功的經濟學家

楊春 肖坤
2019年01月17日17:3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在沒見到林教授之前,我就聽同學說過,他是經濟學院的男神。”現就讀於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三年級的管海峰回憶道,“為什麼是男神,我也不能描述清楚,你自己和他相處一段時間就知道了。”海峰這句聽起來頗值得玩味的話語,給這位“男神”教授林柯增添了些許神秘色彩。

接近花甲之年的林柯,是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也是在學校任教時間超過30年的資深教師。作為碩士生導師,林柯目前主要從事產業經濟、區域經濟、投資經濟等領域的研究。基於這樣的人物背景,腦海中的他應該是一位表情嚴肅、兩鬢斑白的學者形象,但見過他的人,很快就打破了這種想象。

歲月磨煉顯從容

其實,他很“親切”。林柯身上確實有學者一絲不苟的氣度,但也不失從容大方,爽朗的笑容讓人不自覺地身心放鬆,沉浸在與他的交談中。

16歲那年,大多數學生還是校園裡的一名普通高中生,林柯就已經開始譜寫他的“知青歲月”了。“1976年初,我下鄉在甘肅敦煌做知青,兩年零九個月的知青生活,正好趕上了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浪潮,所以對農村的改革深有體會。”說起農村生活,林柯回憶說,“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是一種奇跡,從個人層面來說,有志青年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從國家層面來說,大大提高了經濟活力。”對他而言,這段特別的經歷正是他披荊斬棘、不斷前進的動力。

談到為什麼考入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時,林柯坦言,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接受的都是積極向上的教育,從個人角度是想提升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想為民族國家做出貢獻,因為當時黨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了。“我研究生入學時已經35歲,是那一屆全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即使這樣,他還是毅然決然的追求理想,響應國家號召,為改革開放時期的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認真對待你的專業

林柯回憶著自己的經歷,而談起自己探索了幾十年的專業領域時,他又變回了那個嚴肅的學者形象。林柯曾取得過許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這個方面他卻選擇略過不談。他覺得,師者授業解惑乃是本職,成績並不能作為給自己添彩的談資。

“林教授的研究成果真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不管是學術論文還是研究報告,都是他自己思考凝練出來的。”海峰說,“林教授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2017年,我參與了林教授的蘭州新區創新發展研究報告項目,看到林教授和課題組其他老師就某一個學術問題爭得面紅耳赤。有時為了一個觀點,他會直接請其他老師來自己辦公室探討。”學生們喜歡跟他做學問,與林柯這種嚴謹治學的態度不無關系。

作為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林柯對學習經濟學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很多學生以為學經濟學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認為不是這樣的。亞當•斯密曾經說過,所謂經濟學家,是為增進公共福利而奮斗的人。你要做成功的經濟學家,就隻有這一條路。”除此之外,林柯認為,學生還是應該以興趣為導向進行學習。隻為了找工作,忽略興趣導向,就沒辦法深入精細地進行知識積累,結果也並不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過上充實的生活。

經師易遇,人師難求

林柯一直在為教學事業傾注熱情和心血,特別是肯在學生身上下功夫。

“林老師有一個習慣,應該是長時間養成的,就是喜歡往辦公室跑,即使沒有課或者其他工作任務,他也會堅持早中晚都去辦公室,周六周天也會去,通常我們打個電話就能找到他。所以我們師門有句玩笑話:別的師門是老師喊學生開會,我們師門是學生喊老師開會。”海峰對一些細節感受尤其深刻。

不隻如此,他在教學過程中也有自己的小竅門,首先是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不能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把飯嚼碎了喂到學生嘴裡,這樣培養的只是沒有獨立靈魂的書呆子而已。”學生必須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林柯則會全程給予引導和監督。其次是讓學生參與實踐,讓理論知識落地,能夠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經濟學不只是書本上的符號,大到國家發展,小到一磚一瓦,都與經濟學息息相關。”

亦父亦師亦友,擁有多重身份的林柯依靠自己的專業水平和人格魅力,數十年來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他們在祖國需要的各個崗位上踐行著林教授的教誨。“親切”、“專業”和“奉獻”,是這位接近花甲之年的“男神”教授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世上隻有一種成功的經濟學家,那就是為增進公共福利而奮斗的人。”林柯一直身體力行地踐行著這一信條,堅守在教書育人的第一線,帶領學生在經濟學的汪洋中不斷前行。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