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校聯會發布高職教育滿意度調查報告

2018年12月11日09:39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近日,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簡稱“校聯會”)2018年年會在福州召開。會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所發布了受校聯會委托所作的成員校教育滿意度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校聯會成員校總體滿意度指數高於全國高職平均水平,也高於全國高校平均水平。其中,國家示范性高職滿意度指數最高,領跑全國高職。

10萬名學生為學校打分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所所長張男星介紹,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從2013年開始從事高等教育滿意度調查研究,開發出大學生滿意度測評問卷,並在全國本科、高職院校進行滿意度調查。2018年5月,受校聯會委托,研究團隊在校聯會成員校中進行了調查,調查所使用的模型和問卷,與全國高等教育滿意度調查相同,因此可以與全國數據對照比較。

滿意度調查主要了解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對重大辦學因素和重大教育政策的看法。調查以問卷形式,從教育期望、教育質量、教育公平、教育環境幾個維度指標,推導出教育總體滿意度指標。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的同時,研究團隊還將問卷內容變換角度,對教師和雇主兩個群體進行調查,這樣可以從利益相關者的視角考察對教育的滿意度。

本次滿意度調查,共有206所校聯會成員校自願報名參與,最終有203所高職實際完成調查,其中國家示范性高職62所,國家骨干性高職46所,一般高職95所。學生問卷的調查對象為大三畢業年級學生,按照每所高職不少於600人抽取。教師問卷調查對象包括專任教師、行政教輔人員等,按照每所學校不少於50人抽取。最終,調查獲得有效樣本數據學生106502人,教師9800人,雇主2224人。

10大滿意與10大不滿意

“校聯會成員校教育滿意度指數高於全國高職和全國高校平均水平。”這是張男星調查報告得出的一個結論。據她介紹,這次調查,校聯會成員校的總體滿意度指數為76.39,比全國高職滿意度指數高2.26,比全國高校滿意度指數高3.15。調查報告還指出,總體滿意度排名前20學校的均值為86.64,遠高於成員校均值(高出10.25)﹔國家示范性高職在教育質量、環境、公平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優勢,總體滿意度指數排名前20學校中,國家示范性高職佔據13席,獲得了學生較多肯定。

從調查問卷中,研究團隊整理出學生、教師、雇主最滿意的10個方面和最不滿意的10個方面,可以反映出校聯會成員校辦學的優勢和不足。

學生最滿意的10個方面依次為:同學關系、教師備課充分性、師生關系、處理不誠信行為的准則、貧困生資助、學習場所、頂崗實習收獲、課程考核評分規則、企業教師水平、校內實訓基地充足。說明學生對校園文化、環境資源、教師教學和規則公平等方面比較滿意。

教師最滿意的10個方面與學生有些不同,依次為:貧困生資助、考試評分公平、實習權益保障、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教師備課充分性、獎學金評定標准、處理不誠信行為的准則、參加技能大賽機會多、學生權益得到尊重。這表明,高職教師對學校的機會公平、權利公平、規則公平等方面最滿意,且均值高於學生。從對雇主的調查結果看,雇主滿意度指數遠低於學生和教師,最滿意的5個方面依次為:與同崗位其他學歷畢業生相比薪水期望值較合理、人際關系較好、能力滿足單位需要、收入與產出相比其他學歷畢業生較合理、質量水平符合用人單位預期。

學生感到最不滿意的10個方面依次為:師生課外交流時間、國際化資源、餐飲服務、參與權、參與實踐創新機會、社團活動吸引力、校企活動吸引力、表達權與監督權、心理咨詢、繼續升學機會。其中7項屬於教育環境維度,1項屬於教育公平維度,2項屬於教育質量維度。

教師最不滿意的10個方面依次為:國際化資源、參與權、參與實踐創新機會、師生課外交流時間、餐飲服務、學校反饋、課程教學有效性、創業支持、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企業教師水平。其中6項屬於教育環境維度,4項屬於教育質量維度。雇主最不滿意的5個方面依次為:理論知識學習、實習質量、總體質量、總體印象和知識水平。

三年裡品質與能力的提升

調查中,校聯會成員校的學生自評了高職三年教育自身提升最大的幾項品質,選擇責任心的最多,佔23.2%﹔第二是集體感,13.8%的學生選擇了此項﹔第三為主動性,有12.56%的學生選擇﹔第四為克服困難的能力,有11.18%的學生選擇﹔第五為遵守規則意識,有7.96%的學生選擇。

高職教師感受到的學生品質提升和學生自評結果基本相符,責任心這項品質依然排在首位,有38.39%的教師選擇了這一選項,高於學生。排第二位的是主動性,有16.23%的教師選擇這項品質,之后依次是集體感、誠實度、專注度、奉獻精神、遵守規則意識、熱情心和好奇心。和學生相比,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誠實度和專注度,而對於遵守規則意識、好奇心和熱情心的關注低於學生。雇主調查中,責任心這項品質也排在首位,之后依次是主動性、克服困難的能力、專注度、集體感、誠實度、奉獻精神、遵守規則意識、熱情心和好奇心。雇主對主動性的重視程度要高於學生,這也提醒高職學生要多關注主動性的培養。

調查中,學生還自評了三年學習后自身提升最大的幾項能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學習能力,選擇這項的佔19.68%。合作能力緊隨其后,15.38%的學生選了該項能力。排在第三位的是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排第四,第五是就業能力,再之后是崗位勝任能力、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寫作能力和外語能力。

在教師問卷中,學習能力也排在首位,有45%的教師選擇了這一選項,遠高於學生,反映出教師比學生更加重視這一能力。合作能力排在選項中的第二位,而對於學生關注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選擇的比例非常低。與學生相比,教師更加關注就業能力的培養,排在第三位,之后是創新能力和崗位勝任能力。雇主調查中,學習能力仍然最受重視,有23.81%的雇主選擇了這一能力,高於學生。雇主對其他能力的重視程度依次是崗位勝任能力、合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就業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外語和寫作能力。

對校聯會成員校的改進建議

張男星所率領的研究團隊採用滿意度重要性矩陣,對校聯會成員校的教育環境、教育質量和教育公平進行分析后發現,教育環境落入了急需改進區,說明教學環境是影響學生總體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學校在這一方面有所欠缺。教育質量落入次需改進區,對此高職管理者也應該關注,注重提高教育質量問題。教育公平落入競爭優勢區,說明學校在解決教育公平方面比較好。

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研究團隊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一是加強教師專業化教學能力的培訓。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引導教師把教學作為首要任務,提高課堂教學吸引力和教學效果。

二是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學定期診斷機制。定期研究和改進教學問題,定期修訂教材,更新教案,加強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和實用性。

三是建立制度化的師生課后教育交流機制。針對師生都對課外交流滿意度低的問題,加大師生課后教育交流環節,可以規定教師每周有一定的課后辦公時間,同時為師生交流提供必要的場所和條件。

四是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性的教育環境。學校各部門從物質、制度、文化等層面,為學生提供教育支持。增加課外活動的吸引力和活動質量,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

此外,研究團隊還在增強實踐育人能力,提高學生外語、寫作等通用基礎能力,完善學校內部治理,加強與示范校和骨干校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議。(翟帆)

(責編:羅天林(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