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用制度關愛保護留守和困境兒童

王石川
2018年08月24日08:4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制度關愛保護留守和困境兒童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調整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從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和數據採集,到開發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信息管理系統﹔從牽緊家庭監護這個“牛鼻子”,到將困境兒童分類納入孤兒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范圍,相關部門工作卓有成效,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獲得制度性保障。

攥指成拳,組合發力。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調整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意味著職能部門的擔子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也意味著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保護保障不是弱化了,而是加強了。

兒童是家庭的希望和國家、民族的未來。不必諱言,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有欠賬。“他們的眼神中總是流露出不安”——不能讓這樣的精神狀態長久“留守”在兒童臉上,喚醒他們心中的幸福感是我們的責任。應該看到,我國留守兒童數以千萬計,再加上為數不少的困境兒童,需要相關部門下大力氣、久久為功。

制度安排需要更健全。目前,與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相關制度設計不勝枚舉,但百密一疏,特別是一些環節尚待完善。有學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對困境兒童認定標准理解有偏差,比如規定監護人殘疾達到何種級別、兒童殘疾達到何種級別,才能認定是否為困境兒童,有不同說法。因此,“應細化困境兒童的認定標准,盡可能全面覆蓋需要幫助的兒童,同時要完善困境兒童評估機制和機構,強化困境兒童的發現監督機制。”這一建議極富建設性和現實意義。

具體執行需要更精准。按照國務院要求,必須完善留守兒童信息管理功能,健全信息報送機制。換言之,哪個鄉村有多少留守兒童,哪個留守兒童有什麼問題,都應一一建檔。在統一訴求外,不同留守兒童有不同特點,比如家境有異、性格有異,需要像扶貧一樣講究精准,針對每個孩子設置相應方案。

實施效果需要更明顯。去年媒體報道了一起案例,江蘇省某村居民反映,自己和妻子都屬於盲人一級傷殘,想為女兒申請困境兒童保障,但向村裡遞交申請40余天沒有結果。最后歷經千辛萬苦,在輿論監督下“驚動”了省民政廳才順利辦妥。如果沒有媒體監督,當事人不可能遂願。問題是,一件本該早就辦理的事情為何拖著不辦?民政部曾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門還存在重視不夠、進度不快、存在畏難情緒等問題,此非虛言。

值得一提的是,黨中央曾提出要“保障隨遷子女就學、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等方面推出務實管用辦法”。各級部門應該思考,保護保障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措施實不實、管不管用。

每個兒童的人生都不能“寄存”,每個兒童的成長都需要關愛,每個兒童的現在和未來都需用愛“留守”。兒童問題不僅關乎家庭,更關乎發展、關乎未來。無論留守兒童還是困境兒童,他們都是弱勢群體。堅持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協同合作、用心做事,查缺漏、補短板、還欠賬,讓笑容重新綻放在他們臉上,每個人都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作者:王石川,系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評論員)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