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小學生減負三十條”來了 學校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

2018年12月29日16:0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林露)今天是2018年最后一個工作日,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重磅文件《中小學生減負措施》,進一步明確並強化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等各方責任。文件要求,學校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文件從學校、培訓機構、家庭等多個方面作出全面的規定,包括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科學合理布置作業、堅決控制考試次數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長劉秀英指出,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治理多年來幾經波折,反反復復久治不愈,說明這個問題根深蒂固,也警示我們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合力出擊才能攻克的難關。

教師不得布置重復性和懲罰性作業

《措施》指出,學校不得隨意提高教學難度和加快教學進度,杜絕“非零起點”教學。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禁以任何名義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規范實施學生隨機均衡編班,合理均衡配備師資。

對於作業問題,《措施》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作業難度水平不得超過課標要求,教師不得布置重復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此外,《措施》要求,嚴格依據課程標准和教學基本要求確定考試內容,命題要符合素質教育導向,不出偏怪考題。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競賽活動再次被加上“緊箍咒”: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評優、推優及競賽活動。

此外,《措施》還要求,規范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嚴禁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

建立彈性離校制度。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內容,合理確定學生離校時間。安排學生參與各種興趣小組或音體美勞活動。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加強幫扶,對學有余力的學生給予指導。嚴禁將課后服務變為集體教學或集體補課。

校外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

文件對培訓機構的辦學規范也進行了明確。《措施》要求,培訓機構嚴禁虛假宣傳,誤導、欺騙學生和家長,嚴禁夸大培訓效果。

開展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內容、班次名稱、招生對象、培訓進度、上課時間等要經所在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審核並向社會公布﹔培訓內容不得超出國家課程標准,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縣(市、區)中小學同期進度。杜絕機械訓練、強化應試等不良培訓行為。不得留作業。

教師聘用方面也作出規定:培訓機構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從事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教師資格。嚴禁聘用在職中小學教師到培訓機構任教,一旦發現,堅決吊銷辦學許可証,並對教師本人予以嚴肅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取消教師資格。

《措施》要求,嚴禁將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挂鉤,嚴禁作出與升學、考試相關的保証性承諾,嚴禁組織舉辦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競賽及排名。

並且,《措施》指出,培訓時間不得與當地中小學教學時間相沖突,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

家長需引導孩子不攀比吃喝穿戴

此次《措施》對家庭責任也作出了具體性的指導要求。《措施》指出,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培訓,避免盲目攀比、跟風報班或請家教給孩子增加過重課外負擔,有損孩子身心健康。

安排孩子每天進行戶外鍛煉,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形式體育活動,培育1-2項體育運動愛好,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鍛煉習慣。

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上健康網站,不沉迷網絡游戲,不用手機刷屏。不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保証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不少於8個小時。按時作息、不熬夜,少吃零食、不挑食,不攀比吃喝穿戴。

努力破除“搶跑文化”

《措施》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嚴禁給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得將升學情況與考核、績效和獎勵挂鉤。

並且,進一步強調,嚴禁各類新聞媒體炒作考試成績排名和升學率,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中高考狀元﹔努力破除“搶跑文化”“超前教育”“劇場效應”等功利現象。

試題的形式也被要求,《措施》指出,創新試題形式,增加綜合性、開放性、應用性、探究性試題,加強情境設計,杜絕偏題怪題,注重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克服命題結構固化和學生機械刷題的傾向,引導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措施》指出,2019年5月底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針對行政區域內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情況完成摸底分析,並制定詳細減負實施方案,抓好組織實施。省級實施方案要於2019年6月底前報教育部。

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

一、規范學校辦學行為

1.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嚴格依照課標教學。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開足開齊規定課程,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得隨意提高教學難度和加快教學進度,杜絕“非零起點”教學。

3.均衡編班配置師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禁以任何名義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規范實施學生隨機均衡編班,合理均衡配備師資。

4.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5.科學合理布置作業。作業難度水平不得超過課標要求,教師不得布置重復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6.堅決控制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其他年級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不得在小學組織選拔性或與升學挂鉤的統一考試。

7.採取等級評價方式。嚴格依據課程標准和教學基本要求確定考試內容,命題要符合素質教育導向,不出偏怪考題。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8.限制競賽評優活動。不得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評優、推優及競賽活動。

9.合理使用電子產品。規范學生使用電子產品,養成信息化環境下良好的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全面提升信息素養。嚴禁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

10.建立彈性離校制度。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內容,合理確定學生離校時間。安排學生參與各種興趣小組或音體美勞活動。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加強幫扶,對學有余力的學生給予指導。嚴禁將課后服務變為集體教學或集體補課。

11.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課前主動預習,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不懂就問,課后主動復習鞏固,學習時精力集中、提高效率,不做“刷題機器”。鼓勵同學間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12.指導學生實踐鍛煉。組織學生參加文體活動,培養運動興趣,確保每天鍛煉1小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安排在戶外。教育學生坐立行讀寫姿勢正確,認真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加強勞動生活技能教育,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樂於科學探索,熱心志願公益服務。

