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高校如何打造繼續教育大平台

2018年10月15日09:12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筆者認為,“辦好繼續教育”是要求,“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是支撐,“大力提高國民素質”是目標。

高校舉辦繼續教育可以推動高校更加開放,推動高校與社會進行交流、互動與溝通,也是對高校品牌一定的宣傳與推廣,是高校品牌形象在社會上進行延伸的一個渠道。針對高校如何開展繼續教育,筆者有以下建議:

第一,充分考慮高校繼續教育市場規律特點。高校繼續教育市場本質上是一個商品市場,繼續教育服務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要在市場上進行交換,除了考慮教育自身規律外,也需要充分考慮市場規律的特點。

一是高校繼續教育要以課程設計為核心。高校繼續教育學員選擇到高校接受繼續教育,最看重的是繼續教育的課程內容。課程設計是繼續教育工作中最關鍵的商品。面向繼續教育廣闊的市場競爭,高校必須要有拿得出手、有競爭力的課程方能在市場中獲得一定的市場地位。繼續教育戰線工作者在繼續教育工作過程中必須緊緊圍繞課程設計來開展,重視思考繼續教育學員的需求、想法和偏好。根據學員對象群體的差別,要差別化、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計,要培養、挑選出優質師資根據市場需要進行匹配。

二是高校繼續教育的運行過程要採用市場運行模式。首先是在招生環節,就需要進行廣告投放、品牌宣傳、試聽課程、開辦論壇、網絡營銷、形象維護等方式來進行市場推廣與招生,從而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項目知名度等,制作精美宣傳手冊、宣傳片等,考慮採用多種市場招生手段用以吸引學員﹔其次是在成本控制環節,需要進行收益與成本精確核算,形成精確的財務報表,精確地核算項目收益與成本才能保証項目長期、健康、可持續開展。

三是高校繼續教育師資薪酬要進行市場核算。市場價格需要由市場決定,因此繼續教育師資的薪酬需要由市場需求來測算。授課評價好、受歡迎程度高的教師則應獲得高薪酬,而不能僅依照其資歷、職稱等進行一刀切。

四是高校繼續教育領域從業人員薪酬要進行市場核算。繼續教育因其市場屬性,其人員薪酬必然需要與市場業績挂鉤,不能搞大鍋飯、平均主義,隻有充分考慮市場業績,才能反過來促進繼續教育品牌的發展,才能達到成本控制,效益最大化。

第二,整合高等學校繼續教育品牌資源。高校繼續教育品牌是高校的公共產品,高校應該有專門部門負責進行繼續教育的管理運行和發展規劃,明確繼續教育的時代定位與發展方向,形成高校內部統一有序的繼續教育系統。高等學校需要建立一套資源整合機制,將各個辦學單位之間及各課程研發團隊、市場拓展團隊、師資聯系團隊等進行充分整合,形成合力,全力打造高校繼續教育品牌。

高校繼續教育品牌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確定明確的發展指導思想、辦學理念與價值取向,建立管辦分離管理體制,制定細化管理辦法,建立質量保証體系,切實保証繼續教育的辦學質量。

第三,通力打造高等學校“繼續教育大平台”。高校繼續教育系統是資源豐富、接觸面廣的對外綜合平台。高校應充分利用繼續教育系統,打造“繼續教育大平台”,將繼續教育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整合資源為學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功能所用,安排繼續教育部門與高校組織部門、學生工作系統部門、科研管理部門等進行通力合作,在學生實習、學生就業、社會實踐、課題申請、科技轉化等方面發揮作用。

高校繼續教育可以作為高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平台。高校繼續教育工作與社會接觸面廣、運行管理環節復雜,需要參與工作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全面,對參與工作相關人員來說是一個全面的鍛煉機會。高校在繼續教育的運行管理各環節當中,可以招募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作為學生助理,參與到繼續教育的課程設計、市場招生、教學管理、后勤管理等環節中,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進行勤工助學的鍛煉平台。比如在教學管理環節,參與繼續教育項目的學員來自五湖四海,高校可以考慮根據委托單位所在地,從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中招募相應生源地的學生。學生參與到市場招生與教學管理環節,在老師的指導下既鍛煉了個人能力,同時也可以獲得用來支持自身學業的報酬。

高校繼續教育因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培訓市場,對外聯系廣泛,可探討在繼續教育辦學院系與地方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洽談合作過程中,為高校主動尋求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學生就業崗位、挂職干部鍛煉機會、課題研究任務、科技成果轉化機會等,將高校與地方合作的項目清單打包,由繼續教育辦學院系在市場招生洽談中主動尋求項目合作機會。(白彥)

(責編:方文宇(實習生)、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