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人民時評:規范游學,畫好課業延長線

石 羚
2018年08月07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規范游學,畫好課業延長線(人民時評)

孩子們的暑假如何過?除了補習功課、學習文藝、旅游觀光外,近年來,短期海外游學營逐漸火爆起來。除學校牽頭的公益游學、學生申請的留學交換之外,由旅行社、教育培訓機構組織的商業性游學成了很多家長為孩子定制的假期項目。一份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2017年參與國際游學超過86萬人,年市場規模達200億元。

圓夢頂尖名校、歐洲文化探秘、國際學生領導力峰會……各色名目賺足了家長的眼球。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改變以及出國政策的優化,海外游學熱的出現可謂應時當令。游與學,本身就包含了寓教於樂的期望。在不少家長心中,與其把假期改造成為“第三學期”,不如用游學讓孩子得一閑暇、放鬆身心,獨自體驗國外教育、了解風土人情也有助於開拓視野、鍛煉能力,其出發點是好的。

但也有家長反映,一些游學團,花3萬隻在名校拍個照,所謂“頂尖大學”在高校排行榜上“默默無聞”,“名校校長座談”原來是和游學機構工作人員對談……游而不學、名不符實成了不少項目的通病。學習成果大打折扣不說,虛高的價格也破壞了游玩的心情。所謂“同行、同玩”,隻需租個教室、找幾個外國學生做聯誼﹔羨慕古典文化,大可逛一逛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戲劇、體育、航海專項游學,不過是看戲、打球、參觀船舶企業……但在報價表上,它們都成了要價不菲的項目。此外,吃簡餐、睡高低床、訂打折機票,處處可以省錢,但相比食宿條件更好的旅行團,游學團的價格仍貴出一大截。學不扎實,玩不舒心,一些項目偏離了游學的本旨。

究其原因,在於面對海外游學這塊“大蛋糕”,旅行社、留學中介、咨詢公司、語言培訓機構一哄而上、野蠻生長。除了價格不透明、虛假宣傳外,沒有出入境資質的機構層層轉包開展業務,導致責任邊界不清﹔中介堂而皇之進入學校宣講、學校領隊費用由學生分攤,為師生關系蒙上陰霾……這些問題源於相關機構缺乏自律,但也折射出監管的缺失。畢竟,教育部門發布的學生出國研學旅行的相關規定,對非教育系統的機構缺乏約束力﹔而具備出境游資質的旅行社主要由工商和旅游部門管理。游學本是一體,但對旅游、教學多頭管理,容易出現監管盲區,亟待出台相關法律法規,明晰各部門權責,提高行業准入門檻,打出治理組合拳,讓游學市場更規范。

對家長來說,即便“為孩子花錢”壓力再大也心甘情願,但要注意的是,教育是對未來的投資,不是盲目的消費。讓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必要,但也得想明白選擇游學是否出自攀比和從眾,弄清楚到此一游的“鍍金”能給孩子帶來多大改變,看仔細各種機構是否會在項目設計中暗藏貓膩。教育投入多一些理性謀劃,就能少一些事倍功半、無功而返。

自孔子周游列國開游學風氣之先,歷代儒生學士背井離鄉、負書擔橐,游學成為古人的重要學習方式,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今天,盡管學校固定、知識傳播途徑擴寬,游學依然可以成為課業的補充與延展。面對海外游學熱,家長理性看待,政府加強監管,才能使游學成為成熟選擇,讓游學的孩子們游有所感、學有所得。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7日 05 版)

(責編:郝孟佳、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