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陝西延安推進中小學招生改革,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大班額”消腫 “擇校熱”降溫

2018年07月17日09:12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班額”消腫 “擇校熱”降溫

“原想今年能招400名學生就是突破了,沒想到網上報名爆滿,超過800人,我辦學的信心更足了。”近日,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第五中學校長李培忠欣喜地說,盡管學校設計了12個班660個學位,但往年招生情況最好時也才招了230名學生。看今年的形勢,初一生源的數量和質量都將有很大的飛躍。

改變源自今年延安市中小學招生入學制度改革。根據《延安市2018年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意見》,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嚴格實行“屬地管理、以縣為主、劃片招生、就近入學”,並以此作為解決“大班額”“擇校熱”等教育突出問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保障學位供給,規范招生入學秩序,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讓每一名適齡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招生改革破解城區“大班額”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快速推進,大量學齡人口不斷向城市聚集,城區學校承受的入學壓力越來越大,“擇校熱”“大班額”等現象日漸凸顯,中心城區尤其嚴重。延安市也難以幸免。據統計,該市主城區中小學平均班額60人,最大班額70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學效果和公共安全。

今年5月,延安市出台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實行“屬地管理、以縣為主、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市直義務教育學校、企事業單位舉辦學校、民辦學校招生工作,統一由所在地縣區政府統籌管理﹔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統籌管理。

寶塔區招生辦主任吳國強說:“這次改革將原來學校自行招錄學生改為統一集中錄取。隻要符合政策,上網報名就能上學。招生公開透明,保証了學生上學機會均等。”

改革政策給延安實驗小學校長孫郡霞吃了顆“定心丸”。該校規劃一個年級10個班、班額45人。事實上,最多的年級15個班,最少的12個班,基本班額65人。

“沒辦法,控不住。”孫郡霞說,教室不夠隻能佔用其他辦公用房,臨聘教師的不穩定也給學校教學和管理帶來困難。“實行劃片招生,學校將實現招10個班,把班額控制在50人以內。”

按照延安市《實施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工作方案》,該市根據轄區內中小學校師資、校舍、設施、設備等基本辦學條件,逐一核定各學校招生規模,對現有“大班額”“超大班額”進行疏導分流。採取“盤活存量,擴大增量”的辦法,挖掘現有學校辦學潛力,合理規劃布局中小學校,實施新建、改擴建工程,改善辦學條件,增加校舍面積,保障學位供給。同時根據辦學規模需要,及時補充師資力量,滿足新增班級教學師資需求。

隨著住房大規模交付,今年延安新區人口導入過快,適齡學生“爆棚”的局面令教育部門猝不及防。面對新區“上學難”問題,延安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組織3次專題會議協商解決。新區管委會充分摸底調研,及時調整招生計劃和實施方案,堅持“戶籍登記為主、住房登記為輔、就業經營補充”的入學政策,充分挖掘辦學潛力,統籌教育資源,將其他年級的空余教室利用起來,新增設中小學、幼兒園班級33個,擬新招聘優秀教師108名,確保符合條件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入學。

    教育均衡降溫“擇校熱”

“擇校熱”的根源是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與人民群眾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每年招生,名校“撐不下”、普通學校“吃不飽”的現象在延安城區也時有發生。

延安市教育局局長蘭愛平說,改革中小學招生入學制度,就是要通過規范學校招生,改變熱點校人滿為患、超負荷運轉,薄弱校資源閑置、低層次徘徊的現象,實現區域教育有序、良性發展,進而提高整體教育質量。

對於這次招生制度改革,寶塔區第四中學校長屈強心情有些復雜。因為學校在高中學科提分方面表現不俗,近年來很受中考中低分段學生的青睞,學生數逐年遞增,校園容納不下,還在外面租了校舍。對比去年高一3000余人的實際招生數,今年市教育局核定的1800名招生計劃多少讓他有些心疼,“不過,班額小好管理,更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而且今年的生源質量肯定要比往年高”。

寶塔區第三中學雖地處城區,但往年由於招不到學生,每到招生季,校長教師不得不去周邊的農村鄉鎮學校“挖潛”。去年以來,學校革除積弊,著力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校風學風發生巨大改變。校長范光平說,今年學校計劃招生620人,目前學區內網上報名730多人。

“從長遠來看,義務教育階段還是以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為主。”延安市教育局副局長李進科說,教育部門將通過宣傳教育和引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逐步扭轉部分家長“急功近利”和“唯分數論”的認識偏見,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

    辦好每一所學校讓學生上好學

除招生政策影響外,今年寶塔區第三中學等學校招生報名人數的劇增,也是去年以來寶塔區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種種措施發力的結果。不到一年時間,該區薄弱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僅第五中學就涌現出兩名省級教學能手、3名市級教學能手。學校變化得到廣大群眾認可。

去年以來,寶塔區投入21億元,涉及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14個,今年完工並投入使用項目8個,新增學位8000余個。積極探索優秀教師合理流動體制機制,為第一中學、第三中學、第五中學引進骨干教師49名,落聘分流教師11名。實施校際聯盟和集團化辦學,實現校際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先后與廣州、西安等地建立教育合作交流和校級結對幫扶關系,引領薄弱學校發展。

寶塔區的變化是延安市委、市政府實施教育優先戰略,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根本性任務的縮影。近年來,延安市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推進義務教育協調均衡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延安市建立校長后備人才遴選培養機制,遴選校長后備人才524名。2017年新聘校(園)長107名,落聘校(園)長47名。啟動實施“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全市培養優秀校(園)長100名,優秀教師1000名,每年培訓教師1萬名。去年以來全市新增省、市級骨干教師408名,培訓教師15609人次。建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常態化交流輪崗機制,加快城鄉師資水平均等化進程。

“今年秋季,延安城區中小學可基本實現班額‘消腫’,全市中小學起始年級班額控制在56人以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蘭愛平說,將進一步加強城區學校規劃布局,加快學校標准化建設步伐,有效推進校長教師動態交流,實現區域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努力讓每一名適齡兒童少年在家門口上好學。(記者 馮麗)

(責編:劉丹(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