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新一輪中高考綜合評價錄取如何改革

2018年12月20日08:3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一輪中高考綜合評價錄取如何改革

  北京初一新生陳東東的媽媽參加期中考試總結家長會時領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陳東東考試的各科成績和分科排名。“義務教育階段不是不讓排名嗎?”東東媽很嘀咕,但她也明白,三年后孩子肯定要參加中考,未雨綢繆是大環境決定的。

  在新一輪中高考改革中,教育評價指揮棒將如何破除唯分數論,影響家長、教師和學校?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一次學術年會上,專家學者進行了討論。

  “超綱”體現了考試選拔與質量評價功能的矛盾

  “如果沖著中高考的利害性,追求考試成績可能還能理解,但校外培訓那麼火爆,所有孩子不分年級大小都要去補習。我們要反思,我們日常測驗考試難度太大,很多是超綱、超課標的,課堂又不講,他隻能去外面學習,如果日常考試的難度、次數不降下來,很難擋住補習的腳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在主旨發言中點出了問題。

  北京教育考試院原副院長臧鐵軍認為,“超綱”反映了中高考作為考試升學選拔與教育質量評價兩個功能的矛盾。“高校希望選到符合培養條件的人才,而質量評價必須在一定范圍內出題,由於招生和考試無法分離,考多少分就到什麼學校,分數成了唯一標准,所以為了滿足選拔需求,初中、高中就會超綱學習。”他認為,賦予高中、大學更多分數之外的綜合評價人才的自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思路。

  “唯分數讓孩子的全面發展得不到落實,同時一考定終身增加了孩子過多的負擔。”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辛濤表示,在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裡,第一項就是教育的評價制度的改革。

  “綜合評價錄取”成頂尖高校選擇

  鎮海中學是浙江寧波的一所著名高中。2018年,該校分別有35人升入清華,29人升入北大。其中,統一高考進入清華兩人,北大一人,保送和自主招生清華2人,北大6人,有31個、22個學生通過三位一體招生分別進入清華、北大。所謂“三位一體”是指將高考成績、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三方面評價要素按一定比例(如6:3:1)加權為一體的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其中綜合素質評價包括中學綜合素質評價和高校綜合素質測試。在上海、山東等其他改革省市,這一錄取形式被稱為“綜合素質評價招生”。

  “以前,走自主招生和保送的學生一門心思准備競賽,往往荒廢了綜合學科的學習,如果拿不到獎項,不但去不了清華,文化課也考不上浙大。三位一體既鼓勵了學生有所專長,又保証了學生在各學科的綜合發展,還不會導致唯分數、分分必較。”鎮海中學校長吳國平介紹。

  據記者查閱資料,在率先進行高考改革的浙江,2018年三位一體和普通高考錄取的人數分別為:清華大學105人、8人,北京大學85人、10人,復旦大學210人、10人,上海交通大學305人、9人……在浙江,獲教育部批准的8所名校將多數名額投放給了三位一體招生,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態度。

  “在三位一體中,不同高校有自身看重的特質,也更容易招到自己想要的學生。學生需要確定意向學校后,有針對性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實踐、研究性學習,增強選擇的意識和主動思考,從而避免一窩蜂拼分數。”吳國平表示,“現在還只是頂尖名校和部分省屬高校採取三位一體招生,但這個實踐已經讓我們看到,破除分數的唯一標准,讓學生綜合發展的可能。”

  重過程評價,避免攀比等級

  “在上海市實施的綜合素質評價中,就讀的高中學校更多是進行客觀記錄,誰使用誰評價,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參考高中的記錄選拔人才。”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平觀察到,“復旦大學非常看重學生的研究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上海交大看學生實踐的成果和經歷,同濟大學看重專題性研究報告。”

  吳國平指出,新的評價機制要求學生主動探索自身興趣,也要了解心儀高校的要求。“當然,這對學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后不光是培優補差的問題了,而是要根據學生的意向高校提供針對性的輔導。”他說。

  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委會理事長時龍建議,綜合素質評價應該是過程性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的功能到底是什麼,是育人功能還是選拔功能,現在很多中學是往選拔的路上想的,但關鍵是上一級的學校怎麼用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不是我們制定一個量表,填一個檔案袋,然后把它存檔留給上一級學校挑選裁核,而是要隨時跟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所以綜合素質評價一定要在過程中隨時反饋到學生那裡。”

  楊彥平表示,評價的目的是促進發展而不是劃分等級:“所有的學生社會實踐都是由第三方平台來記錄的。我們還要對學生的數據進行保密,不做區域的比較及評價,因為如果我們把學生的數據拿來做評價,勢必導致老師的急功近利和學校的急功近利。”

  有專家表示,其實從中考就能發現,綜合評價改革導向的提出,一定會影響前端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對於“唯分數”而言,綜合素質教育評價的確立帶來的變化將是根本性的。(本報記者 劉博超)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