二、嚴格校外培訓機構管理

13.依規登記誠信經營。培訓機構取得辦學許可証及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証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証書)后方可開展培訓。培訓機構必須誠實守信經營,嚴禁虛假宣傳,誤導、欺騙學生和家長,嚴禁夸大培訓效果。

14.嚴禁超標培訓。開展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內容、班次名稱、招生對象、培訓進度、上課時間等要經所在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審核並向社會公布﹔培訓內容不得超出國家課程標准,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縣(市、區)中小學同期進度。杜絕機械訓練、強化應試等不良培訓行為。不得留作業。

15.嚴格教師聘用。培訓機構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從事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教師資格,並接受社會監督。嚴禁聘用在職中小學教師到培訓機構任教,一旦發現,堅決吊銷辦學許可証,並對教師本人予以嚴肅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取消教師資格。

16.嚴禁與升學挂鉤。嚴禁將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挂鉤,嚴禁作出與升學、考試相關的保証性承諾,嚴禁組織舉辦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競賽及排名。

17.控制培訓時間。培訓時間不得與當地中小學教學時間相沖突,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

三、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責任

18.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成長規律,尊重孩子個體差異和天性,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把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作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標。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嚴格對孩子的教育管理,支持學校和教師正確行使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權利。要理性設置對孩子的期望值,鼓勵孩子盡展其才。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培訓,避免盲目攀比、跟風報班或請家教給孩子增加過重課外負擔,有損孩子身心健康。

19.加強家庭交流互動。家長要注重言傳身教,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引導其勤奮學習,開朗自信,樂觀向上﹔教育孩子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勇於面對、努力克服﹔幫助孩子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動力﹔提醒孩子有事要及時告訴家長,主動尋求幫助。

20.增強孩子身心健康。安排孩子每天進行戶外鍛煉,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形式體育活動,培育1—2項體育運動愛好,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鍛煉習慣。經常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和心理健康,採取措施進行有效疏導。有意識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裡的事情幫著做。

21.引導孩子健康生活。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上健康網站,不沉迷網絡游戲,不用手機刷屏。不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保証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不少於8個小時。按時作息、不熬夜,少吃零食、不挑食,不攀比吃喝穿戴。

四、強化政府管理監督

22.克服片面評價傾向。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嚴禁給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得將升學情況與考核、績效和獎勵挂鉤。

23.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嚴禁各類新聞媒體炒作考試成績排名和升學率,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中高考狀元﹔多層次多角度宣傳科學教育理念,引導家長和社會轉變觀念,努力破除“搶跑文化”“超前教育”“劇場效應”等功利現象,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婦聯組織要做好家庭教育指導,促進家長做好學生減負有關工作。

24.嚴格活動競賽管理。不得隨意要求學校組織學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不得隨意要求學校增加專題教育內容。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面向中小學生活動競賽的日常監管,對未經批准違規舉辦的活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公安機關和民政部門要對“山寨社團”“離岸社團”舉辦以營利為目的的所謂“國際”“全球”“大中華”賽事,堅決予以查處。

25.規范培訓機構監管。健全工作機制,嚴格培訓機構審批登記,落實年檢年報制度。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線上培訓的監管。地方社會綜合執法部門每年不少於兩次對培訓機構進行執法檢查,對違法違規的培訓機構,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並列入黑名單,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証,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26.深化考試招生改革。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禁以各種名義組織考試選拔學生,嚴禁將培訓機構培訓結果作為招生入學依據。全面實施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將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普通初中並完善實施規則。民辦中小學校招生納入學校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強化高考育人導向,深化考試內容改革,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和高考命題要以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促進教、學、考相一致。創新試題形式,增加綜合性、開放性、應用性、探究性試題,加強情境設計,杜絕偏題怪題,注重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克服命題結構固化和學生機械刷題的傾向,引導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7.支持做好課后服務。各地可根據課后服務的性質,採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有關部門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應當適當考慮學校和單位開展課后服務因素﹔學校和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對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給予適當傾斜。

28.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公布舉報電話和信箱,暢通社會反映情況渠道,引導廣大學生家長共同監督減負工作,對造成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的行為,實行零容忍,舉報一起查處一起。

29.開展減負督導檢查。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原則開展督導檢查。從2019年起,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每年通過各省自查、跨地區交叉檢查、隨機抽查、實地督查等多種方式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開展減負工作督導,並向社會公布結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逐級開展減負工作評議考核,落實督學責任區制度,每學期向社會公布督導結果。對減負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強烈的依法依規予以嚴肅問責。

30.切實抓好貫徹實施。2019年5月底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針對行政區域內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情況完成摸底分析,並制定詳細減負實施方案,抓好組織實施。省級實施方案要於2019年6月底前報教育部。

(責編:馬昌、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